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賞承義郎
- 大宋財經(jīng)周刊
- 北方吳彥祖本祖
- 2299字
- 2025-05-12 15:45:02
李長安社恐了。
大宋窮鬼們熱情的有點過分,就業(yè)貸這么明顯的套路,哭死哭活的非要上車。
他的錢行被人堵門了,而且一堵就是三天。
烏泱泱的一群人,祈求聲、哀嚎聲、抱怨聲混雜在一起,還有磕頭燒香的,他現(xiàn)在是連一步都不敢出門。
這可咋整,老百姓想貸款上班的呼聲太強烈了。
就在他百愁莫展的時候,開封府到了。
天子腳下,皇城根兒底,聚眾示威呢這是?
總捕頭帶著二三十手下過來鎮(zhèn)壓,可一見之下,立馬傻眼。這特么人也太多了,帶的人手不夠。
留人望風,趕緊回去求援。
半個時辰后,皇城司派了全副武裝的禁軍把馬前街前后圍住,開始喊話。
“可有做主的,限一時三刻出來歸案,否則別怪刀劍無情!”
往日窮苦百姓見了官軍無不怯懦避讓,今天中了邪似的,誰也不肯退后。
被逼無奈,捕頭只能抓個青年出來問話。
“捕頭老爺,求求你讓李神仙開門吧,我們要貸款,我們要上學,我們要活路!”
抓一個是這個話,換一個還是一樣。
捕頭明白了,一切根由都在這個李神仙身上。
拔出腰刀,驅(qū)開人群,捕頭上前砸門。
“什么李神仙,鬼神仙的,趕緊出來受枷伏法,耽擱一刻,保準叫你人頭落地!”
底下苦求的人們一聽,這可不行啊,沒了李神仙誰給老百姓找工作。
呼啦啦一擁而上,竟把捕頭七手八腳給扒得只剩個褻衣。
“反了!反了!趙將軍,趕緊鎮(zhèn)壓吧,這是一幫反賊啊!”
皇城司禁軍剛要行動,忽然從身后伸出來一支大內(nèi)腰牌。“驅(qū)散人群,不得亂動刀兵!”
費了好大功夫,禁軍大漢終于把人勸走了。
趙頊走到惠民錢行門前,想了想,又退回去,讓太監(jiān)前去叫門。
李長安跟廣孝在里面瞅著呢,趕緊把門打開。
“官府問話,是何緣由聚集百姓,攪鬧開封不安?”
李長安也委屈啊,誰能想到大宋人民這么熱情,上趕著過來挨宰。
他現(xiàn)在明白為啥孔圣人創(chuàng)業(yè)選教育賽道了,市場嚴重短缺啊。
“實在是校舍狹小,師資有限,一時顧不得這么多人。我已經(jīng)加急印制名冊,盡量給所有人排班,安排其就學計劃。實在是人太熱情,小店簡陋,無法周全。”
太監(jiān)一直把事情捋清楚了,才退入禁軍叢中。
附耳給趙頊講了一遍,大致就是善事做過了頭,百姓爭搶,并無越矩之事。
趙頊覺得今天這場面不適合顯露身份,于是讓太監(jiān)吩咐皇城司和開封府各留一隊人馬維持秩序,別真出了事兒。
他也是今天才知道,原來還有搶著當下人的,為了一貫錢的薪水,竟然給人跪地磕頭。
要知道,他的禁軍可是月俸三貫,邊軍那邊更多,月俸加開拔費加陣前賞,一個人十貫出頭。
大宋一百七十萬官兵,吃掉了國家財政的大頭兒。
原來還有人窮苦至此,為了一貫錢就能以頭搶地,哭求別人給自己貸款。
曹叡又調(diào)查了一陣,終于把事情原貌,巨細靡遺的給交代清楚。
“官家,我覺得此子不是好人,必有陰謀!”
趙頊白了他一眼,把卷宗前后翻過了,輕輕地放下。
這是善政啊,自己登基以來,朝廷處處掣肘,一部《青苗法》推到現(xiàn)在全是罵聲。
看看李長安一介平民,居然放貸放成了圣人,這不奇也怪哉?
