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改造發(fā)動機
- 重生年代:隱居深山種田流浪
- 道韻生
- 3135字
- 2025-05-27 00:00:00
楊旭之所以敢這么玩,是因為有金手指虛擬地圖,還因為騾子們對周圍已經熟悉,再加上自己的身手,起碼躲避危險是可以的。
只要慢一點,自然沒什么大事。
但不得不說,確實夠慢。
楊旭二人走了足足四個多小時,才到。
要知道,也就10公里不到而已。
平均一個小時走兩公里,這個進度太辣眼睛。
王平看著半山腰的礦點,打量了半響,點點頭道:“交給我吧。”
楊旭當然不會搶著干這種危險的活。
當下把炸藥交給他,使用方式不用教,人家闖蕩江湖那么多年了,應該懂怎么用。
王平接過后,就飛速離去。
密集蒙蒙的雨幕,遮擋了視線。
但楊旭還是能看到那個爬山的人影。
大概20分鐘,他看到王平往下爬。
楊旭知道,應該安置好了。
果然,王平回來后,點點頭。
一切盡在不言中。
楊旭制作的雷管,屬于電擊方式引爆。
也是雨天最合適的方法,如果用明火,還要做導管,太麻煩了。
王平站在一旁,默默的觀測四周。
他不知道家主在等什么。
半個多小時,都沒有動靜。
過了良久。
隨著天空一道閃電劈下,楊旭果斷的按下電控。
瞬間,砰!的一聲巨響。
混合著雷電,融為一體。
哪怕是王平這個近在咫尺的人,都絲毫分辨不出來,剛才到底是雷電,還是爆炸的聲音。
他張大嘴,不敢置信,真是,絕了。
家主是怎么計算好一切的。
完美共振啊。
雷管安置的非常講究,爆炸后,礦物并沒有亂飛,而是形成一塊坡地,大量的石英砂礦猶如泥石流一樣,撒入山下。
楊旭沒有著急,而是在周圍觀察了一圈。
用宗師級的地質技能來排查風險。
山體結構穩(wěn)定與否,是很關鍵的,萬一他們上去收礦,山卻塌了,那真是悲催了。
好在結果不錯。
毫無風險。
“你這爆炸的手藝,很不錯啊,角度剛剛好。”楊旭不吝夸贊。
王平依舊是個悶葫蘆一樣,但卻解釋道:“可能是天賦好,干過幾個月的礦山,早就信手拈來。”
楊旭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要知道爆破手可是個技術工,一般人可玩不了。
排查危險后,二人這才去收集礦石。
(石英砂礦。)
整整5000斤,也就是2.5噸而已,對山腳下的礦,完全就是毛毛雨。
“這里起碼還有60多噸,要不我再來幾趟。”王平說道。
楊旭搖搖頭。
“用不著,等雨停了,慢慢來拉就行,前期夠用了。”
事實上,就這5000斤的石英砂,也是足夠的。
起碼能煉制出上千斤的玻璃。
這是什么概念,按照一平米玻璃五斤計算,楊旭能制作出200多平米。
好家伙,怎么玩都夠了。
當然,玻璃也不一定都要用來做鏡子,還可以做瓶子,罐子,等生活用品,所以,多多益善。
但不管怎么規(guī)劃,這次炸出來的60多噸石英砂,也完全夠用了。
一個小時后,二人帶著滿滿當當的運輸隊,開始往回走。
路上的時候,楊旭運氣很好的遇到了,一只被大雨沖下來的山羊。
此刻精疲力盡,狼狽不堪。
距離不到20米,楊旭的投槍直接命中。
“不錯嘛,40多斤,今晚,吃烤全羊。”
王平看著被扎穿頭的山羊,心中又生出無限崇拜。
家主,你還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當楊旭二人回到山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多。
匆匆吃了口飯,還是之前去庫房準備的飯團。
然后,他們就開始繼續(xù)干正事了。
沒錯,那就是打造山洞的照明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植物補光,可不是單純的用電燈就行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涉及到光質,和光亮。
什么意思呢,很好理解,就是光的質量和光的亮度。
如果光沒有質量,只是單獨的用亮度來補光,雖然也能讓植物產生光合作用,但能不能開花結果,就是個很迷的問題了。
而什么是光的質量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光的波長,也就是光譜,尤其是藍綠光,和紅橙光。
這些都是植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光譜。
后世的專業(yè)補光燈,就是這類。
那么問題來了,楊旭搞來的燈泡,基本都是普通的燈,豈不是無法補光,沒有適合的光譜。
其實不然,這個事情很好解決。
楊旭只要讓這些燈泡照射出相應的光波就行了。
至于怎么做到,也并不復雜,打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在燈泡外面,包裹上一層黃色紗布,那照出的光波,就是黃色光波。
當然,不可能如此簡單的。
多少還是有點技術含量。
可對現(xiàn)在的楊旭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后面改裝一下,就能把這些燈光調成相應的光波。
哪怕效率低一點,也完全不受影響。
只要數量上去了,那還怕什么。
