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管家的供詞
- 重生之我在大清搞工業革命
- 大雪之下
- 2070字
- 2025-05-08 10:36:27
天空中的雪花依然在飄落,但大孫莊的村民們心中,已經燃起了希望的火苗。陳逸風望著忙碌的人群,不禁想起那句老話:人心齊,泰山移。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逸風和墨德醫生開始了緊張的救治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挨家挨戶地查看病人情況,給重癥患者打針吃藥,教導輕癥患者如何預防傳染。
岳衡也被安排去打掃衛生,清理垃圾。這位曾經趾高氣揚的秀才,如今只能在村民們的冷眼中默默干活。
隨著時間推移,大孫莊的疫情終于開始好轉。病人一個接一個地康復,村子里重新響起了歡聲笑語。
望海城在陳逸風的經營下,已然成了一座鐵桶般的商業堡壘。
城外的倉庫區和商人莊園鱗次櫛比,處處都能看到他的影子。那些掛著各色招牌的商號,表面上是戚掌柜、鄭東氏的產業,實則早已被他暗中掌控。整個望海商圈,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已然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
寒風凜冽的深夜,城外一處貨倉內堆滿了各色布匹。從本地的棉布、絲綢,到海外進口的天鵝絨、呢子,琳瑯滿目。這本是望海一位布商的倉庫,看起來再普通不過。
但就在這間普通倉庫最深處,木板墻后的暗門被悄然推開,隱約傳出一陣哭聲。
“大爺饒命!我招,我全都招!”岳衡的管家跪在地上,面對著幾個蒙面黑衣人瑟瑟發抖。他渾身發抖,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也不知自己是如何來到這里的。只記得在衙門大牢里喝了碗水,便昏昏沉沉睡去。再醒來時,已身處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
發現自己被綁在椅子上,管家嚇得牙齒打顫:“有、有人嗎?”顫抖的聲音在黑暗中回蕩,四周傳來若有若無的呼吸聲。
一根火柴劃亮,照出幾張被黑紗遮住的面孔。管家雙腿一軟,當場就被嚇尿了。
“大爺們,我什么都說!我這輩子沒做過壞事啊,燒香拜佛,尊老愛幼,修橋補路......”他語無倫次地求饒,眼淚鼻涕一起流。
幾個黑衣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沒想到這管家如此好對付。
“我們查過你,人品還不錯。”為首的黑衣人沉聲道,“只要老實交代,不會為難你。說說岳衡為何要攻擊工業特區?幕后究竟是哪位大神?他們藏在哪里?”
管家哪受過這等陣仗,三言兩語就全招了。
一個叫王四蓮的人浮出水面。此人正是梁儒帶來的那位管事,表面是永昌號的管事,實則身份可疑。
“那王四蓮,一個月前突然來找少爺,說是京師來的使者。”管家抹著眼淚道,“兩人密談一整天后,少爺就像變了個人。以前每天還看會兒書,那天之后就再不碰書本了。還說什么考舉人必中......”
“從那時起,他讓我們到處散布流言,說什么工業特區要搶用民田,還說洋人要在城里建教堂。現在街上傳的那些謠言,大多是少爺編的......”
管家說著說著又哭了起來:“幾位爺饒命啊,小的一輩子本分,一切都是他們把我往絕路上逼......”
審訊已無必要。將管家的供詞與其他線報對照,可以確定王四蓮就是望海城內反陳勢力的總負責人。
能內定舉人,說明此人與雅流關系匪淺。
孫忠義摘下面罩,眉頭緊鎖。此人能同時得到皇族和雅流支持?還是這兩派已達成某種默契?
“從現在起,加倍監視王四蓮。”孫忠義沉聲下令,“另外,密切關注慕四等人,若他們也聽命于王四蓮,事態就嚴重了。”
就在孫忠義部署監視任務時,王四蓮正在永昌號內宅與梁儒密談。
房間里燒著暖爐,茶香裊裊。王四蓮端起茶盞,眼神陰鷙:“老東家,京城又在催了。您那個固執的弟弟,到底能不能說服?真不知陳逸風給他灌了什么迷魂湯......”
梁儒看著王四蓮陰沉的面色,心底發寒。這位可是翁同龢府上管家推薦來的,豈是他們小商號能得罪的。
“王爺,我這就去找老三。”梁儒搓著手,“您也知道他的性子,認準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不過血濃于水,我這個當大哥的總能說動他。”
王四蓮冷笑一聲:“老東家,我很坦白。我就是來對付陳逸風的。但又不能毀了明月商行這只下金蛋的雞。說白了,就是要商行,不要陳逸風。而熟悉通商行業務的,只有梁鑣。”
“京城大人物恨陳逸風,但不討厭商行的銀子。您兄弟想要什么盡管說,若是他愿意歸順于我,帶來賺錢的門路,什么條件都好商量。”
“要牌坊?要誥命?或者給梁家子孫安排幾個縣令當當?這都是實打實的好處啊。”
梁儒眼睛發亮,一拍桌子站起身:“我這就去找那個老頑固,豁出性命跪在他腳下,看他還忍心不忍心!”說完裹上裘皮大氅就走了。
王四蓮站在二樓窗前,看著街上伙計們掃雪。
正思索間,街邊閃過一個人影,是慕四。那身形雖然裹得嚴實,但那獨特的步態卻逃不過他的眼睛。
【這老東西,讓你查陳逸風的罪證,倒鉆進茶棚去了?】王四蓮暗罵,誰不知道那茶館里養著幾個半掩門子。
慕四確實在茶館。他本看不上這種地方。但聽說這里有三個絕色女子,就按捺不住了。
茶館里煙霧繚繞,茶客們擠在一起,聽一個滿臉酒糟的老頭說書。
“我醉漢活了五十多年,見過的事多了去了。我斷定是孤魂野鬼路過,那就絕對錯不了......”老頭瞇著眼睛,神秘兮兮地說道。
慕四來了興趣,點了杯熱茶就湊上前觀望。原來這老頭是城南莊子的更夫,正說著這幾天最火的新聞——陰兵借道。
“那天三更剛打完,我聽見大路上有腳步聲。”老頭壓低聲音,“偷看時嚇死我了,一隊夜軍,個個禿頭,身著靛青色的長衫,腳踩大皮靴,殺氣沖天......”
“像洋兵?確實有點像五年前從大沽口來的洋兵。但我看得清楚,都是中國人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