第59章 縣試招復
書名: 寒門一品作者名: 誰家郎本章字數: 2095字更新時間: 2025-06-08 08:00:00
考過第一場正場,接下來就是第二場的考試,也就是俗稱的招復。
招復考試的內容是正場的重復,也就是成績復核,不過難度要大一些。
眾所周知,科舉縣試最重要的就是正場和招復這兩場,其在五場縣試考試中占據的比重達到百分之七十。
第三場再復,考察學生的義理深化和道德觀念;
第四場連復,考解經和圣諭廣訓也就是朝廷的訓導,主要考察的是基礎中的基礎;
第五場終場,考的是完整默寫和綜合短文,這就是考察學生的耐力、全面基礎。
說實話,連考五場,越是到后面人數越少,甚至今天考完當時就能出結果,第二天接著再考考到最后人都筋疲力竭心力憔悴了。
不過以后的科舉考試會更加難,話說回來如果連這都堅持不住的話,在科舉之路上是走不長遠的。
說白了吧,縣試的本質目標就是在最基層篩選出熟讀經典、書寫規范、思想符合正統儒學的讀書人,為后續科舉層級輸送合格考生。
其考察內容緊扣基礎性、規范性,是科舉金字塔的堅實底座。
經過第一場的篩選,三百多位考生如今只有一百五十名拿到繼續考試的入場券。
這些人只是暫時安全,按照往年的慣例百分之十的錄取率,最后這些人恐怕也就十五人能進入府試階段。
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點兒都不為過。
......
第二場招復考試如約而至,而孫夫子也在考試前趕到唱保畫押,簡北通過一系列流程后進入文廟考場落座待考。
考生全部集中在大成殿,而縣太爺則親自監考。
按說監考的事情他可以交給手下人去辦,他待在大成殿后殿歇息偶爾出來巡視一下即可。
可是,讓所有人意外的是縣尊大人居然放棄休息主動以身作則,可見對此科縣試的重視。
青陽縣的扛把子都做出表率了,下面人更是不敢懈怠,做起事來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恐怕有什么做的不到位惹怒縣太爺。
武昌明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批閱了第一場正場的試卷后獲得一個讓他傾心的名字——簡北。
可是他卻不知道眾多考生中這個簡北到底是哪一個?
這讓他有點心癢難搔,恨不得立刻馬上找到這個名叫簡北的學子來慰藉他求賢若渴的心情。
說實話,正場的時候他只關注了林謙和李鴻軒、李景軒兄弟,至于其他的考生,他只是走馬觀花的巡視一遍并沒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哦,不對,還有一個家伙給他印象深刻。
那就是,他在巡視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奇葩考生。
當時別人都在奮筆疾書,而那小子卻在就著醬豆吃蔥油餅,關鍵的是那小子的試卷上空空如也,明顯就是不會嘛!
那小子帶給他的沖擊太大了,至今想來都是一肚子氣。
若不是《御制大誥》約束,他都想直接大腳奔過去把那小子踢出考場。
額,不能想了,越想越生氣。
好在第二場那小子肯定不中,估計試卷早在落選之中了。
武昌明一邊想著,一邊居高臨下四處打量,忽然一個身影映入他的眼簾。
武昌明眼睛都瞪圓了:“尼瑪,那小子怎么還在?”
武昌明就像是被踩到尾巴了似得,蹭的一下就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嚇的他身邊的兵丁差役渾身一陣緊張,還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么被縣太爺發現了呢。
武昌明很快就冷靜下來,“學子進場不得打擾這是圣諭,這小子險些害本官違制,真可惡!”
不過,冷靜下來的武昌明也有點納悶,“自己當時巡視到這小子考棚前面的時候,已經快正午時分,可是那個時候他卷子上仍然是一字未落。
也就是說他的考卷是用下午的時間做出來的。這么說來的話,這小子倒還算是有點能耐。
可是到底哪份試卷是這小子的呢?”
武昌明開始在腦海里快速思索他所批閱過的考生答卷!
忽然,武昌明眼前一亮:“這小子該不會是第一題就掉進本官出題陷阱的那個吧?”
很顯然縣太爺武昌明把老油條的試卷跟簡北聯系在了一起。
“哼,也就是本官當時心慈手軟了,若非是為了給知府大人主持的府試多捧場,這小子早就落選了,哪里還輪到他在這里?”
當然也很顯然,老油條的答卷給他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
否則武昌明不會這么念念不忘,更不會先入為主的把兩者聯系在一起。
可是到底是不是這小子,縣太爺又不敢確定。
好吧,暫且先不管他了。
武昌明看時間已到便安排開始分發考卷。
簡北坐在最后一排,說到這里再順便提一下,所有考生都是隨機安排座位,并不是固定的。這樣是防止串通作弊。
老油條的座位在簡北右前方,而林謙則在第一排端坐,李鴻軒、李景軒兄弟也是分開坐,他們中間還隔了十幾個人。
簡北拿起試卷首先過了一遍,他這個習慣保持的很好,否則像老油條那樣審題不清那就貽笑大方了。
武德三十五年江南道青陽縣縣試招復試題
(僅正場通過者參考)
考生須知:
一、廩保畫押簽名;二、試卷禁用俗字異體;三、詩題限‘陽’字韻。
第一題:默寫《四書》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補足本章全文自‘子曰’始,至‘可謂好學也已’止,并韓注三字。
簡北又一次看到‘韓注三字’,心下暗暗祈禱,老油條你丫的這一次在看不清考題估計就沒那么幸運了。
畢竟同一個坑連續掉進去兩次,要說第一次有情可原,可是第二次再掉坑里那就是不可原諒的了。
簡北繼續往下看,只見題目下面居然還標出了評分標準:
錯漏一字扣兩分,超五字全扣;
未注‘韓注三字’扣十五分;
所注‘韓注三字’非官方提煉認可判零分。
好吧,簡北也不得不承認韓七公不愧為當朝文壇巨擘,他所注之四書、五經能達到朝廷認可甚至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出現。
盡管也有其他大儒所注的四書五經也出現在科場上,但是在文壇統治力上卻多有不如。
是以,說他是千年以來大梁朝文壇第一人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