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上《時代》周刊了?”
當劉藝菲回到家中,跟劉小麗以及通過電話會議跟國內團隊說起此事時,眾人都是一副不可思議的神色。
看看此前上過這個周刊的人都有哪些就知道了,那些幾乎都是兩岸三地廣為人知的大明星,甚至許多還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四旦雙冰之中,唯有一個章子儀憑借張藝牟的《英雄》上去過。
也就是說,等到劉藝菲登刊《時代》之后,她甚至通過歌壇之路彎道超車,將四旦雙冰中的五人直接斬于馬下!
甚至劉小麗都是一陣的恍惚。
從自家姑娘決定要成為一名演員開始,劉小麗就一直在為對方的夢想而努力謀劃。
首先是通過電視劇積攢觀眾緣,然后在尋找好的電影劇本的同時嘗試往歌壇發展。
甚至劉小麗還有著未來讓劉藝菲打入好萊塢的野心。
恰逢索尼那邊的人看過劉藝菲登臺唱歌,意識到了她在“偶像”方面的潛力,雙方一拍即合,直接開啟了攻略島國樂壇之路。
只可惜,攻略未半而中道崩殂。
好在得遇貴人相助,否則這影視歌三棲之路剛起步,就要落得個一地雞毛的下場。
劉小麗已經不知多少次慶幸,當初自己聽了前夫安紹康的話,來到島國后,第一時間就去拜訪了洛建國夫婦。
跟身邊人確認了一番從洛辰那里學來的公關套路,爭取將此次被《時代》周刊采訪的利益最大化后,劉藝菲便結束了與國內團隊的溝通,將電話掛斷。
見氛圍合適,她干脆一鼓作氣,說出了那個已經在她心頭縈繞了不知多久的決定。
“媽媽,我打算接下來回國后,再接一部電視劇。”
說話間,劉藝菲將早就準備好的劇本拍到了劉小麗的面前。
劉小麗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而是拿起劇本翻看了起來。
當看到第一頁的劇情簡介以及人物介紹之時,她便意識到了什么,沒再繼續看下去。
合上劇本之后,劉小麗看向劉藝菲,嚴肅問道:“想好了?”
劉藝菲神色異常堅定地點了點頭。
然而,劉小麗卻是微微搖頭,并且在劉藝菲想要開口的瞬間抬手制止。
“茜茜,你還是沒聽懂媽媽的話。”
頓了頓,劉小麗這才說道:“這個劇本是你從小洛那孩子那里得到的吧?”
見劉藝菲點頭,她便接著道:“單單是小洛在島國這邊給你寫歌,那還不算什么。但若是你們還在一起拍戲……所以,你決定好了,要跟小洛那孩子如此深度綁定在一起了嗎?”
劉藝菲沒想到劉小麗問的居然是這個。
她沉吟了片刻,隨即抿了抿唇,還是點了點頭。
“那好。”
劉小麗見劉藝菲已經做出了決定,臉上也露出一個笑容,順帶拍了拍手中的劇本:“只要劇本質量合格,我就答應此事。”
“媽媽~你最好啦~”
劉藝菲一下子就撲進了劉小麗的懷里,為對方的通情達理而感到開心,順帶撒撒嬌。
“都多大個人了,怎么還跟小時候一樣?”
劉小麗語帶嫌棄,但勾起的嘴角卻怎么都壓不住。
“不管我多大年紀了,在媽媽面前,我永遠都是個寶寶~”
劉藝菲皺了皺瓊鼻,恃寵而驕道。
當劉藝菲將這個好消息通知給洛辰之時,后者也是有些意外,這事居然這么快就搞定了。
既然如此,自己這邊也得加快一些進度了。
他得盡快在國內注冊一家影視公司才行,前期籌備工作也得準備起來,盡量做到他和劉藝菲回國后就能無縫進組。
至于他現在人在國內?
那倒沒啥關系。
等忙完這段時間,他可以提前飛回國內一趟,將這些事情全都落實下來。
時間很快就在一片紛擾之中,來到了2005年11月2日這天,《打上花火》正式發售的日子。
這次,洛辰老神在在地待在家中,靜等黑田社長那邊的消息。
倒是劉藝菲,卻是跟之前洛辰第一張單曲《Loser》發售時一樣,一大早就去了她所住公寓的附近唱片店查看單曲售賣情況。
結果是比《Loser》發售時的場面更加夸張。
當時洛辰的觀察結果,是大約有三個排隊買單曲的人,有一個是奔著他的單曲來的。
而劉藝菲經過觀察發現,十個里面有九個都是來買《打上花火》的。
沒辦法,那印有她和洛辰兩人古裝造型的包裝袋實在太過醒目了些。
而且,這隊伍的長度,也要超出洛辰之前那次不少。
從公寓到使館區,一路上,只要遇到沿途站臺附近有實體唱片店,劉藝菲就會下去看一眼情況。
如此,原本只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行程,硬生生被她拉長到了將近三個小時。
當她到達洛辰家門口時,時間已經臨近中午。
接到劉藝菲到訪的電話,洛辰并不吃驚。
甚至聽到劉藝菲那一路走走停停的見聞,他也一點都不意外。
兩人大哥別笑二哥,他曾經也是這么走來的。
不過,根據劉藝菲的描述,估算出了一個大致的銷量后,洛辰還是有些咋舌。
這首日銷量恐怕會遠超《Loser》首日的三萬張。
但具體能夠沖到多高,還得看黑田社長那邊的統計數據。
而且,若是《打上花火》能夠逐漸形成一種風潮的話,單曲或許會有比較好的后勁。
沒辦法,島國這邊是很講“合群”的。
在一個集體之中,無論是班級還是職場,不合群意味著“KY”。
該詞來源于日語的“空気が読めない(發音kuuki ga yomenai)。
“K”取自“空気”的“ku”,而“Y”取自“読め”的“yo”,直接譯為“讀不懂空氣”。
深層的含義表示不懂得觀察周圍的氛圍,總是做出與大家不同的奇怪行為或發表一些不合適的言論,一般用來形容與普通人格格不入。
一旦被人認為“KY”了,往往就意味著校園霸凌、職場霸凌將會落到你頭上。
這一點在《鬼滅之刃》劇場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很多島國學生去看這部電影,僅僅只是因為大家都去看了,不想表現得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