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繼續干他(給點月票吧)
- 大宋財經周刊
- 北方吳彥祖本祖
- 2195字
- 2025-06-08 07:53:21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禮記·檀弓下》。
號稱扶危濟困,紓解小民錢荒的青苗貸,居然搞成了這副模樣。
這還是天子腳下,首善汴京。
要是離開了皇城三十里,還不知道要被破家滅門的令尹們搞成什么鬼模樣。
王安石,你罄竹難書啊!
以前李長安刷名聲是為了抬身價,離開蘇軾這只絕品寶可夢,自己依然可以笑傲汴京。
現在,齊刷刷跪倒的大哥大嫂,大叔大嬸,讓他這個來自后世的靈魂憤怒了。
憑什么,都是天生地養,憑什么老百姓就要被你們如此盤剝,為你們的宏圖大業奉獻血肉。
你要當圣人,別人就得當牛馬,橫征暴斂,巧取豪奪,最后還要敲骨吸髓。
果然“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今天,老子就是被扒了皮,抽了筋,打斷了腿,也要幫一幫這群窮苦人,跟你王圣人討個公道。
李長安雙目赤紅,胸口劇烈起伏,冷靜了好一會。
“走,跟我走,去報社!咱們去把他們的罪行公布天下,然后我帶著你們去敲登聞鼓,告御狀!
“老子就不信了,朗朗乾坤,他還能一手遮天!”
這邊一鬧騰,守門的禁軍立馬高度戒備,槍摘套,刀出鞘,弓上弦,隨時準備鎮壓叛亂。
李長安喊完,底下的人卻安靜了。
告御狀,這群生存在最底層的人,早就被一生的規訓給折磨麻木了。
包青天都死了,哪兒還來的御狀可告,以蟻民之身,狀告當今宰相,不是嫌命長了么。
有膽小的,抹干眼淚,已經起身開始后退。
膽子大一些的,也只是睜著渾濁的眼神,茫然的看著李神仙,張口卻說不出來一個字。
他們怕,怕保甲里長,怕巡街的衙役,怕六曹五房,怕一切身穿官衣,一切手持刀槍的“同類”。
草民是食草的,人上人是吃人的。
他們不敢,即便李長安肯帶著他們,可李長安不是包青天,他沒有張龍趙虎,也沒有鋒利的鍘刀。
一晃的功夫,人群離散,只剩下三五個只顧著哭,還沒看到形勢的人。
“走,跟我走,你們的青苗貸我幫著還了!
“最后一次機會,跟我去告御狀,要是你們自己都不敢為自己爭取,這天下就沒人救得了你們!”
楊二聽了,想起自己瞎眼的老娘,滿臉曬斑的妻子,餓的皮包骨的兩個孩子。
一咬牙一跺腳,忽的從地上站了起來。
“李神仙,我跟你去!”
最開始,只有三五個,等李長安他們真的開始要走,后面慢慢的又有人跟著,很快就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線。
從南城到東郭曹家莊園,起碼有七八里。
李長安這一路走,一路問。
有賣水果的、賣小魚小蝦的、賣零嘴兒的、修家具的、修房造屋的、河里撐船的、經營早點攤子的......
都是些朝不保夕,勉強度日的苦命人。
一年下來,不一定能攢下兩三貫錢。就這樣,他們還被定為了商戶,每家要扛五十貫的青苗貸。
這是貸款么,這是勒死人的絞索,是刮骨的剃刀。
走了半個鐘頭終于到了地方,后面的隊伍已經一眼望不到頭尾。
錢韋明聽了門房稟報,早已經嚇得面無人色。
他還以為遇上了民亂,這幫造反的家伙看上了自己所在的莊園,就差號召報社員工插門鎖院,從后墻逃跑了。
看見怒容滿臉的李長安,“兄弟,你要嚇死我啊!”
“韋明,把所有報社成員都叫出來,帶著紙筆,咱們今天要開個單章,寫一篇大大的狀子!”
錢韋明哪兒知道怎么回事兒,李長安不是被大理寺捉走了么,誰給放回來的。
你這是要干什么,攜亂民自重,跟朝廷叫板?
兄弟,你真有此心,咱們回松江蘇杭,扯旗造反,成功率不比這大多了。
汴京的城墻五丈厚,九丈高,除非你會飛,否則咱們連皇宮的影子都瞧不見。再說了,咱也沒武器啊。
把李長安拉到一邊,倆人交流了好一陣,才終于明白狀況。
錢韋明拍著大腿,“兄弟,別折騰了。剛罵抽了相公,你還告御狀,他要是死了,咱們不得跟著墊背么?”
李長安氣憤的罵道:“不可能,好人不長命,王八活千年。要是能罵死他,那我也認了,至少能上史書!”
“再說了,我這回是御史上奏,正當行使職責,絕對不罵人!”
錢韋明不信:“稿子必須我來審!”
李長安:“好!另外,我進不了城,你把司馬康和蘇子瞻請過來,咱們要拉點正規軍!”
很快,曹府大門打開,院子里一溜擺了三十張桌子,人們開始排隊上前,講述自己的遭遇。
這些報社的研究員有的來自于江南,那都是百年文脈的家族,平常也過著人吃人的日子。
可是聽到國朝宰相玩的這么臟,一個個也變得咬牙切齒,心情激憤。
北地的舉子稍稍平和一些,這么多年,他們已經耳濡目染,見過了無數丑劇。只要沒有人監督,這幫底層官吏,總是能干出天怒人怨,突破常理人倫的事情。
大家有一種壯烈感,為民請命,自己附李長安跟蘇軾、錢大家的尾翼,也算是雄起了一回。
雖然史家記不住自己的名字,可等回鄉之后,一定要找到族老,把這段光輝濃墨重彩的寫上幾筆。
奮筆疾書,磨墨的速度趕不上消耗,不到一個時辰,居然積攢下一尺來高的狀子。
這時候,蘇軾和司馬康也到了。
一見面,倆人關切李長安到底是如何脫險的。二人不知道經過,還在四處托關系,想辦法撈人。
簡略敘述了一下富弼的營救之舉,切回當下的事情。
“我打算徹底的批駁青苗法,公休,你是汴京數萬窮苦人的總裁,不是父母官,勝似父母。蘇子瞻,你雖然只是代理開封府,可你想想自己的前任,寇準、包拯,范文正公!現在,到了我們實現使命的時候了!”
哥倆忙了大半日,早已累的精疲力盡,剛剛又匆匆趕路。
可聽李長安這么一說,忽然,感覺腳下的大地涌出一股無比雄壯的力量,瞬間就充滿了自己快要干癟的身體。
以弱勝強,為民請命,這不是圣人所為么!
吾輩,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