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曼古歹戰術
- 不一樣的三國,從大夏太子開始
- 黑白肉
- 2198字
- 2025-06-11 07:56:00
李仁愛帶了嵬名平南的弓騎,前去探視骨折的濮王。
出了大營,李仁愛道:
“騎射練習得如何?”
嵬名平南遞過一袋響箭,道:
“請大元帥檢閱!”
原來,李仁愛讓嵬名平南掌握這批弓騎,就是想學習蒙古人的“曼古歹戰術”。
蒙古人能干的來,他為什么不行?
不行就多練練!
曼古歹戰術的核心,就是遠程襲擾、誘敵深入和機動打擊的三段式作戰體系。
首先是由輕裝弓騎兵,使用復合弓進行遠程打擊(射程達200米),然后通過佯裝潰退引誘敵軍追擊。
當敵軍追擊至預設區域時,陣型一般已經散亂,則由埋伏在此的重騎兵從兩翼沖擊。
弓騎兵人均配備3-5匹馬,讓敵人追不上,打不著。
追著追著,就陷入了事先埋伏的包圍圈。
這和遼國、金國的戰術是有區別的。
遼國騎兵,更側重于利用騎兵的機動性進行戰略包圍和分割,而非曼古歹戰術的誘敵和襲擾。
至于金國,更喜歡先以兩翼輕騎進行包圍,再以親軍組成的重甲騎兵(鐵浮屠)由正面投入戰斗,實施中間突破的硬剛戰術。
遼國被金國打的已經不敢正面硬剛了……
夏國么,可能還敢,畢竟之前打贏了嘛,但損失太慘,耗不起。
這是李仁愛答應蕭特末幫忙引開金賊的底氣——誘敵,擾敵。
而且夏國的弓弩,和宋國不相上下,比遼國金國的弓弩,都要厲害,這也是實施遠程騷擾戰術的資本。
所以,李仁愛的響箭,就是學習冒頓單于的鳴鏑。
他的鳴鏑射哪,弓騎就得把箭跟著往那個方向射!
倒不是想射他親爹李乾順,而是在戰場上,可以形成有效的火力覆蓋,一射一大片,效果會比較震撼。
嵬名平南令親兵舉起令旗,沿著隊伍跑了一圈,眾騎知道,要跟著鳴鏑射箭了!
兩千多騎奔跑起來,浩浩蕩蕩,煙塵漫天。
一聲尖銳的鳴鏑劃破長空,箭矢尾部的骨哨在疾風中撕出凄厲的嘯叫,仿佛蒼狼嘯月。
兩千張弓弦同時震顫,箭雨如蝗群般騰空而起,碧空為之一暗。
箭鏃在太陽下泛著冷光,劃出無數道銀線,將藍天割裂成碎片。
鳴鏑的尖嘯尚未消散,遠處草坡上驟然炸開一片黑點:
箭矢落地時如冰雹砸進田野,草枝倒伏、土石迸濺。偶爾幾支箭釘入樹木,尾羽仍嗡嗡劇顫,仿佛垂死蜂群的振翅。
李仁愛嘴角勾起成了歪嘴龍王——弓騎的箭幕竟分毫不差地覆蓋了鳴鏑所指的百步區域。
看來嵬名平南的訓練,還是很上心的!
李仁愛又試射了幾次,效果讓他十分滿意,那箭矢一茬一茬的。
只是辛苦了后面去回收箭矢的士卒了。
……
后營。
李仁愛掀開濮王大帳的簾子,撲面而來的是濃重的藥草味。
濮王正倚在榻上,左腿被木板固定,正捧著一卷書,看的有點漫不經心。
雖然面色略顯蒼白,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
見李仁愛進來,他掙扎著要起身行禮。
“王兄不必多禮!”李仁愛快步上前,按住濮王的肩膀,順勢坐在榻邊,眼中難掩興奮,“孤此去捺缽,收獲遠超預期!”
濮王咳嗽兩聲,眸子驟然亮起:
“遼國潰敗至此,可是遼主允諾我大夏可自主便宜軍事?”
在濮王樸素的腦海里,遼國不拿夏軍當仆從軍,給予夏軍足夠的尊重,已然就是超乎預期的事了!
再說了,此次宜水之戰,夏軍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為夏軍掙得些許地位,不過分。
李仁愛壓低了聲音,但掩蓋不住興奮,不得不一字一句道:
“遼主不僅許我夏軍便宜行事,更將蜀國公主賜婚于孤!”
“什么?!”
濮王猛地撐起身子,牽動傷腿也顧不得疼,胡須因激動而顫抖,“蜀國公主……那可是遼主親女!當年陛下求娶宗女尚需百般周折,如今我大夏儲君竟能尚遼國真公主?”
他忽然抓住李仁愛手腕,“太子可曾驗明正身?莫不是遼人拿宗室女充數?”
李仁愛失笑,一臉沉重道:
“遼主已經安排使者持國書奔赴興慶府,還向父皇索要兵員糧秣支持,終究我夏國要付出代價的。”
濮王反而笑起來,
“殿下,世間事,沒有代價,反而要付更大的代價。
其實陛下本就一心援遼,我大夏付出這么多,也沒想著遼國怎么回報我國,完全是遼國往昔助我大夏甚多,今上事遼以誠。
如今看來,遼主倒也不是傳言般昏聵。”
李仁愛內心笑笑,臉上卻掛了一副愁容:
“可還有一點……”
濮王眼見李仁愛如此,也收斂了笑容,急切道:“如何?”
“遼主要求孤來統領夏軍,配合遼軍作戰。
可王兄你知道的,孤年方十五,不是孤膽怯,非此次出使,甚至連戰陣是何模樣都不知曉,如何統率大軍?
萬一戰事不利,如何對得起我父皇,如何對得起夏國臣民?”
濮王心臟噗噗跳了兩下,繼而笑了起來:
“殿下不必介懷。
臣猜測,遼主嫁女,又讓殿下統軍,只是希望利用殿下的威名,叫我夏軍敢戰、死戰,為大遼流血而已。”
李仁愛故作義憤填膺狀:
“難怪如此!王兄你不知道,孤找人打探清楚了,蜀國公主……”
李仁愛當即將蜀國公主的母妃去年被賜死,哥哥晉王今年初被賜死的事說了一通,“遼主這是拿一個看了礙眼的公主,來叫我夏國健兒流血啊!孤這就回稟父皇,咱不吃遼國這餡餅!”
濮王連忙扯住了李仁愛的袖子,急道:
“殿下不可!哎喲,臣的腿!”
李仁愛連忙坐好,“王兄,王兄怎么了?”
濮王趁機攥緊了李仁愛的手臂,道:
“殿下,萬萬不可義氣用事!
遼主嫁女雖然心思不純,但對我夏國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以臣愚見,夏人得此消息,怕是無不振奮,遼人不敢輕視我夏人矣!
臣民振奮,士氣高昂,作戰將無往不勝!
且蜀國公主母族凋零,殿下只需對公主施以恩義,公主必將更加心向我夏國,遼主弄巧成拙矣!
退一萬步說,我夏國不要遼國公主,遼主必將氣惱,遼夏聯軍如何成形?臣沒有聽說過,盟友心思不齊,能贏得戰爭的!
再退一萬步,萬一遼主轉眼就將公主賜予西州回鶻……屆時,我大夏如何自處?
殿下,您是夏國儲君,當以國家為重!”
濮王言辭切切,李仁愛差點演不下去了,急忙哽噎道:
“孤聽王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