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陰謀
- 從滿血拉二胡到武林神話
- 魚挺
- 3191字
- 2025-06-19 13:26:08
說起來,陳青云其實并不知道靖安司的統領現在叫“袁天罡”。
只知道大周皇帝手下有靖安司這么一個部門,和內衛、酷吏三者一起在大周朝野,令人聞之色變。
畢竟是皇宮機密部門,在接觸前,旁人連其架構都很難弄清楚。
事實上。
如果陳青云知道靖安司統領的名字。
他可以直接得出“靖安司謀反”的結論,并且有理由懷疑,內衛和靖安司并非互相爭權的死對頭。
很簡單。
陳青云看過《神探狄仁杰》,當突厥使團出現。
袁天罡這個名字就意味著“蛇靈”組織,意味著謀逆造反,意味著內衛統領極有可能是其手下,意味皇帝的兩個私衛已經被袁天罡滲透成篩子。
雖然陳青云很難說清楚,這個大周世界的袁天罡,究竟是那位精于術算,和李淳風留下推背圖傳說的袁天綱,還是《神探狄仁杰》里的蛇靈魁首袁天罡。
但這個名字往陳青云面前一放,出現在相關案件里。
就意味著這個“袁天罡”絕對是頭號嫌疑犯。
如果陳青云再知道內衛的大統領叫“肖清芳”,他的懷疑會變成篤定。
叛逆就在皇宮,就在皇帝身邊!
這種在旁人看來毫無根據、無緣由的推斷。
源于異世的歷史認知和電視劇劇情。
完全不講道理。
這種完全不講道理的推斷,使得陳青云只用不到一天時間,已經接近真相。
靖安司謀反。
......
“大帥,那兩個太清宗門人,已把王博帶回公主府了。”
靖安司內部以軍隊職階相稱。
統領為帥,三十六天罡校尉則為將。
這位被屬下稱為“大帥”的,便是大周靖安司已經在任近三十年的大統領,袁天罡。
這位靖安司統領頭發斑白,面容冷峻嚴肅,不茍言笑,看起來像個四五十歲中年人。
可實際上,靖安司的老人都記得,從他擔任靖安司統領之日起,他就是這個模樣了。
沒人知道他如今是多少歲壽。
只知道他統領靖安司以來兢兢業業,鮮有差錯,處事足智多謀,冷酷無情,武功更是卓絕,實力深不可測。
這位大帥聽到匯報,淡漠出聲:“紫霞觀清風,不想公主殿下手下竟有此能人,入城不過兩日,已把我拋出的餌料吃凈。”
“大帥,接下來如何處置,請大帥示下。”
袁天罡語氣冷漠:“隨他們去查,傳令椒房那邊人手,留在那里,遵照舊令,對來犯者殺無赦。”
“那二人中,清玄道人已達五品大成之境,太清神霄御雷劍‘人劍合一’,只怕椒房那邊即便有赤焰金龜,也難以擋住...他的雷音厲害非凡,赤焰金龜只恐難以近身。”
五品修為,即便在人才濟濟的靖安司,也很稀缺。
即使在大周皇城,五品修為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武力。
五品修為,放在江湖上,已經是可以開宗立派,橫行一方的宗師。
清玄道人‘人劍合一’,五品大成。
放眼靖安司,除了個別幾個實力強大的天罡校尉,等閑根本不是其對手。
便看此前鬼市遭遇。
陳青云和清玄只兩個人,不過各出一招,就把靖安司埋伏的“刺客”殺得退避三舍,便可知實力之懸殊。
說來他們原本埋伏的對象并非陳青云二人。
而是大理寺少卿裴東來。
靖安司刻意埋伏了一批和裴東來可以打的有來有回的人,打的算盤是讓裴東來吃盡苦頭,才能得到繼續往下查的信息。
以此控制裴東來查案的節奏,故布疑陣。
卻沒想到半路殺出來陳青云、清玄這兩個不速之客,打亂了靖安司的計劃。
不過,靖安司要掩藏的真實目的,馬上就要付諸行動,所以袁天罡一點也不著急。
“不需擔心,傳令下去,今夜子時,天發異象,便是信號。大理寺也好,公主也好,他們直到現在還在查赤焰金龜,以為事情落在赤焰金龜上,以為要害在工部圖紙,在天樞內部。殊不知,我另有打算。我等籌劃數載,枕戈待旦,便在今夜,為大唐社稷、為李唐江山,勢要探出妖后弱點,將其誅殺!”
“今夜!”屬下激動起來,忽又恨聲,“可惜,若非沙坨忠那伙笨賊焚殺畫工,引來關注。我們的計劃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進行,如今徒增諸多變數,只怕妖后已有防備。”
“她當然有防備。今次她派以大理寺少卿為明,暗中卻令靖安司和內衛糾察焚尸案,分明是對私衛起了疑心,要趁機試探是靖安司還是內衛出了問題。”
袁天罡聲線沉下:“不過,即便她有所防備又如何。我們籌備數年,猝然發動,雖為形勢所迫,不得不提前動手,但籌備已足,又恰逢天機,可見冥冥之中,天命在我們這邊!”
