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英雄不問出處,破案不分資歷!(求追讀 求推薦)
- 破案:開局拉滿神探技能
- 作家BQOve0
- 2368字
- 2025-06-14 22:26:39
此刻,馬局長如坐針氈,后背的警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從事警察工作近三十年來,從基層民警到如今副局長位置。
他經歷過無數大案要案,從來沒有哪一次像今天壓力之大。
他清楚地知道,要不了多久,剛才媒體面前的表態就會像野火般蔓延至整個網絡。
所有人都會把矛頭指向江東公安。
要知道,剛才那些長槍短炮可不僅僅是本地媒體,更有那些隨時準備蹭熱點的自媒體賬號。
這要是傳出去,三天之內破不了案。
不僅整個江東刑偵要淪為全網笑柄,就連江東公安都要跟著顏面掃地。
這簡直比在內部大會上立軍令狀還要可怕十倍。
在內部會議上立軍令狀,破不了案頂多被領導批評、同事笑話。
可要是被全網群嘲,以后還怎么在江城警界抬起頭來?
“砰!”會議室的門被猛地推開,發出一聲巨響。
眾人紛紛抬頭看向門口。
李旭連忙起身介紹道:“今天,馬局百忙之中抽空蒞臨刑偵隊案情分析會,希望能給我們的案件偵破工作鼓鼓勁、把把關。”
“大家熱烈歡迎!”
瞬間,整個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但,這掌聲中明顯帶著幾分忐忑和不安。
馬局長擺擺手,聲音沙啞地說道:“談不上指導,我是來和大家一起開拓思路、明確方向。”
“現在,我想聽聽案件到底進展到什么程度了?”
他環視一周,目光如炬,“這個案件性質太敏感了,前期輿論管控出現嚴重疏漏,極有可能誘發大規模的輿情事件,大家務必要高度重視。”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聲音陡然提高:“目前,你們有沒有明確的偵查方向?“
話音剛落,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所有警員都像犯了錯的學生一樣低下頭,連大氣都不敢出。
就連站在旁邊的李旭和王佳,也面色尷尬。
馬局長銳利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沉聲道:“怎么,很困難嗎?”
“一個看似普通的溺水案,難道就把我們整個刑偵隊給難住了?”
李旭隊長硬著頭皮接話道:“馬局,這個案件確實非同小可。”
“雖然我們通過DNA比對已經明確了死者的身份是陳倩,但陳倩死亡前72小時的活動軌跡至今還沒有完全排查清楚。”
“特別是她在KTV期間,接觸人員魚龍混雜,社會關系極其復雜。”
“要想在短時間內鎖定嫌疑人,恐怕......“
聽到這句話,馬局長臉色瞬間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剛才,我已經當著幾十家媒體的面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必須破案。”
“你們現在給我這樣的答復,讓我怎么向全市人民交代?”
隨即,會場內響起一陣“叮叮叮......“
此起彼伏的手機提示音,突然打破會議室的寂靜。
大家不約而同地低頭查看,只見“江東頭條“剛剛推送了一條爆炸性新聞。
《東明河驚現女大學生尸體,馬局長現場立軍令狀:72小時內必破此案》。
這個極具沖擊力的標題瞬間引爆了會場,眾人臉上的表情從震驚轉為慌亂。
即使已經連續工作了二十多個小時,此刻也沒人敢表現出絲毫倦意,紛紛交換著不安的眼神。
這時,一直沉默的王佳教導員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拿起手機點開詳情頁。
他轉頭壓低聲音道:“馬局!您剛才的采訪已經被爆出來了。”
馬局長接過手機,屏幕第一張照片正是自己面對媒體鏡頭慷慨陳詞的畫面。
此刻,會議室內的氣氛壓抑到極點,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都低著頭。
有的盯著筆記本發呆,有的不停地搓著雙手,就是沒人敢與馬局長對視。
馬局長“啪“地一拍桌子,嚴厲地說道:“怎么,對這個案件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嗎?”
“72小時轉瞬即逝,就算沒有成熟的偵破方案,至少也該有個調查方向吧?”
“今天每個人都要暢所欲言,不要有任何保留!“
說完,他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又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我把今天上午所有的會議都推掉了,專門來聽你們的案情分析。”
“不管需要什么資源,需要協調哪個部門,我都會全力支持!”
“但是,我只有一個要求,必須在72小時內破案!”
話音剛落,他銳利的目光掃過全場。。
突然,他發現角落里只有一個人始終抬著頭——正是剛來不久的姜東。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
馬局長抬手指向他:“姜東,你想談談嗎?“
被局長點名,姜東立即站起身。
“報告馬局,我只是一個新人,思考不成熟!”
“英雄不問出處,破案不分資歷!”
“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只要對破案有幫助,我們都會認真考慮。”
馬局長的語氣緩和了些,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隨即,姜東沉聲說道:“我有三點想法。”
“好,一條一條說!”
“第一,我認為這個案件的兇手極有可能是女性。”
“嗯?“
馬局長眉頭一皺,“之前的案情分析不是傾向于男性作案嗎?”
“報告馬局,前期研判確實認為兇手是男性。”
姜東不慌不忙地解釋道,“但是,通過昨晚現場勘察,我發現幾個關鍵細節。”
“現場物品擺放異常凌亂,打斗痕跡十分明顯,說明兇手和死者之間發生了激烈對抗。”
“死者陳倩身高只有1米58,體重不足45公斤,是個典型的瘦弱女生”
“面對這樣一個控制難度不大的受害者,兇手卻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地制服對方,這說明作案過程異常艱難。”
接著,他頓了頓,繼續分析:“從犯罪力量博弈的角度分析,如果是成年男性作案,通常會用更直接的方式制服受害者,不會出現這么多反抗痕跡。”
“尤其是死者的死亡方式——先是安眠藥投毒,又被強行灌入大量酒精,最后被拋入河中。“
“這種多重手段疊加的作案方式,恰恰反映出兇手對自己手法的不自信,需要反復確認受害者死亡。”
“這與典型男性作案后迅速離開的特征明顯不符。”
馬局長緊繃的表情略微松弛,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這個角度很新穎,有道理。”
“接著說第二點。“
“第二,我認為必須重點排查死者陳倩的熟人圈。“
“具體指什么?”馬局長追問道。
“案發現場在死者租住的房子內,但門鎖完好無損,沒有被破壞的痕跡。”
“雖然樓道監控沒拍到有價值的畫面,但這至少證明兇手是正常進入死者住所的。”
接著,他移動鼠標,放大一張現場照片:“更重要的是,打斗痕跡主要集中在客廳,玄關處反而很干凈。”
“如果是陌生人作案,不可能如此順利地進入一個獨居女生的家中,更不會在進入后還和受害者有長時間接觸。“
“結合這些線索,我高度懷疑是熟人作案。“
話落,“馬局長身體微微前傾,手指停在半空:“分析得很到位!那么第三點呢?”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