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復制開始了嗎
- 門口的鞋不是我的
- 天不渡我
- 1431字
- 2025-05-09 07:15:00
顧清的房間很安靜。
安靜得過分,連她翻動衣角、手指在桌面敲擊的細節都像被放大。
“模擬第15輪開始。”
那條備忘錄就靜靜地躺在手機屏幕中央,白底黑字,像是一道來自上方程序的宣告——毫無感情、卻有絕對的權力。
顧清盯著那行字,腦中一片混亂。
她第一次產生一種被迫“上線”的感覺。
過去,她以為自己在逃、在反抗、在思考,但此刻她才意識到——從鞋第一次出現開始,她就早已進入了某個計劃的流程里,根本沒得選。
她只是遲到了的變量。
而真正的她,早在她發現異樣之前,就已經被**“復制”**了。
?
第二天,她重新整理自己這段時間的異常點,試圖從中找到一個破綻。
她打開手機相冊,滑到一張自拍照。
那是兩周前,她為了測試前置攝像頭夜間拍攝功能隨手拍的。當時她穿著灰色衛衣,頭發披散著,眼神疲憊。
可現在,她盯著那張照片,忽然覺得有些異樣。
她將照片放大,再放大,直至像素點清晰可見。
她發現了一個細節——照片中“她”的脖子上,有一顆細小的痣,而她自己沒有。
她連忙跑到鏡子前,扒開衣領,仔細看了半天——脖頸干凈無痣。
這不是P圖,也不是濾鏡。
那張照片中的“她”,不是她。
她倒吸一口涼氣,又翻出前段時間拍的視頻,仔細看其中出現的“自己”。
坐姿、語氣、語調都沒問題,可有些鏡頭中,“她”握筆的方式居然是左手——而她從小就是右撇子。
她過去完全沒注意這些差異,甚至自動忽略了。
她意識到,那不是偶然。
是“她”已經在某段時間段內被替換過,而她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
復制不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情,它已經發生了。
她只是現在才知道而已。
?
顧清開始對“當下”的一切產生懷疑。
她走進廚房,打開冰箱,每一樣東西都在。但她嘗了一口酸奶——味道偏甜,不是她一貫喝的那種無糖款。
她打開電腦,看郵件收件箱,發現上周五有一封工作文件已經被她“查收并回復”,可那一天她記得自己根本沒有上線。
她登陸支付寶,查消費記錄,發現那天凌晨,她曾在一家便利店付款——買了三樣東西:剃須刀、電池、一雙女式黑襪。
她的心猛地一沉。
——她從來不剃須,從不用電池,也從不穿黑襪。
這些不是“她”的行為。
那是誰的習慣?
她合上電腦的那一刻,腦海里只剩下一個詞:人格交替。
但更可怕的是,這并不是“人格分裂”,因為那些行為背后有條不紊,邏輯清晰,甚至連消費記錄都對得上時間軸。
她不是病了。
她是被有意識地“接管”過。
?
晚上,她做了一個測試。
她在臥室和客廳之間的過道上,放了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碗,里面漂著一片綠葉。
如果她在夜里被“取代”,那么“另一個她”一定會路過這條過道,而玻璃碗會產生動靜。
她還在沙發上放了一件自己脫下的外套,在領口夾了一根極細的頭發——肉眼難辨,但一動就會脫落。
她甚至在門內地墊下面壓了一小張寫著**“我是誰”**的紙條。
做完這一切,她吃了兩片褪黑素,把自己“交給睡眠”。
?
凌晨三點零九分。
手機錄音筆自動記錄到一段微弱聲響。
“沙……沙……”
是水輕微濺出的聲音。
接著是一段連續腳步聲,從客廳走到臥室,再走回客廳。
三點四十二分,門口傳來微弱的金屬敲擊聲,像是鑰匙碰撞。
四點整,錄音自動結束。
?
顧清醒來時,天已經亮了。
她第一個反應是沖向水碗——碗沒碎,但水面不再平靜,葉子漂到了邊角。
她去看沙發上的外套,夾的頭發不見了。
她跪在門口,掀開地墊——那張寫著“我是誰”的紙條還在,但背面多了一行新字:
“你是模擬第15輪中,尚未崩壞的版本。”
字跡是她的。
她坐在地板上,一動不動,雙手發涼。
她終于意識到,復制不是對她進行,而是她自己就是復制出來的。
她不是在被替代。
她本身,就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