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陳澤迎來了自己作為大一新生的開學日。
和其他大一學生大包小包拎著不同,陳澤就拎著一個不大不小的行李箱踏上了公交車,輕裝上路。
這便是上大學跨市和不跨市的最大區別。
當然這是上大學,不是上高中,陳澤無需天天,甚至每一周回家。
華夏的許多學生們,在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以及三年高中的學習生涯之后,大學生涯算是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次放飛自我。
當然,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費用依然來自父母,還算不上完全獨立,但陳澤除外。
這一次,陳澤在前往大學之前,便毅然決然地表示不需要父母交學費,也不用父母提供生活費,所以從大學開始,他開始了真正的獨立。
陳澤的爸媽也知道兒子在暑假期間,天天對著電腦剪輯視頻,還對著話筒侃侃而談,看來是靠這玩意兒掙到了錢。
他們也不太了解新興的互聯網產業,只是感到很欣慰,兒子剛上大學便能自己賺錢了。
不僅是學費,連生活費都免了,這兩口子還會得意地朝著親戚們炫耀自家兒子太有出息了。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當自家兒子的經濟獨立時,他同樣也有了先斬后奏的底氣。
陳澤大概坐了半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從市區坐到了寧州大學的北校門。
他下車之后,看到學校的好幾輛大巴車停在了校門口,一群新生神采飛揚地從車上走下來。
你看,還是外地學生待遇好,會有大巴車去長途車站接送。
陳澤就拎著行李箱,神態自若地走入了大學校門。
時隔將近二十年,自己又回到了上輩子生活了四年的學校。
然而,自己上輩子因為報的是土木工程的關系,學習的地方是在西校區,而這一次是新聞與傳播學,是在北校區。
一東一西,正好是整個校區的兩極,距離相當遠,所以陳澤本人對于西校區其實并不熟悉。
好在他生活經驗豐富,在詢問了幾個路人之后,又憑借著有些模糊的記憶,很快找到了新生報到的地點。
基本所有在北校區的新生會在此處報到。
陳澤抵達的時候,已經有了許多新生排著隊,不少人都是家長陪同著。
寧州大學作為一所位于浙省的重點大學,也是面向全國招生,雖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因為處于經濟發達,又是計劃單列城市的寧州,還是受到了全國不少優秀學生的青睞。
即使像在浙省省內,一般也需要高考分數過了重點線30多分,總分在600分左右的時候才會被寧州大學錄取。
陳澤是獨自一人前往大學,便這么雙手插著口袋排著隊,時不時東張西望,想看看這大學里的美女和高中里有什么不一樣。
這時候好巧不巧,林舒語也拉著行李箱出現在了陳澤的視線里。
她除了行李箱之外,還背著書包,手里提著一個袋子,還有些氣喘吁吁,這一段路程看來是讓她累得不行。
這個姑娘和陳澤一樣,也沒讓父母陪同,選擇了獨自前往大學。
畢竟都是本地人,不跨市。
不過林舒語身邊陪著一個閨蜜,也就是那天一起看女排比賽的那個姑娘。
很快,林舒語也看到了陳澤拖著行李箱在排隊,愣了愣。
她本想打招呼的,可想起昨天QQ群里的那一幕,又是生氣地扭過頭。
“大小姐,我哪里得罪你了?”陳澤本想伸出手招呼這位來自同一個高中的高一女同學,可看到人家那副態度之后,便將手收了回來。
林舒語旁邊的閨蜜顯然看到了一幕,她看了看好友,又瞅了瞅那個有些眼熟的男生,問道:“舒語,好像是那天女排比賽擺攤的那個。”
“嗯,就是這個臭小子……”林舒語點了點頭,氣呼呼地小聲說道。
“呃?”那女生眨了眨眼睛,腦海里浮現出三個字“有情況”。
當林舒語出現時,一下子便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一個青春靚麗,氣質又優雅的江南美女,很難不引起新生們的注意力。
有些外地男生低著頭,會小心翼翼地用余光偷瞧林舒語。
偷偷瞧了一眼,然后立即收回目光,像做賊心虛似得很怕被發現。
“林舒語報的是財務專業吧,原來是東校區。”陳澤心中恍然,“怪不得上輩子兩個人都在寧州大學,結果根本沒遇見過,原來是一東一西。”
那這輩子呢?都在一個校區了,這命運的軌跡又該如何轉動呢?
還有……
陳澤的心里咯噔一下,莫名一疼。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抬頭望去,深邃的目光似乎突破了空間和距離的限制,看到了那座似乎不在視線里的圖書館。
那是大一下半學期的某一個下午,他便是在那座圖書里,邂逅了一個來自白鵝的女孩兒,然后開啟了一段銘心刻骨又終身難忘的異國戀。
她這一次……還會來嗎?
如果她沒來的話,那我要不要去明斯克找她?
“學妹,來來來!我來幫你拿!”這時候,在登記處的那張桌子后方坐著的一個男生立即起身,非常熱情地想幫林舒語拎行李。
當然,他順便也想幫林舒語身旁的閨蜜一起拿了,還自我介紹是學生會的干部。
這是看到大一學妹長得漂亮,迫不及待想下手了?
陳澤是一臉無語,暗罵一句:瞧你那舔狗樣!
“不用了!”林舒語搖搖頭,冷冷拒絕。
然后她拖著行李箱走了過來,正好排在陳澤的后面。
陳澤看著那個學生會干部那欲言又止的樣子,心中暗笑不已。
若不是眾目睽睽之下,這家伙肯定會讓林舒語優先登記,可大伙兒都盯著呢。
何況,他身邊還坐著一個學姐,冷冷地看著他獻殷勤,一臉嚴肅,顯然對于這個同伴的行為非常不齒。
然而很快,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
林舒語將手里的袋子遞給了陳澤,說道:“陳澤,我們是高中同學,我又支持過你的擺攤事業,幫我拎一下,不過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