他決定去找王安石跟司馬光聊聊,你們兩個都自稱天才,怎么連放貸還比不過一個商人呢。
有了免費的保安,惠民錢行終于敢恢復營業(yè)。
無限制接受報名,但分批就學,排隊就業(yè)。嫌等不急的,隨時可退辦手續(xù),不收分毫費用。
呼啦啦,一連著半個月,錢行白天就沒停過一刻鐘。
最后核算,即便去除胡亂報名的,至少已經(jīng)填了五千張表。這還沒開放南城和內(nèi)城,要不數(shù)量還得多上十倍。
事兒鬧大了當然也有好處,不用自己宣傳,消息靈通的權(quán)貴和富豪已經(jīng)都知道了“廚娘學校”的事兒。
牙行那邊已經(jīng)有壓力了,現(xiàn)在介紹生手的廚娘根本沒人要。
而且,一堆人通過關(guān)系遞話,要把自家的廚娘送來培訓。不需貸款,現(xiàn)場結(jié)賬,費用高一點也行。
五百人,還沒出校門,預定的帖子已經(jīng)排到了一千多號。
消息一出,這回等著上學的都急紅眼了
要是先頭的都把好位置占了,到時候自己只能去中人之家,豈不是賺不到賞頭兒。
惠民錢行賬上有了虛構(gòu)的五萬貫銀子,每天教學費用連三十貫都花不出去。
如果能全部就業(yè),光這一回,錢行就能掙三萬貫。
李長安他姥爺,省吃儉用大半生,早上吃咸菜條都心疼,四十來年才攢下三千多貫的家底兒。
李長安捏著賬本暗暗琢磨,賬上的數(shù)字,得想法變成現(xiàn)金才行。
根據(jù)經(jīng)濟史,最早的融資保理是羅馬海商搞出來的,不知道大宋現(xiàn)在有沒有這門業(yè)務。
五萬貫搞出來四成,他就可以建一所真正的職大。
有了職大的牌子,就能招攬人才,就可以啟動商業(yè)周刊的項目。
不過融資這事兒自己不熟,還得找合伙人錢韋明去。他畢竟是吳越錢家的后人,對錢這事兒,更有經(jīng)驗。
正琢磨著,忽聽外面鑼聲陣陣,嚇得他還以為哪里又著火了,趕緊出門去看。
門前來了一隊黑紗帽、紅官袍的中官,頭里是一名有補子的年輕學士。
“叫李長安出來接旨!”
“我就是!”
“擺香案吧!”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天地間,道德為先;家國中,善德為本。我朝立國,素重綱常倫理,.........。汝平日里,矜貧救恤,遇鄰里困厄,慷慨解囊,不求回報,為眾人所稱頌;更兼急公好義,但凡有益于鄉(xiāng)梓之事,無不踴躍參與,全力成之。種種善行,如熠熠明星,閃耀于塵世,使一方風清氣正,民風淳樸。今考量汝之德行,堪稱承義之典范。特賜汝“承義郎”封號,以彰汝之美德,以勵我朝臣民。望汝領(lǐng)旨后,再接再厲,弘揚善德,不負朕之厚望,為世之儀型。謝恩,欽此!”
沒用磕頭,撅著聽完了宣旨,學士把圣旨卷好,放入盒中,安置在香案上。
“官家說了,讓你好生做,若是能讓東郭氣象一新,到時候他還來找你!”
說完,一行人也不喝茶,還不要賞錢,敲敲打打的又走了。
廣和伸手打開圣旨,拿手指甲在那兒扣到底有沒有金線。
“少爺,承義郎是多大的官兒啊?不行,我得回去稟報老爺,說不定還能討一貫賞錢!”
看著廣和奔跑的背影,李長安心說你想得美,老摳能給你一把銅錢都算大方。
皇上怎么會注意到自己呢,自己這就算弼馬溫受封齊天大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