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宮盜竊案,皇帝震怒
- 編造神話,眾生助我成仙
- 未嘗不利
- 2054字
- 2025-06-04 22:16:48
御書房。
“謝陛下大恩,臣愿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鎮(zhèn)南候跪地磕頭,一副誓死效忠的模樣。
他如愿了。
讓自家的侯爵變成了公爵。
雖然只是最低級的縣公。
但縣公再差,那也是公爵。
足夠他在族譜新開一頁了。
至于這縣公能不能升級到郡公,或者更高的國公,那就不是他應(yīng)該煩心的事了,后代的事,就交給后代去做。
他已經(jīng)完成他的目標了。
“不用重復(fù)這些沒意義的話了,當年你就已經(jīng)向朕效忠過了。”
“升爵的事,朕會擬旨,明日在朝堂上宣布。”
“沒有其他事的話,你就回去吧。”
“是,陛下,臣告退。”
鎮(zhèn)南候離開后,祁隆帝吩咐太監(jiān)去查皇宮寶庫的事,去找找,寶庫里的那把寒幽劍,到底還在不在。
雖然祁隆帝已經(jīng)猜到了韓煜手里的寒幽劍就是他們寶庫里的那把。
但,真相如何,還需要去確定一下。
大概半時辰后,太監(jiān)匆匆回來,懷里抱著一本厚厚的賬本。
“陛下,寶庫里的那把劍,被偷了。”
“幾個月前,宮里那些手腳不干凈的奴才,盜竊了寶庫,失竊了一些財物,其中就包括那把劍。”
“失竊的第三天,宮中就派了東廠去處理。”
“東廠的奴才沒找到活的。”
“只在京外的牛角山賊寨找到他們的尸首。”
“想必是遭了山賊的手。”
“那山賊的寨子,東廠的奴才來時就已經(jīng)被不知道是誰滅掉了。”
“想必是國師做的。”
“東廠搜遍了賊寨,在寨子里面找到了宮中失竊的寶物,除了那把劍。”
太監(jiān)將賬本呈了上去,語氣有些驚慌失措。
生怕祁隆帝怪罪下來。
其實皇宮失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他們太監(jiān),大多數(shù)是外面活不下去的貧苦人,為了活下去,甘愿進宮切掉了根。
太監(jiān)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斷去下面的根后,太監(jiān)對其他方面的欲望,全部落到錢財上。
他們的手腳不干凈。
偷盜宮中之物到外界去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只是,他沒想到,那幾個太監(jiān),膽子這么大,敢對皇宮的寶庫動手,而且失竊的寶物數(shù)量還不少。
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還成功了,偷到了東西,還把東西運了出去。
這對于皇帝而言,是最不能接受的。
因為這樣就意味著皇宮的守衛(wèi)出現(xiàn)了問題。
有內(nèi)鬼,或者,有人擅離職守。
無論是內(nèi)鬼,還是擅離職守,都是重罪。
株連家族的重罪。
祁隆帝臉色平靜,但作為近身太監(jiān),他比誰都要清楚,皇帝生氣了。
“宮中失竊之事,可有匯報?”
祁隆帝抬起頭,靜靜的看著太監(jiān)。
“有,宮中看守寶庫的奴才發(fā)現(xiàn)失竊后,便上報了宮中。”
“只是不知為何,這份匯報沒有遞到陛下這里。”
“后來,看守寶庫的一個奴才,將此事告知了東廠。”
太監(jiān)的聲音越來越小。
祁隆帝的臉色徹底黑了下來。
“混賬。”
“查,給朕去查。”
“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誰的膽子這么大。”
“敢欺瞞朕。”
祁隆帝暴怒。
當即下達了命令,將此事徹查到底。
接手這任務(wù)的,是西廠。
至于東廠,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要接受錦衣衛(wèi)的調(diào)查。
因為,這東廠居然不徹查到底,就這樣草草結(jié)案。
還沒有將此事匯報給祁隆帝。
這讓祁隆帝開始懷疑東廠的忠誠度了。
同時。
祁隆帝也想知道,失竊案的背后,到底還有誰參與了。
將此事告知東廠的看守太監(jiān),則免于責罰,其余看守,一律處死。
參與盜竊案的,夷三族。
……
“是朕太仁慈了嗎?”
“總有宵小動朕的歪腦筋。”
祁隆帝目光兇狠的直視前方。
“陛下,那劍……”
近身太監(jiān)欲言又止。
“朕的寶庫,從未有過此劍。”
“懂嗎?”
祁隆帝拿起筆,將冊上的寒幽劍劃去,隨即丟給了太監(jiān),緩緩地說道。
“明白,奴才明白。”
“明白就好。”
寒幽劍雖好,但,始終只是一件不錯的玩物。
重要性上遠不如韓煜。
與其為了這么一件玩物去得罪國師。
還不如讓此物,從未出現(xiàn)過。
既然寶庫中的寒幽劍從未出現(xiàn)過,那自然就沒有所謂的所有權(quán)問題了。
……
“太上皇駕到。”
忽然,御書房外響起了太監(jiān)的吆喝聲。
太監(jiān)推開門,太上皇走了進來。
“皇帝因何事如此惱怒?”
“父皇,朕委屈啊。”
見是太上皇,祁隆帝當即換了一副委屈的模樣。
當即太上皇朝著宮里的太監(jiān)招了招手,當即宮人全部退了出去,留下父子二人。
祁隆帝見沒人了,當即便向太上皇訴苦,將失竊案的事說給了太上皇聽,太上皇聽聞也是皺起了眉頭。
“寒幽劍的事,你處理的很好。”
“我們有求于國師,不能為了一把劍與國師交惡。”
“至于宮中失竊的事。”
“朕就不摻合了。”
“你是皇帝,你決定。”
太上皇沒有摻合一手的想法。
他只想待在凌霄宮煉丹,養(yǎng)老,爭取多活幾年。
權(quán)利什么。
浮云罷了。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還不如讓他多活幾年。
“父皇,汝陽王的事……”
祁隆帝想起了汝陽王的事,不知道他父皇成沒成?
“汝陽王答應(yīng)了。”
“他愿意上交所有兵權(quán),甚至愿意上交封地,只保留爵位和一部分的財富,其余全部歸入宮中。”
太上皇看了一眼祁隆帝,語氣平靜的說道。
“啊?汝陽王答應(yīng)了?”
“他要什么?朕都給他。”
祁隆帝當即驚喜。
汝陽王愿意上交封地,對他而言,這絕對算得上是大好消息。
汝陽王封地的那幾條金礦,若是好好挖掘,可以讓大周朝十年內(nèi),甚至二十年內(nèi)無需擔憂錢財問題。
“汝陽王要造化丹。”
“他只要造化丹。”
太上皇的話,讓祁隆帝的大好心情瞬間煙消云散。
“造化丹?那不行,朕手里就只剩下一枚造化丹了,朕還想留著急用的,若是給了汝陽王,萬一太子出了什么事,朕如何是好?”
“汝陽王可以提其他條件。”
“造化丹,不能給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