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造化玉碟為主,天道之輪,人道之劍為輔,帝鴻,均天兩尊這一刻,沒入鴻鈞體內(nèi)。
“破!”
裹挾合道大勢,鴻鈞這一刻,盤古境界的力量再無隱藏,讓諸天大羅都清楚認識到,為何他能夠數(shù)個時代屹立不倒。
但……
從開天辟地時代就一直在積累的太清圣人,如今既然發(fā)起了挑戰(zhàn),就應該清楚,他沒有輸?shù)挠嗟亍?
“弟子,恭送老師!”
“合!”
一氣化三清之法,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三位一體,亦是沒入體內(nèi)。
以陰陽為平衡,開天,教化化作太清大道底蘊。
看起來,似乎與鴻鈞沒差。
但……
“三生萬物!”
隨著太清圣人緩緩吐出四個字,三種截然不同得大道理念悉數(shù)歸一,化作太清圣人的盤古大道!
這一刻的太清圣人,比之鴻鈞彰顯的威勢更甚!
“鎮(zhèn)!”
一字吐出,又是卷起陣陣波瀾。
廝殺再起,殺戮無窮盡!
兩位盤古大尊級數(shù)的修者,一舉一動,皆是大道本真,讓觀摩之人看的可謂是如癡如醉。
“師祖,原來這么猛么?”
混沌深處,新晉大羅卞莊摩挲著腰間的斧鉞,看著那斗爭身影遍布時光長河,諸天萬界,呢喃自語。
他很難將平時教導自己,時不時還會皮兩下的師祖和這個俯瞰世界,一舉一動超然世外的圣人聯(lián)系到一起。
“現(xiàn)在知道你師祖的恐怖了?”
“早干嘛去了?”
玄都大法師在一旁關(guān)注的同時,也不免戲謔道:“小徒弟,也別感慨什么了,現(xiàn)在這時刻,能觀摩多少是多少!”
大羅道主縱然能夠橫跨古今歲月,但逆流而上,順流而下,都不如真正身處當前這個時間節(jié)點。
卞莊能把握住時代更替的機會,于這一時代的最末法登頂大羅境界,觀摩一場時代無敵的交鋒,這是何等機緣造化。
其實不需要玄都大法師提醒,卞莊都是懂得這個道理。
但面對自家老師的指教,卞莊也沒還嘴。
過往經(jīng)歷告訴他,自家這師尊惡趣味的很,自己真要給個發(fā)難的機會,怕是少不得又得被捉弄。
故,全身心投入這一場盤古大尊的較量中。
或許道祖的道,師祖的道,都并非是自己的道,但從開天之初活到如今歲月不曾隕落的兩人,絕對是廣博一系的代表性人物。
自己主修的水元雷法乃至兵道殺伐,星辰無量以及破境大羅時了悟的劫數(shù)流轉(zhuǎn),都是能夠在其中窺探一番前路。
“也無怪乎師父會說這是一場難得的機緣造化了!”
卞莊一心二用,美滋滋想道:“此番之后,再沉淀些日子,就可謀劃斬三尸證準圣,下次和截教那老牛見面時,看誰嘲諷誰。”
“這小子,還真是少年意氣!”
玄都大法師位列混元至尊,超了自家徒弟四個段位,豈會看不出心底的想法。
但對此,玄都大法師樂見其成。
年輕人,要是沒點沖勁兒,沒點好勝心,和他們一群老頭子一個德性,那才是大問題。
因此,玄都大法師沒有干預卞莊成長的打算。
“只是……”
名義上是卞莊師尊,實際多數(shù)時候卞莊都是太清圣人代為管教,在諸天萬界歷練。
自己主動想要教導什么的時候,還會被自家老師給嫌棄,因此,對卞莊主修大道,玄都大法師這做師父的,還真是第一次全面了解。
但了解透徹后,感受著卞莊身上主修的種種大道,于不可知處,露出一抹詭異的神色,幽幽道:“這前路,老師是認真的!”
水元一途,雷法一脈,開天辟地至今出了多少大神通者,至今活躍的,也不在少數(shù)。
星辰大道更是遍地巨坑,神道一脈的影響力,鴻鈞都不曾徹底打壓下去。
兵道殺伐雖是人道崛起后才徹底推廣,可也是占據(jù)相當份額,但……
這條道上,最容易出變態(tài),尤其是兵家四圣,很難對付!
“這劫數(shù)流轉(zhuǎn),認真的?”
玄都大法師都不明白,自家徒兒為何想不開摻和這一手。
申公豹,姜子牙,南極,計都……
最菜的申公豹如今都已經(jīng)是三尸大羅的境界……
真走這條道,少不得又是腥風血雨。
玄都大法師一時間都不太看得清自家徒兒的前路了。
斬卻三尸都還好說,甚至拉攏的人都不會少,但一旦真走到叩問混元那一天,少不得博弈算計。
洪荒不講究一條道只走一人,但證就混元,少不得需要聚斂運勢。
因此,同一時間,修同一道者中,蛋糕不擴大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大概率只能有一個人能夠走的通。
尋常大羅不需要考慮這么多,對他們而言,能夠深造大羅境界就是機緣。
但作為人教弟子,玄都大法師很清楚,卞莊斬三尸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但叩問混元,哪怕人教勢大,也不能逼得其他人放棄,這是大道之爭!
“頭疼!”
“老師的想法,還真是琢磨不透!”
玄都不否認,卞莊要是真將這些道路深造成功,借以證道混元絕對能造就一尊怪物。
但問題是,和一群老前輩競爭,這壓力,總感覺失手就去陰間報道了。
卞莊全然不知,自己的修行之路上到底有多少天坑,此刻,他還沉浸在道行增長的喜悅之中。
周身更是劫數(shù)流轉(zhuǎn),隱約有一縷精純劫數(shù)之力淬煉。
“等等?劫?”
“莫非,老師是這個打算?”
玄都大法師目光縱覽古今歲月,盤算道:“求證大道,匯煉大勢,故老師登頂后,必然會以一場足夠浩大的劫數(shù),給予各方回饋。
如同當初鴻鈞道祖登頂,敕封六圣所拉開的封神劫數(shù)一般。”
封神劫數(shù),包容巫妖時代,三皇五帝時代,封神時代三個時代,直至天周八百元春秋戰(zhàn)國時,才是鴻鈞道祖真正無事一身輕的時候。
而自家老師登頂,同樣需要行這般事跡,甚至這一場劫數(shù),以玄都大法師的眼光來看,會比起昔年的封神劫數(shù)來得更加浩大。
誰讓,大羅境界,多了一個盤古大尊呢?
“效仿道祖當年封神劫數(shù)之時,挑選應劫之人?以劫數(shù)牽引,從而達成潤物細無聲的格局轉(zhuǎn)變?”
抽絲剝繭,玄都大法師看向自家弟子的目光,隱約有了幾分想法。
于時代交替之際,參悟劫數(shù)一法,可不就是最為合適的應運之人么?
“身處時代中心,或許,還真能走通這條道!”
得了結(jié)論,玄都大法師再一次感受到自己這后來者與老師在心境與魄力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