要知道,自己可是搜刮來了130多個燈,哪怕減去手電筒一類的物件,也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燈源。
如果不怕耗損,小小的2000平米山洞,綽綽有余。
更何況,自己還有另一種方案,那就是玻璃折射光源矩陣。
引入外界的陽光,進入山洞。
這也是一大補充。
到時候,兩相結合,完美。
楊旭再也不用擔心在山洞的種植問題了。
當下,二人就開始忙活起來。
扯電線,安裝電燈,布置方位,等等。
頗為繁瑣。
好在楊旭灌頂了大師級的電工,否則,這些活普通人可玩不轉。
忘了說發(fā)電機的事情。
這個就需要詳細說明一下了。
這次從外面搬來兩臺柴油發(fā)電機,都是2.5千瓦的。
但楊旭可沒有油料。
所以,他打算改成燃煤發(fā)電機組。
千萬別覺得有多難,對于一個世界頂級的電工而言,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材料和機器都是現(xiàn)成的,只要改動一下細微的配件和邏輯,就能實現(xiàn)。
畢竟,不管是什么發(fā)電裝置,其核心邏輯,都是把動力或者熱能,轉換成電力。
只要搞清楚這個原理,就能輕松應對。
當然,那是對楊旭而言的。
如果是對普通人來說,那就是高端科技了。
工作的同時,王平又一次感受到了家主的可怕。
一切都井然有序,就連電線都排版的非常有條理,有美感,看著就舒服,雖然是明線,但卻一點都不顯得丑,完美融合了山洞的環(huán)境和空間。
隨后的發(fā)電設備更是讓王平大開眼界。
如此復雜的機械設備,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那就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但家主卻如數家珍,猶如掌上觀文。
把它們拆的七零八落。
整整齊齊的按照大小零件,排列在空地上。
楊旭心中一動,自己走后,這個山洞駐地,肯定是要交給王平管理的,他必須要會維修這個發(fā)電裝置。
于是停下手中的工作,拿起一個筆記本,開始畫了起來。
之前他灌頂過一次繪畫技能,宗師級的水平可不是說笑的。
發(fā)電機的所有零件,都被他編號,進行了一比一還原,畫在了圖紙上。
同時,開始給王平講解起來。
每一個零件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該怎么安裝和拆卸,如果出現(xiàn)故障要怎么維修,等等。
都事無巨細的教給王平。
不得不說,擁有幾十種宗師級技能知識的楊旭,在傳授方面,具有無法想象的優(yōu)勢。
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技能知識體系的講解,都能完美的抽絲剝繭,由淺入深,細致入微。
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在這樣級別的導師教授下,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
更別說王平本身就擁有100分的學習天賦。
于是,只是短短三個小時。
他就對這臺發(fā)電設備,了然于胸。
然后,楊旭就開始進行改造,把柴油發(fā)電,改成燃煤發(fā)電。
甚至可以用木炭,木材,反正只要能提供熱能,就可以發(fā)出電。
只是效率不同罷了。
就在二人一個教一個學的時候,不遠的王靈,則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家主,心中若有所思。
拿著書,一會看,一會抬頭,欲言又止。
下午6點,新的發(fā)動機改造完畢。
再一次看去,這套設備已經大變樣,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蒸汽輪機。
還別說,其實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
通過燃燒煤炭,和木炭等燃料,加熱鍋爐水,產生的蒸汽推動輪機發(fā)電,理論功率約 1.5千瓦,但實際效率只有柴油發(fā)電機的 40%。
這種低效率的發(fā)電方式,會消耗大量的燃料,但對個人來說,卻是最好的電力來源。
因為他們不缺煤炭木炭。
(湊合看吧,找不到合適的圖片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
楊旭站起身,看向王平道:“有什么不懂的,就問,不要猶豫。”
王平點點頭,想了想道:“沒什么難度了,其實說明白了,也就那么回事,有家主的這套分解圖紙,沒問題的。”
楊旭詫異的看著他,沒想到,100分的學習天賦,居然這么恐怖。
要是這樣的話,那他可就不客氣了。
在離開山洞,前往隱居地的這段時間,就要大力培養(yǎng)。
他要把大量的技能和知識,都傳授給王平。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靠他在外面幫楊旭發(fā)展,尋找物資。
原本他還有點遺憾,時間上怕來不及。
但現(xiàn)在看來,如今王平的這學習效率,完全可以1天當100天用啊。
當然,這也少不了楊旭這么強大的宗師級傳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