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師,要不我們先回去?晚上還有接風(fēng)宴。”楊先森提醒道。
陳守信婉拒了楊主任的接風(fēng)宴。
“是這樣的,二機(jī)部七所的老錢在上海,我今晚要去找他商議些事。”他的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
楊主任臉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隨即又堆起更加熱切的表情:“要不我安排車送您過去?這邊路況復(fù)雜,您初來乍到可能不太熟悉。”
“那就多謝了。”陳守信微微頷首,目光轉(zhuǎn)向一旁神色緊張的羅陽,“你就按照火車上說的應(yīng)付就行,別太緊張。記住,遇事冷靜,慢慢來。”
羅陽用力點頭。
鋼廠科研團(tuán)隊的其他人面面相覷,顯然對這位新任總工程師的作風(fēng)有些不適應(yīng)。他們習(xí)慣了事事都要開會討論,而陳守信顯然更喜歡獨斷專行。
司機(jī)開著廠里最好的一輛上海牌轎車,在擁擠的街道上穿行。陳守信靠在后座,望著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色,思緒漸漸飄遠(yuǎn)。
信息技術(shù)中心就在前方不遠(yuǎn)處,那里有他最想見的人。不過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得先把正事辦完。
“師傅,就停這里吧。”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時,陳守信突然開口。
司機(jī)有些詫異:“陳總,再往前開鐘就到了。”
“不用了,我想散散步,你回去吧,不用等我。”陳守信說完便推開了車門。
看著轎車遠(yuǎn)去,陳守信整了整衣領(lǐng),大步朝信息技術(shù)中心走去。午后的陽光有些刺眼,照得地面泛起一層微光。
老孫的辦公室在二樓最里間,門虛掩著。陳守信輕輕推開門,就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正伏案工作。
“說吧,今天不把事情說清楚,我可就賴上你不走了。”陳守信開門見山。
老孫抬起頭,鏡片上滿是指紋,頭發(fā)也亂糟糟的。他推了推眼鏡:“正好我這兒也有幾個難題,你幫我參謀參謀...”
“打住!先吃飯,否則我這心里不安穩(wěn)。你這個老毛病什么時候能改改?”
老孫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圖紙和文件,連放杯子的地方都沒有。陳守信隨手拿起一份文件掃了眼,是最新的技術(shù)改造方案。
“走吧,帶你去個地方。”陳守信拉著還想繼續(xù)工作的老孫往外走。
街角的小面館很不起眼,但生意卻不錯。兩位德高望重的總工程師,吃的卻是再普通不過的拉面。一人一碗,還各自加了個荷包蛋。
老孫狼吞虎咽地扒拉著面條,看那架勢恨不得連碗都舔干凈。他這副樣子哪還有半點專家的樣子,倒像個餓壞了的學(xué)生。
陳守信看不下去了:“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你這樣對胃不好。”
老孫這才放慢了速度:“你不知道,我從早上到現(xiàn)在就喝了兩杯茶。這會兒是真餓了。”
“胃病最近怎么樣?”等兩人都放下筷子,陳守信才問起正事。
老孫嘆了口氣:“上個月本該回去復(fù)查的,但這邊正到關(guān)鍵時候,就沒去成。最近這兩天胃又有點不適了。”
陳守信從包里掏出一盒藥:“給你帶來了,夠吃三個月。不過我說你啊,別老想著吃藥,平時多注意點。”
“還是你懂我,這藥在上海不好買,我都快斷貨了。”老孫接過藥,眼里閃過感激。
“現(xiàn)在該你表現(xiàn)了。”陳守信瞇起眼睛,神色突然變得嚴(yán)肅。
老孫支支吾吾,眼神游移不定:“這個...”
“別告訴我你給忘了。”
“怎么可能忘!你知道是誰提醒的嗎?”
“除了你還能有誰?什么時候?qū)W會打埋伏了?”
“要不是為了幫你,我能去找林少將說這事?我還怕你到處宣揚(yáng)我的事呢。”
“想讓我閉嘴?那就拿點干貨來。”
老孫推了推眼鏡,正色道:“長江船廠檢驗科副科長,住在浙江路128弄...”
“這些事我來之前就清楚了,有沒有別的?”
老孫臉一紅:“本來想給你租下隔壁那棟洋樓的,但房主突然要出國,打算把房子賣了...”
“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給我。”陳守信伸出手。
“人家現(xiàn)在不出租了,準(zhǔn)備賣了,你要這些干什么?”老孫一臉困惑。
“既然要賣,那我就幫著代賣唄,我堂堂總工程師,這點信譽(yù)總該有吧?”
“你這是...”老孫眨巴著小眼睛,突然恍然大悟,“打算白住?”
陳守信沒有回答,只是淡淡一笑。他早就打定主意要買下這棟房子。反正他錢不缺,空間里的美元都快發(fā)霉了。
而且以后和秦曉在一起,總不能讓她一直住單位宿舍。在上海,得有個自己的家才行。這個想法在他心里扎了根,怎么都拔不掉。
“老陳,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瞧瞧?”老孫熱心地提議。
陳守信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你走得開嗎?”
“那個...還是算了,你自己也能搞定。”
“得了吧你,收起這副樣子。等我忙完了再來找你聊聊。”陳守信起身要走。
“明天中午過來一下吧,我請你吃面。”老孫在他身后喊道。
“這就叫不急?”陳守信邊走邊豎起中指。
“明天給你那套證件。”
“這還差不多。”陳守信揮揮手告別。
出了信息技術(shù)中心,陳守信沒有叫車,而是選擇坐公交前往江蘇路。他特意打發(fā)走了鋼廠的司機(jī),畢竟私事就別用公家的車了。
車廂里擠滿了下班的工人,空氣中彌漫著汗水和機(jī)油的味道。陳守信站在車廂中間,隨著顛簸的節(jié)奏搖晃。
一個多小時后,他終于來到了浙江路128弄。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愣住了。
原本應(yīng)該是上流人士居住的高檔地段,現(xiàn)在卻到處都是工廠的轟鳴聲。遠(yuǎn)處的煙囪噴吐著灰塵,吊車來回穿梭。工業(yè)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席卷這座城市。
還好112弄這里相對安靜些。或許是因為這里住著的都是些有身份的人物,暫時還沒受到太大影響。
看著眼前這棟即將出售的洋樓,陳守信心中已有了計較。紅磚外墻雖然有些陳舊,但整體保養(yǎng)得不錯。二樓的陽臺上還擺著幾盆綠植,顯然主人還沒搬走。
他站在門口深吸一口氣,抬手敲響了那扇雕花的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