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條件太少,我來加點料!(感謝追讀!)
- 破案:開局拉滿神探技能
- 作家BQOve0
- 2353字
- 2025-06-11 22:16:48
聽了這句話,陳寧法醫突然來了興趣。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懷疑。
“等等,你說真的?”
“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難道不是用的加權平均公式?”
姜東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
“師姐!我哪有什么實驗公式啊,就是憑感覺看的。”
“我觀察了恥骨聯合面的形態特征,再結合牙齒磨損程度和皮膚狀態,感覺像是二十四五歲的樣子。“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當然,這只是我的初步判斷。“
陳寧驚訝地張大了嘴,手中的記錄本差點掉在地上。
要知道,她使用的這套加權計算方法,可是法醫界最新研發的年齡推斷技術。
不僅需要測量恥骨聯合面的九個關鍵指標,還要結合骨骼發育等多方面數據。
經過復雜的加權運算才能得出結果。
就連她的導師,國內著名的法醫人類學專家,面對這種恥骨聯合面時都要嚴格按照程序計算。
“你真的只是'看'出來的?”
陳寧的聲音里充滿了難以置信。
看到李旭隊長和王佳教導員臉上同樣驚訝的表情,姜東聲音也低了幾分:“可能...可能剛才是我運氣好蒙對了吧。”
“這個女性的皮膚白皙細膩,皮下脂肪分布均勻,彈性很好。”
“而且,她的穿著打扮很時尚,指甲油的顏色也是最近流行的款式。”
“再加上恥骨聯合面的特征,我就推測是24歲左右。“
李旭和王佳教導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贊同。
他們回想起剛才看到的尸體,那吹彈可破的肌膚,精心修剪的指甲,確實符合年輕人的特征。
隨即,李旭點點頭,拍了拍姜東的肩膀。
“不管怎么說,結果是一致的。”
“現在,我們可以確定死者是一名24歲左右的女性。”
“接下來,我們就要圍繞這個特征展開調查。”
王佳教導員接過話茬,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在無名尸案中,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確認死者身份。”
“只有知道她是誰,才能順藤摸瓜找到兇手。”
“我一直相信,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每個案件背后都有其動機和邏輯。”
“我們必須通過身份信息這個突破口,才能揭開案件的真相。”
話音剛落,在場的警員們都深有同感地點頭。
接著,眾人看向李旭,他開始部署工作:“現在我們分三組行動。”
“第一組負責排查最近一個月內,江東市及周邊四個地級市的所有失蹤人員報案,重點尋找24歲左右的女性,特別要注意面部特征的比對;”
“第二組沿著發現尸體的河流上下游展開地毯式搜索,走訪沿岸居民,看看是否有人目擊可疑情況或認識死者。”
“第三組由陳寧法醫帶隊,除了常規的毒物檢測外,要重點檢查死者衣物上的微量物證,任何纖維、毛發或者特殊物質都不能放過”
........
當他們離開農家樂時,夕陽已經西斜。
李旭看了眼手表,時針指向下午4點08分。
他嘆了口氣,揉了揉太陽穴:“今天的工作才剛剛展開,看來今晚是沒法給馬局長提交詳細報告了。”
“如果能先確認死者身份,案子就成功了一半。”
“在無名尸案中,確認身份往往是最困難的環節。“
說完,他揮了揮手,各組警員立即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各自的調查工作中。
晚上12點40分,初步調查組在刑偵隊會議室集結。
連續工作近9個小時的警員們個個面露疲態,有人不停地揉著眼睛,有人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這本該是個放松的周末,原計劃是團建聚餐后各自回家休息,沒想到一頓飯還沒吃完就接到了命案。
此刻,李旭看著隊員們疲憊的樣子,心里既感動又愧疚。
“兄弟們,實在對不住,今天辛苦大家了。”
“現在,各組先匯報一下調查進展。”
“第一組,你們先說。“
第一組組長強打精神站起來,翻開筆記本:“我們排查了近兩周的失蹤人員報案,共發現27起,其中5名年輕人,22名老年人。“
“年輕失蹤者中有4名女性,但年齡都在18-20歲之間,與死者不符,而且家屬都已經報案并提供了詳細資料,比對照片不同。”
李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示意他坐下。
第二組組長緊接著匯報:“我們沿著河流向上游搜索了約10公里,走訪了沿岸5個村莊的居民,沒有人認識死者。”
“我們注意到這段河道水流湍急,有些地方還有漩渦和暗流,很難準確判斷尸體入水的時間和地點。“
輪到第三組時,陳法醫推了推眼鏡,語氣凝重:“尸檢結果顯示,死者胃內容物和血液中檢測出少量安眠藥成分,但劑量遠未達到致死量。”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這種劑量的安眠藥配合酒精可能會引起昏迷,但不會直接導致死亡。”
“另外,根據肝溫、尸斑和胃內容物消化程度判斷,死亡時間大約在7天前。“
突然,李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等等,死亡時間是7天前,但第一組排查的兩周內失蹤人員都沒有符合的...“
待三組匯報完畢,會議室里響起低聲的討論。
李旭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片刻后,他開口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死者身份不明。”
“有可能她的家屬根本不知道她失蹤,或者...“
王佳教導員接過話頭:“或者她是個外來務工人員,突然不來上班,老板以為她辭職了,也就沒在意。”
“現在很多小工廠、娛樂場所的員工流動性很大。“
李旭的臉色更加凝重:“如果是這種情況,調查難度就太大了。'
“江東市有上百萬流動人口,如果都按照傳統方式摸排...”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會議室里的氣氛頓時變得沉重起來。
每個人都在思考:按照常規手段,可能一個月都查不出死者身份。
良久之后,李旭沉聲說道:“這個無名尸案到現在還沒有突破性進展。”
“當務之急還是要確認死者身份。”
“大家都說說,有沒有什么新思路能縮小排查范圍?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她是誰,才能找到兇手。”
瞬間,會議室里一片沉默,警員們或低頭沉思,或翻看手中的資料。
突然,姜東舉起了手。
李旭點頭示意:“有什么想法直接說,不用舉手,咱們這兒又不是課堂。“
“好的。”
姜東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通過這段時間對尸體的反復檢驗,我注意到幾個細節。”
“第一,死者雖然穿著時尚,但衣服都是廉價的地攤貨。”
“第二,她的肝臟有輕度酒精肝的早期癥狀,應該長期大量飲酒。”
“第三,她指甲油涂抹得很專業,但指甲邊緣有輕微磨損。”
“綜合這些特征,我認為死者很可能從事的是特殊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