“大帥妙算!”
待屬下走遠。
袁天罡的肅然神色漸漸黯下。
目光逐漸落在靖安司帥案那把“魏公斬蛟劍”上,眸光閃過一絲憂色。
說起來,靖安司本來是不想這么快行動的,他們的原計劃定在六月初六。
那個日子是袁天罡推算出的天時。
彼時將有日食天象,風云突變,恰逢夏訊潮漲。
洛河將有異象,一如昔年武后洛河見碑舊事。
說來當年武后垂簾聽政時,忽有一日,天狗食日,天地大變,洛水生發異象,河心現出一個巨大漩渦,引發河水倒灌都城。
這本是天災異象。
按儒家天人感應之說,是朝廷主政者失職。
然而,洛水那場天災異象在河心引發的漩渦,在河心露出一個巨大的刻碑,碑下有一石龜馱負。
有異士撈起刻碑。
上刻“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上古魚鳥符字。
人言: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武后于是借機親自拜洛受圖,稱圣母神皇,遷都洛陽,稱神都。
同年底,萬象神宮建成;東魏國寺僧人聚眾千人,表稱武則天是彌勒佛化身下凡。
以此為始。不斷有人上表勸進,終于三辭三讓后,武后臨朝稱制,代唐立周。
袁天罡也是術算大家。
洛水出碑時他人雖在長安,但還是根據種種跡象和天象反推出,這是一場借天時之力人為的獻禮活動。
這是欺世盜名之舉。
他如今打算原樣奉還,破除女帝塑造的圣名。
說來這位袁天罡,雖然在高宗朝時和武后合作甚密,但內心深處卻是個一心忠于大唐的挺李派。
和另一個時空的武后一樣。
在代唐前。
武后一直偽裝成一個只想垂簾聽政,攝政專制的太后。
直到她借這個太后身份拔除了諸多李唐宗室,集天下之權于一身,在朝堂說一不二,再無人可抗衡,才逐漸露出代唐的野心。
袁天罡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來不及阻止。
加上武后稱帝野心顯露時,已悄然練成絕世神功,破境成圣,天下無人能敵。
袁天罡于是只能隱忍,借當初和武后一起在高宗朝的交情,投身女帝麾下,為其效力。同時借雞生蛋,悄然密謀對抗,還政李唐之事。
歷來謀反,無非兵變、起義、刺殺。
袁天罡計劃的辦法,是雙線同步。
一則直接打擊女帝,嘗試刺殺。
二則密謀兵變起義,在地方上打起復唐旗號,號召天下響應。
他今夜打算要做的事,算是一種刺殺。
女帝武功蓋世,皇宮護衛森嚴。
他沒有必勝手段,于是計劃借自己推算出的天象時機,引洛河之水,沖擊皇宮,借機以魏公斬龍神劍,行刺殺之舉。
他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殺死女帝。
但女帝自證圣后,從未出手。
袁天罡根據多年觀察,判斷女帝的神功速成,根基必然不穩,實際實力未必有多強。
他自信憑他手段,迫其出手,可為天下人探出其虛實。
即便不能刺殺成功,也能以此破除其武圣神話,借此叫天下人掀起反抗之心。
計劃本定在今年六月。
怎知如今因為一個畫工之死,不得不提前。
那畫工說來并非靖安司計劃內的人,甚至不屬于另一個反抗組織的人。
畫工是個意外。
說起來,工部下吏沙陀忠暗中糾集了一幫逆黨,想以赤焰金龜毒在天樞銅柱上做文章。
他們沒有如電影劇情,在天下眼皮子底下,居然在銅柱內部可以做到掩人耳目陰謀行事。
而是更隱秘,在天樞在筑基完成后就不再受人關注的地基上下功夫,想在銅柱地基借赤焰金龜毒燒出一個陷坑,弄塌銅柱。
這計劃純屬腦子發熱,目的只在報復女帝對他們的迫害。
而且在他們剛開始行動,就落入了靖安司的監控之中。
靖安司之所以不揭發處置他們,只是因為靖安司的計劃也要用到銅柱,而且布局久遠,正好在必要之時借他們之手掩人耳目,甚至多次幫他們那班子接觸不到高層級情報的人做遮掩。
只是沒想到。
就很巧,負責地基設計的畫工師忽然逃離神都。
沙陀忠糾集的逆黨沒有一個高層人士,他們在畫工被抓后,如驚弓之鳥以為事情敗露,竟做出殺害畫工的蠢事。
袁天罡是個有決斷的人,他很清楚,隨著畫工身死,沙陀忠等人很快就會被女帝揪出,負責監察宮廷的靖安司和內衛必遭懷疑。
是以立刻發動人手,只一刻功夫,對沙陀忠逆黨完成了取而代之,李代桃僵。
而后又果斷出手,殺害負責調查焚尸案薛勇。目的正如陳青云所猜測的,是為混淆視聽,把案件的矛頭指向工部和天樞。
同時果斷下令,將計劃提前。
他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