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棄文學武
- 帶著超市回三國,匡扶漢室
- 風流萬戶侯
- 2255字
- 2025-06-05 20:25:09
馬謖一時間有些愣住了,這些南蠻人的孩子真是懂得孝道,而且他還這么小。
他本以為只有漢人才懂得忠孝禮儀。
但是隨即一想,他就明白過來了,大家都是人。
就如同他第一次進入士卒軍營的時候,他認為那些士卒是卑賤的,不配和他這個高貴的士族子弟在一起。
結果就是他在軍中遭受了所有人的排擠,所有人都不拿他當一回事。
即便是馬謖把自己是名門的身份拿出來,也被士卒們當做狗屁。
軍中是沒有人在意這些事情的。
一個人,無論在哪里都有團體,不管這個團體是大是小,融入不進去,就只能自討苦吃。
最終還是一個馬夫讓馬謖明白了這個道理。
大家在一個軍營中,住著同樣的軍帳,吃著同樣的食物,穿著同樣的衣服,拿著同樣的武器,做著一樣的事。
不管曾經自己是做什么的,但現在大家都是一樣的,就應該拋棄過去,試著和大家交交心。
想要在軍中生存,單打獨斗是不成的,要和大家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
于是馬謖開始試著,一點點敞開心扉,試著和這些人接觸。
他本以為這些身份低賤的士卒如同那些百姓一樣愚笨,一樣的無知,是沒有靈魂的人。
可是他實際相處下來之后,覺得這些人除了不識字之外,和他其實沒有什么區別。
他們和自己是同樣的人,會說笑話,有自己喜歡的人,是同樣的兒子、父親、丈夫、兄弟。
馬謖因為自己出色的口才和見識,很快與眾人打成一片,同時這些士卒身上學到以前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這段時間他學會了生火、學會了做飯,學會了和以前他鄙夷的底層士卒在一起說一些帶有顏色的笑話,平日里和他們兄弟相稱。
不僅如此,馬謖還重拾了昔日早就丟下的武藝,他學習射箭、學習槍法、學習刀法。
幾個月的鍛煉,馬謖的皮膚黑了,但體格比之前更加健壯了,兩條臂膀都是腱子肉,腹部有了腹肌的輪廓。
同時,他也學會了殺人。
第一次敵軍來襲的時候,馬謖很慌亂,但“這次”他沒有跑,他忘記了自己尊貴的身份。
軍中的大家也忘卻了自己的身份,相互把背后交給對方,共同經歷生死。
當具備了這些之后,馬謖才能多次率領小股部隊襲擾蠻人部落而全身而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不再是一句口號。
普通的士卒在馬謖眼里,不再是一群數字,而是自己的生死兄弟。
漸漸的,馬謖殺人越來越熟練,他知道了如何以更快、更準的方式殺掉敵人。
過去所練的武藝,不斷在戰場上完善,修正。
在這個過程中,他明白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如果沒有和基層的士卒同甘共苦過,是做不了一個好將軍的。
如果上位者只知道出謀劃策,做一些不切實際的謀劃,卻不了解士卒,不知道士卒的心情和感受,那么計謀多半會實施不成功。
馬謖過去是瞧不起武將的。
這些出身低微的老革,渾身臭毛病,不懂禮儀,不治經史,懂得什么帶兵打仗?
真正的將領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在帥帳里對著下面的人指手畫腳,按照他的指令行事。
等戰役結束,就可以迎接所有人贊賞的目光。
但實際從軍下來,馬謖發現自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這種沒有實戰經驗,卻妄圖操控士卒打仗的,多半會成為趙括那樣的人。
不,甚至還不如趙括。
趙括已經是千古笑話了,他馬謖決不能成為這樣的笑話,應該做一個真正的將軍。
馬謖還明白了另一個道理,那就是民間疾苦。
他終于知道為什么那個叫鄧健的種地將軍會主張收復蠻人百姓的心,而不是蠻人首領的心。
從前不管是在荊州還是在成都,馬謖雖然讀了很多書,隨口便是治國安民的大道理。
卻從來不知老百姓過得如此的苦,也未去見識過百姓的生活。
朝廷派他去越嶲郡上任的時候,他嫌棄越嶲郡地處偏僻,局勢混亂,因而找借口拖延時日不想去上任,導致陛下棄之不用。
為此馬謖還郁悶了好一陣子,他可是堂堂的馬氏五良之一,馬謖馬幼常啊,又是襄陽名士。
自幼學的滿腹韜略,有經天緯地之才,卻落得如棄敝履的下場。
不過現在馬謖明白了,陛下不用他是對的。
越嶲郡的百姓過得很苦,他作為朝廷命官竟然坐視不管,實在是羞恥啊。
上對不起朝廷對他的信任,下對不起越嶲郡的百姓。
過往的圣賢書,真是都讀到了狗身上去了。
所以馬謖有時候都在想,自己若是沒有出生襄陽馬氏,而是出生在平民百姓家里,那他又會是怎樣?
想來,也應該和這些百姓一樣,每日過著驚恐、絕望的日子吧。
這么一想,馬謖的心中就更加羞愧了,因為他是本可以改變這一切的人。
回過神來,馬謖摸著孩子的腦袋:“走,叔叔給你娘親帶了藥,吃了藥,你娘親的病就會好了。”
馬謖作為世家大族的優秀子弟,是看過一些醫術的。
雖然學藝不精,但是這幾個月通過實踐下來,倒也有所小成。
畢竟實踐,就是最好的老師。
進入茅草屋內,里面傳出一股難聞的臭味,讓人幾欲做嘔。
干草堆砌的草窩上,躺著一名瘦弱的婦人,半瞇著雙眼,臉上帶著長期受到病魔折磨的病態。
若是平日里,喜歡干凈的馬謖是絕對不會來這種地方的,因為他會覺得這里臟亂臭,有失自己的身份,不是一個世家公子應該來的地方。
不過他現在很耐心的開始給婦人診治,然后吩咐士卒熬藥,又親自把屋里打掃干凈,將漏風的位置給補上。
做好了這一切,馬謖才又叮囑孩子道:“等罐子里的藥煮沸了,便取下來給你娘親喝,記住要放涼了一些才行,過些日子我再來看你。”
隨后,他讓親自搬進來一些食物放在屋子里面,雖然不是很多,但也就母子兩人,平日里吃不了多少。
孩子感激的看著他,語帶期盼的問:“馬叔,娘親的病什么時候能好?”
馬謖笑著安慰道:“放心,你娘親會好的,馬叔一定治好她。”
離開這里,馬謖又繼續前往下一家,所謂攻心為上,大抵也就是如此了。
真心實意的為百姓服務,做一些實事,如此才能收獲百姓之心,讓南中百姓意識到他們也是大漢的子民。
只是,也不是所有人會接受漢軍這樣的做法。
在村落的小路上,一個裹著毛皮的漢子突然走了過來,朝著馬謖恭敬的跪下:“求將軍救救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