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你在想什么?”端昭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像一縷輕煙,打斷了他的思緒。
秦東陽沒有轉身,繼續凝視著窗外的黑暗,聲音低沉,“在想西陲的戰事。”
“有什么好想的?”端昭走到他身邊,裙擺輕輕搖曳,語氣中帶著幾分輕松,“我已經答應你,支援部隊會在東都兵抵達之前趕到。”
秦東陽轉頭看向她,目光中帶著幾分無奈,“你太樂觀了。”眼前的女子總是這般自信滿滿,仿佛天下間沒有什么事能難倒她。
“怎么?”端昭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你不相信我?”
“不是不相信,”秦東陽搖頭,指節輕輕叩擊著窗框,“是實在太難。”
他開始細數當前的困境:東陵王的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傷兵眾多,很多人連站立都困難;糧草補給遲遲未到,士兵們只能餓著肚子等待,連一口熱湯都是奢望;而楚國士兵卻是出了名的抗寒耐凍,有“鐵狼將”之稱,這樣的天氣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優勢。
說到這里,秦東陽的聲音愈發低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士氣已經開始動搖。”
端昭聽著他的分析,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眼神也變得凝重起來。
“所以你是在擔心?”她輕聲問道,目光落在秦東陽緊握的拳頭上。
秦東陽沒有否認,“如果楚國繼續增兵,情況會更糟。”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壓抑的焦慮,“現在的局勢已經夠糟了。”
“那又如何?”端昭忽然笑了,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我們不正需要這樣的機會嗎?”
秦東陽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建功立業的機會。”端昭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語氣中帶著幾分興奮,“越是艱難,勝利的榮耀就越大。你難道不明白嗎?”
秦東陽看著她的側臉,心中五味雜陳。月光透過云層,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襯得她的表情愈發捉摸不定。
端昭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目光,忽然轉移了話題,“對了,你知道為什么皇上會派禁軍守在護國公府門口嗎?”她的語氣突然變得輕快起來。
“柳婉婉的事?”秦東陽眉頭微皺。
“沒錯,”端昭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得意,手指輕輕卷著衣袖,“聽說是在我們大婚第二天,她就跑去找皇上了。”說這話時,她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秦東陽皺眉,聲音沉了幾分,“這些事,不要多問。”
“為什么不問?”端昭冷笑一聲,轉身面對著他,“她不就是看不得我們好嗎?”說這話時,她的手指不自覺地握緊了衣袖。
秦東陽沉默片刻,“端昭,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
“我知道,”端昭靠在他肩上,聲音忽然柔和下來,“這女人命運多舛。”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情緒。
秦東陽聽到這句話,心中一震。自從成親以來,他越發發現,端昭對待女子的態度,比任何男子都要輕賤。這種認知讓他心中涌起一絲不安。
這一夜注定無眠。秦東陽的思緒在西陲戰事和身邊這個復雜的女子之間來回徘徊,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
端昭依然靠在他肩上,呼吸均勻,卻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將軍府這幾天的氛圍很是凝重。
秦老夫人立在窗前,看著陰沉沉著天空。
“老夫人,熱湯已經備好了。”丫鬟小聲提醒。
她輕輕擺手,目光依舊凝固在遠處。兒子和兒媳即將奔赴西陲戰場的消息,讓她這幾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她低聲呢喃,聲音里帶著幾分苦澀,“可這西陲...”
話未說完,便聽見外頭傳來腳步聲。秦東陽大步流星地走進來,身上還帶著練武場的汗氣。
“娘,您又在這兒站著。”他快步上前,輕輕扶住母親的手臂,“天涼,當心著涼。”
秦老夫人轉過身,仔細打量著兒子的面容。那張與丈夫極為相似的臉上,寫滿了堅毅。
“這次西行...”她欲言又止。
“放心吧娘,不會有事的。”秦東陽看出母親的擔憂,安慰道。
“是啊母親,我們可是在望龍關中立下大功的,此次西行,只會讓我們多一個立功的機會。”端昭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她一身勁裝,英姿颯爽的站在門口。
“好了好了。”秦老夫人打斷話頭,轉身吩咐管家,“把我準備的東西都拿來。”
很快,幾個大箱子被抬了進來。打開一看,盡是些傷藥、干糧和御寒的衣物。
“戰場上什么都缺。”秦老夫人聲音有些哽咽,“你們...你們一定要平安回來。”
秦東陽和端昭都沉默了,此行兇險,
次日清晨,秦東陽和端昭率軍啟程。
秦老夫人站在城門樓上,看著那支浩蕩的軍隊漸行漸遠。晨光中,秦旗獵獵作響,馬蹄聲聲震天。
“夫人,”管家輕聲道,“該回去了。”
她擺擺手,執意要看到最后一刻。直到那支軍隊完全消失在視野中,她才轉身離去。
與此同時,皇宮御書房內。
明誠帝在送走支援部隊之后,越想越不對勁。
“去,傳柳婉婉進宮。”他沉聲道,“東都人態度反復無常,望龍關一戰,恐怕另有隱情。”
劉公公匆匆去了,卻帶回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什么?她已經去了西陲?”明誠帝難以置信地站起身,“朕明明派禁軍看著她...”
“回皇上,柳小姐說軍情緊急,京中又無可托付之人,只得親自西去。據說,她是單騎疾行,五日便可抵達。”
明誠帝聞言,久久無言。他終于明白,為何東陵王會突然發來軍情密報。原來是柳婉婉已經趕到西陲,將消息告知了東陵王。
“這丫頭...”他搖頭苦笑,“朕設禁軍困她,她卻為國事孤身犯險。倒是朕多慮了。”
劉公公低著頭,瞥見明誠帝的神色,小心道:“柳小姐抗旨不遵,雖是為了西陲,也是不該,請皇上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