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觀樓燈感懷】

高樓燈影曳重樓,半逐風煙半逐流。

一夕忽明還忽滅,幾家歡喜幾家愁。

賞析:

《觀樓燈感懷》以微觀之“樓燈”映射宏觀之“世情”,短短四句構筑起虛實交織的哲思空間,其賞析可從意象經營、結構張力與情感內核三方面展開:

一、意象:燈影為筆,命運為墨

1.?“高樓燈影曳重樓”——空間的疊合與隱喻

“高樓”“重樓”以建筑的層疊感,暗喻人間煙火的密集與命運的交織。燈影在樓宇間“曳”動,既是物理光影的搖晃,亦似蕓蕓眾生在世俗框架中掙扎的剪影。此句以視覺具象奠定“動態無常”的基調,高樓的“重”與燈影的“輕”形成張力,恰似命運之沉重與個體之渺小的對照。

2.?“半逐風煙半逐流”——無形力量的裹挾

“風煙”“流”皆為流動之物,前者朦朧不可捉摸,后者順勢而下難逆。兩個“半”字分割又勾連,既寫燈影隨外界波動的被動性,亦暗指世人在時代浪潮、人情世故中“半自主半裹挾”的生存狀態。風煙無形而燈影有形,恰如命運無常而人生有跡,虛實相生中見出無奈。

3.?“一夕忽明還忽滅”——時間的鋒利與殘酷

“一夕”極言時間之短,“忽明忽滅”則如命運的開關,瞬間切換悲喜。燈的“明滅”本是物理現象,卻被賦予生命體驗的戲劇性:明時或象征家業興盛、人事圓滿,滅時或喻指驟變、離散。晝夜交替的自然規律,在此成為命運無常的加速器。

4.?“幾家歡喜幾家愁”——人間百態的凝練

以“幾家”代指眾生,避開具體敘事,卻道盡普世情感。“歡喜”與“愁”無需贅言,燈明燈滅的瞬間,有人舉盞相慶,有人憑欄嘆息,畫面留白處盡是人生況味。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讓個體命運升華為對人類共同境遇的觀照。

二、結構:起承轉合中的情感流動

-起句造勢:高樓燈影,先繪場景之繁,如畫卷鋪陳;

-承句蓄勢:風煙逐流,再寫動因之隱,似草蛇灰線;

-轉句急變:忽明忽滅,陡生情節之跌宕,如驚鴻一瞥;

-合句點睛:歡喜與愁,終落情感之共鳴,如暮鼓晨鐘。

四句中,空間(樓)—動因(風煙)—時間(一夕)—人情(幾家)層層推進,從視覺到哲思,從自然現象到人世悲歡,完成“觀物—感懷—悟理”的邏輯閉環,短章中見出格局。

三、內核:無常之嘆與悲憫之情

全詩以“燈”為眼,卻未停留在對光影的描摹,而是借“燈影曳動”的物理特性,叩問命運的本質:

-無常是表象,亦是本質:燈明滅、人聚散,皆逃不過“變”的規律,正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詩人以冷靜之筆寫盡滄桑,卻在“幾家”的復數稱謂中,暗藏對眾生的共情。

-平凡中的神性觀照:樓燈本是凡人生活的微末細節,詩人卻從中窺見“命運無常”這一宏大命題,恰似以顯微鏡觀照星河——越是具體的日常,越藏著普遍的真理。這種從煙火氣中提煉哲思的寫法,讓詩歌既接地氣,又具超越性。

結語:一盞燈里的人間劇場

此詩妙在“以小物件寫大悲歡,以冷筆調藏熱心腸”。樓燈明滅不過是都市夜景的尋常片段,詩人卻將其化作命運的聚光燈,照見每個窗口背后的故事。讀罷掩卷,眼前似見萬家燈火明明滅滅,耳畔猶聞人間喜憂輕輕重重——這或許就是詩歌的力量:讓平凡事物成為情感的容器,讓瞬間變幻成為永恒的注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南陵县| 武胜县| 海丰县| 台安县| 双峰县| 永胜县| 延边| 黎城县| 靖安县| 天等县| 共和县| 五家渠市| 普兰店市| 新民市| 虞城县| 渭南市| 轮台县| 西乡县| 北京市| 固原市| 盘山县| 汽车| 奎屯市| 内乡县| 彰武县| 荥经县| 抚远县| 乌苏市| 抚州市| 武定县| 简阳市| 鄱阳县| 东明县| 平安县| 上栗县| 江阴市| 昌吉市| 西盟| 佳木斯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