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杠桿
- 1977,我的黃金時代
- 上岸第一刀
- 2256字
- 2025-06-07 11:31:00
庭院里又起風了,給炎炎夏日帶來了些許的涼意。
馮思嘉卻根本沒有在意這些,眼神中充滿了不解。
“做生不做熟,本就是商業行為中的大忌,你更夸張,竟然是想要進入風詭云譎的外匯市場......”
說到這里馮思嘉深吸一口氣,接著講道。
“我說的那點錢,那是相對于外面的外匯市場,之前的那兩個生意,讓你賺的錢,應該足以讓你很好的在國內生活了吧?
這筆錢對于你那就是一筆巨款了!”
唐飛最沒辦法的就是這種,別人依照自己的理解,打心底里為你好的行為了。
“你就說幫不幫吧,你要是不幫的話,我想辦法找別人了!”
馮思嘉見唐飛眼神堅定,就知道這種事情勸不住了,她不放心別人,卻沒想過唐飛除了自己還能找誰。
“到時候你要虧光了,可別怨我!”
唐飛大喜:“放心,肯定不會的!”
馮思嘉搖頭:“也不知道這么做到底是幫了你,還是害了你!”
唐飛不想繼續在這個問題上掰扯,立即扯入正題。
“你是八月份回美國吧?”
“嗯!”
“等我一下!”
唐飛回到堂屋,姥姥坐在太師椅上,旁邊的桌子上放著一個盒子。
盒子打開著,里面放著的是唐飛這段時間賺的所有現金。
唐飛想了一下,剩下了500塊,將剩余的錢全都抽了出來。
“姥姥?”唐飛轉身想離開的時候,看了一眼姥姥。
姥姥帶著鼓勵與支持的笑容:“想做就去做,像你說的,大不了重頭再來就是了!”
“嗯!”唐飛重重點頭。
“這是我這段時間賺的所有錢!”將自己的鈔票還有楊磊等人的現金,統統遞給了馮思嘉。
“官方匯率正好能兌換13000美元,接下來我得陪著胡雪松他們與美國石油公司的人談判,可能就沒時間送你了!”
馮思嘉看著唐飛手中的鈔票,心中頗有些震撼。她已經知道國內的個人收入的情況。
就算是那兩個生意賺錢,她也沒想到唐飛竟然賺了這么多!
更重要的是,對于唐飛來講這些錢已經是他全部的身家了。
竟然就如此相信自己的,全都交給自己了?
沒在第一時間接過來這筆錢的馮思嘉再次向唐飛確定道。
“你確定這么做了?”
唐飛抓過馮思嘉的手,直接將這筆錢拍到了她的手上,“確定了!”
馮思嘉攥著那一摞厚厚的鈔票,心中莫名激動:“你放心好了,我會幫你盯著的!”
唐飛感謝馮思嘉的負責任,但并不需要她幫忙操作。
說白了,唐飛要的只是一個聽話的工具人而已。
“既然你已經答應幫忙了,那我就再跟你說兩點!”
唐飛面帶笑容。
馮思嘉看著唐飛的笑容,有種不好的預感:“那兩點?”
唐飛道:“第一呢,我知道美國的外匯市場是可以進行杠桿的......”
“你......”馮思嘉本想說唐飛膽子太大了,但一想唐飛都敢涉足外匯市場了。
撬動一下杠桿,那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嗎!
唐飛見馮思嘉蹦出一個字之后,又不說話了,便接著講道。
“你也說了我這筆錢在外匯市場太小了,所以我希望你在美國能夠幫我申請10倍杠桿操作。”
此時,美國的外匯操作,基本上也就兩種。
其一,個人在銀行柜臺辦理實盤兌換,不過這種情況,無法使用杠桿。
其二,就是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或者是紐約商品交易所進行交易。
而且在美國的外匯市場,此時還不存在個人交易,只能掛靠經紀商市場才能夠進行交易。
這種交易在美國基本上就是5-10倍的杠桿了。
有些地下經紀商甚至能夠開出50倍的杠桿,不過這種情況風險太大,唐飛沒必要參與。
馮思嘉此時對于唐飛的大膽已經無語了,只是無奈的點頭。
唐飛繼續講道:“第二點,當美元與瑞郎的匯率來到1:1.50的時候,就要平倉了!”
其實這一波美元崩盤,巔峰時期,美元與瑞郎的匯率達到過1:1.48,當唐飛覺著沒必要追尋最后一個鋼镚。
馮思嘉搖頭:“你之前問我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不是就有這方面的打算了?”
期貨市場,外匯市場,杠桿,美元的匯率,這些都是唐飛之前在以了解美國石油公司情況的時候,詢問過馮思嘉了。
唐飛點點頭:“當時就是有些好奇,一個人的時候,就覺著自己想的這些怎么分析,怎么對!”
馮思嘉深深的看著唐飛:“你知道你這種心態像什么嗎?”
唐飛搖頭。
馮思嘉道:“就像是每一個第一次準備走進大西洋的人,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賭神附體,會將賭場贏的叫苦連天!”
唐飛笑道:“我的運氣一向很好!”
馮思嘉不勸說了,將唐飛拿來的這筆錢放進了自己的兜里。
唐飛感謝道:“謝謝。”
說是兩件事情,但實際上自己給馮思嘉的也只是人民幣,這筆錢想要換成美元,也是比較復雜的。
馮思嘉擺擺手,“你越是謝我,我越是覺著幫你做這件事情是在害了你!”
唐飛開心道:“那就不謝了!”
恰好這個時候,姥姥端著一盤切好的西瓜走了出來。
“天兒熱,吃點西瓜!”
馮思嘉有些激動的起身,“您是顧若瑤先生?”
姥姥順勢坐下:“要是不嫌棄,跟著唐飛喊我一聲姥姥就好!”
“姥姥!”馮思嘉像小雞兒啄米,“我聽舅公跟郭先生說過當年您在哈佛跟美國學生辯論的事情,真的是太讓人震撼了!”
姥姥卻是風淡云輕的笑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馮思嘉終于知道唐飛那股欠欠兒的勁兒是隨誰了,但姥姥說這話的時候,就是讓人覺著沒毛病。
“姥姥,我來的時候,舅公跟郭先生都跟我說過,他們也都想跟您見見,當是老友敘舊了!
哦,我舅公是沈聚,郭先生是郭振邦!”
姥姥看了一眼唐飛,笑道:“好啊,我也好多年沒見過老朋友了!”
唐飛對姥姥的過去很好奇:“姥姥,你跟沈先生,郭先生都認識?”
姥姥點頭道:“嗯,我跟振邦是在哈佛的時候認識的,跟沈聚是在京城的時候認識的。”
姥姥的年紀與郭振邦差不多大,他們早在30年代初的時候就去美國留學了,而沈聚則是在20年代的時候去美國留學的。
“姥姥,哪會兒你一定是風華絕代吧?”唐飛拍著姥姥的馬屁。
姥姥淡然的說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唐飛繼續追問:“那姥姥你在美國回來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很精彩啊?”
馮思嘉雖然不喜唐飛搶了自己的問題,但也很好奇,畢竟對于姥姥回國之后的一些情況對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