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人間牽掛,崖上丹火
- 八旬老漢的逆天修仙路
- 愛劃劃的小黑
- 2029字
- 2025-07-12 00:01:00
鐵壁城的七月,驕陽似火。
宴府后院,那棵梨樹枝繁葉茂,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青黃的梨子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樹蔭下,兩個穿著淺綠襦裙的小丫頭正踮著腳,試圖夠到最低處的一顆梨子。
“秋女,再往左一點!”
春女仰著小臉,臉頰被曬得通紅,手里舉著一根細竹竿,小心翼翼地戳向那顆飽滿的梨子。
“我夠不著嘛!”
秋女跳了跳,繡花鞋在泥土上留下幾個小腳印。
她忽然眼珠一轉,轉身跑到梨樹旁的石凳邊,從下面拖出兩把小木斧,那是宴成臨走時留給她們的。
“用這個!”
她舉起木斧,得意地晃了晃。
春女眼睛一亮,接過斧子,三下五除二綁在了竹竿上。
“咚、咚。”
熟透的梨子應聲而落,秋女歡呼一聲撲過去,卻和梨子一起摔進了草叢里。兩個小丫頭笑作一團,發髻散亂,裙角沾滿了草屑。
春女撿起梨子,用袖子擦了擦,咬了一口,甜蜜的汁水立刻溢滿口腔。
她忽然停下動作,抬頭望著梨樹濃密的枝葉。
小聲道:“秋女,爺爺說……等梨樹開花的時候,就來接我們。”
秋女也安靜下來,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木斧上的紋路。
“可是梨樹已經結過兩次果了,”秋女掰著手指數,“夏天結果,春天開過花,現在又結果了……爺爺是不是忘了?”
一陣風吹過,梨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回應她們的話。
春女突然站起來,舉起木斧對著空氣比劃了兩下。
“不會的!爺爺答應過的!我們再練練斧法,等爺爺回來,讓他看看我們有多厲害!”
兩個小丫頭就在梨樹下,像模像樣地揮舞著木斧。
陽光透過樹葉,在她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遠處的回廊下,李鐵和趙乾默默看著這一幕。
十一個月的時間,他們一直執行之前定下的策略,豎壁清野,只進不出。
源源不斷的流民被精心安置。
一部分在青山縣與鐵壁城之間的荒野開墾新田,另一部分則投入到鐵壁城的擴建和玄鐵礦的開采中。
采礦工藝經過李鐵反復改良,效率不斷提升。
變化是驚人的。
從最初每月只能產出五塊玄鐵錠,到如今穩定在二十塊以上。十一個月來,累計產量已達一百七十余塊。
按照靈地的行情,這就是一萬七千枚下品靈石的驚人財富。
李鐵摩挲著腰間的賬冊,想起當年在靈地的日子。
那時拼死拼活接任務一個月,能賺到五十枚靈石就謝天謝地了。如今坐擁每月兩千多靈石的穩定進賬,雖說只有三分之一是他的,但依舊恍如隔世!
……
暮色漸沉,流虹崖被晚霞渲染,景色依舊。
宴成將溫茯苓送到小院門前,將四方陣盤塞到她手中。抬起手,將她被風吹亂的發絲別到耳后。
再三囑咐:“若是情況不對,立刻往靈獸堂跑。嵐姐給的符箓,該用就用。”
溫茯苓攥著陣盤,指節發白,點了點頭。
桃園、丹爐、靈泉沒了可以想辦法,人沒了就真沒了。
宴成深知,地失人存,人地皆存,人失地存,人地皆失的道理。
在流虹崖這么長時間,溫茯苓可以說任勞任怨,這么好的幫手上哪去找。
不僅會種田釀酒,還會煉丹,還能把他照顧得十分周到。
噶了哭都沒地方哭。
一想到這兒,宴成又從儲物袋抽出幾張輕身符、神行符等跑路符箓塞給她。
并且不厭其煩的啰嗦了幾遍。
這才被舒貍薅著胡須離開。
……
崖邊云霧翻涌,待溫茯苓追出兩步,一人一貓的身影已融入云海。
望著宴成消失方向,溫茯苓頓覺心里空落落的。
原本獲得丹爐的喜悅,轉瞬就被離別沖散開來。
待到月色如水,流螢點點。
溫茯苓站在宴成的洞府中,螢石燈投下搖曳的光影,在石壁上勾勒出斑駁的圖案。
她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在墻上那件灰撲撲的短打上,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夜風從洞口鉆進來,卻吹不散她心頭的思緒。
近一年的朝夕相處中,宴成很少提及過往。
但她心思細膩,從那些零星的只言片語里,她漸漸拼湊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一個來自凡俗的賣身佃農,八十載孤苦無依,直到暮年才得遇仙緣。
起初她并不相信。
雖說宴成須發皆白,但在靈地中,這再尋常不過。
多少修士為求長生,甘愿以鶴發童顏示人。
她曾以為,宴成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或許是為了在外人面前保持威嚴,又或者只是單純覺得這樣更顯仙風道骨。
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
因為宴成演練斧法時總會迎著風擺造型。
一兩次還好,但近一年下來每天都擺……
直到此刻,面對這件補丁摞補丁的短打……
那些密密麻麻的針腳像是一道道歲月的刻痕,每一針都仿佛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她不自覺地向前邁了半步,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仿佛能感受到宴成的過往。
每一處磨損,每一塊補丁,都在無聲地印證著那個她不愿相信的事實。
打掃完畢,回到自己洞府。
溫茯苓深吸一口氣,從儲物袋中取出新買的“玄火七星爐”。
青銅爐身泛著古樸的光澤,七顆火靈石在爐腹處微微閃爍。
將丹爐放在洞府中央,指尖輕點,一縷靈力注入,爐火“嗡”地一聲燃起,照亮了她的臉龐。
她嘴角微微揚起,從藥匣里取出幾株低階靈草,是養氣丹和培元丹的材料,都是給凡人強身健體、助益練氣的丹藥。
爐火漸旺,溫茯苓全神貫注地操控著火焰,藥香漸漸彌漫整個洞府。
她手法嫻熟,畢竟在丹堂摸爬滾打多年,黃階丹藥對她來說早已輕車熟路。
但這次不同,這是給自己孫女煉的!
她格外認真!
兩小時后,溫茯苓松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細汗,將十余枚丹藥小心裝入玉瓶。
她站起身,走到洞府門口,望著遠處的夜色。
夜風微涼,吹動她的發絲。
不好!
忘了喂掘地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