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宗小吃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182字
- 2025-05-19 12:00:00
“哥,嫂子給你的,要保密。”
小丫那堅定的神情,仿佛是地下交通員在傳遞情報。
蘇文天鄭重地接過紙條,重重點頭:“收到,遵命!”
【紅七樓109自習室高考輔導班,下午五點。】
看到這張紙條,蘇文天的心臟居然加速了那么二三四下。
“呵呵?!?
他不禁自嘲地笑了,這明媒正娶的妻子咋還成了不正當男女關系?
“哥你笑啥?”
小丫仰頭拽著蘇文天的衣服問。
“哥笑你嫂子的字寫得漂亮。”
“給我看看,給我看看?!毙⊙景侵绺绲母觳?。
蘇文天笑著把紙條遞給小丫。
小丫認真地看著,嘴里嘖嘖贊嘆:“嗯,漂亮,有進步?!?
蘇文天看著小丫的神情,又看看她手中的紙條:還真行,這次沒拿顛倒。
“昨晚睡得咋樣?”
蘇文天關心地問。
小丫的臉一下子拉長:“睡得還好,嫂子的床可軟可軟呢,就是吧……”
“就是什么?”
“就是,嫂子被她媽媽給訓啦,哭的可傷心呢。她媽媽還讓叫嫂子,說要叫姐姐。”
“她們兇你了?”
“沒有沒有,她們對我還挺好的,嫂子媽媽還教我唱歌呢?!?
說到唱歌小丫又高興了。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亮……”小丫興奮開唱。
“是波浪,不是波亮?!碧K文天糾正。
“咦?哥,你咋會呢?!”小丫甚是奇怪。
“這個……你嫂子教哥的。那個,昨晚他們都說啥了?跟哥說說?”
小丫開始回憶:
“嫂子一回家就問她媽媽,說你為什么不等我回來?
她媽媽說,你還好意思?
還說……”
一個半小時后。
兄妹二人出現在燕園的小路上。
當春天來了的時候,一天一個樣兒。
昨天還零零星星的幾點嫩綠,今天就翻了倍,地上的小草竟也露出尖尖角兒。
“這燕園啊,最著名的景色就是‘一塔湖圖’?!?
蘇文天像是給妹妹介紹,又像是自言自語。
“哥,啥是‘你他糊涂’?”
“這一塔就是博雅塔,這湖就是未名湖,這圖就是圖書館……”
逛燕園只是順便,不是蘇文天今天要做的事,反正要留在燕京,以后有的是機會逛。
他要去個住的地方,總不能長期住在燕園的招待所吧。
不說每天1.5元的房費可否支持長期居住,只說在燕園招待所久居,就會讓林家覺得自己是狗皮膏藥。
更重要的是,招待所畢竟不是生活的地方。
可在BJ找個住的地方談何容易?
有個歌謠“想燕京,盼燕京,到了燕京數星星……”
這歌謠說的就是這個年代,外地人到燕京找不到旅館、租不到房子,有好多人露宿街頭的情況。
在蘇文天的記憶里,這種情況的改善其實也是從1979年開始的。
他還記得報紙上刊登過燕京市人防辦將閑置地下人防工程,改建成地下旅館的報道。
旅館不是長住的地方,但起碼先離開燕園招待所,再騎驢找馬,慢慢租房。
一路打聽,來到海淀八里莊,他記得當年報道的“地下旅館”就在這里。
可是當地居民都不知道這事兒。
“哎呦喂,燕京兒的事兒,您打聽到我這兒就算到頭兒了嘿,巧了,旅館這事兒,我還真不知道?!?
貧嘴的大爺自稱“燕京通”,可他也不知道。
倒是旁邊帶著紅胳膊箍的大媽更靠譜:
“您了左拐,再左拐,再左拐,那兒有個人防辦,去問問吧。”
人防辦的門衛老頭兒沒讓兄妹二人進去,上下打量著:“咋地,昨天剛動工,就都知道的?”
一個“咋地”讓蘇文天立馬判斷出老頭兒的籍貫:“大爺,您是東北人吧?”
“嗯那,聽口音,小伙子你也東北的唄?”
“必須滴!我營州地?!?
“我朝州地。”
“哎媽呀,純老鄉啊?!?
小丫不失時機地掏出沙棘果脯:“我哥采的,可甜呢。”
“還記得這個不?”蘇文天笑呵呵地問。
“咋不記得?咱家那一片兒,沙地里就長這玩意,賊甜賊甜地。”
門衛老頭扔一粒在嘴里,細細品嚼滿眼都是回憶。
“大爺,您啥時候來燕京的啊?”
“哎呀媽呀,那可早啦,想當年打小日子的時候……”
蘇文天開始跟門衛老頭兒東拉西扯。
門衛老頭兒也是個話兒密的,逮著個愛聊天的恨不得捏出尿來。
“小天兒,你到燕京噶哈來了?”
一會兒功夫,二人就互通了姓名,聊得熱火朝天。
“小天兒,你今晚先挺一宿,我兒媳婦單位有個小招待所,晚上回家我給你問……”
“李大爺,其實我想常住……”
“那你租房啊,住旅館嘎哈呀?多費錢……”
“我也不知道哪兒有房源啊……”
“可也是哈……”
轉眼,聊了一個多小時。
“李大爺,我得走了,明天我必須給您送蛤蟆癩來?!?
“小天兒,今晚回去我就問老楊太太,她兒子那房子閑著也是閑著,必須讓她租給你。”
從人防辦門衛走出來。
蘇文天帶著小丫直奔戶國街,他要讓小丫品嘗一下最正宗的燕京小吃。
青磚灰瓦,朱紅寺門,這時候的戶國寺小吃店,更加古更加樸原汁原味兒。
推門進屋。
實木長方桌,兩側配著沒有靠背的長凳,木窗格的買菜和取菜窗口油漆有點斑駁。
“開票處”的開票員臉上沒啥微笑,付菜窗口的服務員更是拉長著臉,好像剛剛跟誰吵過架一般。
屋里的客人高高興興地吃著飯,仿佛服務員的“霸氣”是理所當然的。
看著琳瑯滿目的小吃,小丫都懵了!
長這么大吃過的所有東西加一起,都沒有這里的樣式多。
她緊緊拉著哥哥的衣袖,嘴巴一直大大地張著,仿佛合不上一般。
蘇文天更關心價格,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同樣樂開了花。
3分錢、5分錢、8分錢、1毛錢、3毛錢……
“隨便點!”
蘇文天大手一揮,找到了十年后土大款暴發戶的感覺。
“真的?!”
“當然真的!”
小丫不識字,也不知道那些小吃叫什么,只能看著樣品,一個一個用手指點:
“這個,來兩個?!?
“那個,來三個?!?
“還有這個,來一大碗,大大碗!”
“這個……”
蘇文天一把捂住小丫的嘴:“少點,少點,少量多樣,點多了咱倆吃不了。”
“能吃了的!”
挨餓長大的孩子,覺得自己可以把天都吃到肚子里。
……
豌豆黃、奶油炸糕,焦圈兒、豆汁兒、驢打滾……
滿滿一桌子,還摞起來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