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搭建
- 重生1978
- 小小泥鰍
- 2282字
- 2025-06-07 00:11:55
東北的火炕就是這點好,寬敞得很,睡上五六個人都綽綽有余。
次日一早,寒風(fēng)料峭。孫青山向父親和大哥大嫂告別,帶著東西坐上小火車返回松樹寨。一路上,小柱和鐵漢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倒是讓這趟回程之路不那么單調(diào)。
回到松樹寨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戴春燕正在院子里忙活,聽到腳步聲抬頭一看,眼底閃過一抹溫柔。她想快步迎上去,卻又覺得有外人在場不太合適,只得壓抑著內(nèi)心的喜悅,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回來了?!贝鞔貉噍p聲說道,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柔情。
進(jìn)了屋,戴春燕麻利地給幾人各倒了碗水,轉(zhuǎn)頭對歐德勝道:“德勝叔,我想請嬸子幫個忙。”
歐德勝放下水碗,爽朗一笑:“兄弟妹子,這話就見外了。有事盡管說?!?
“是這樣的,”孫青山接過話頭,“買了些棉花,想做七床棉被,每床七米長兩米寬。想請嬸子來幫忙。”
“這有什么難的,包在我身上。”歐德勝一拍大腿,痛快地應(yīng)下。
閑聊幾句后,歐德勝便起身回家叫媳婦去了。孫青山又找來孫招娣和巧薇幫忙,加上戴春燕和歐德勝媳婦,四個人剛好夠用。再多炕上也坐不下了。
留下幾個女人在家縫被,孫青山帶著歐德勝三人繼續(xù)忙活暖棚的事。暖棚已經(jīng)有了個大概的框架,但還需要修建暖墻保溫。雖說這是孫青山頭一回弄這玩意,但好在腦子里有些印象,便摸索著來。
“青山,這暖墻得怎么砌?”歐德勝搬著磚頭問道。
孫青山蹲下身,用樹枝在地上畫著圖紙:“得這樣,沿著暖棚四周一圈,用磚砌成煙道。外面點火后,熱氣沿著通道在暖棚內(nèi)部游走,最后從煙筒冒出去。”
“這么說,跟咱們的火炕差不多?”小柱眼睛一亮。
“對,原理差不多?!睂O青山點點頭,“不過為了增加熱量,咱們還得在中間加兩道煙道?!?
幾個人干得熱火朝天,兩天時間,總算把暖墻建好了。原本九十平的暖棚,現(xiàn)在只剩七十來平,但對兩個人來說也夠用了。
修建完成后,孫青山在外面的土灶上生了把火,仔細(xì)檢查煙道是否漏煙。他彎著腰,順著墻根一寸一寸地查看,確認(rèn)沒有問題后,這才直起腰來。
“青山,你說這暖棚真能在冬天種菜?”歐德勝摸著還帶著余溫的煙道問道。
“當(dāng)然能?!睂O青山擦了擦額頭的汗,“不過還得在上面加些木條,然后覆蓋塑料布?!?
“這個簡單,我家里有現(xiàn)成的?!睔W德勝說著就帶著小柱鐵漢回家取木條去了。
沒多久,三人就抱著一堆整齊的木板條回來。歐德勝放下木條,解釋道:“這些是從木廠拉回來準(zhǔn)備修房子用的,你先用著。”
“行,等你修房子時我再還你?!睂O青山也不客氣。
四人搬來凳子,將木板固定在暖棚骨架上。加固完畢后又把塑料布鋪上,用繩子密密麻麻地綁好。塑料布四周用泥巴壓實,前段完全沒入泥土之中。
正忙活著,戴福德背著手走了進(jìn)來。他看著眼前忙碌的場景,眉頭微皺:“青山,暖棚建好了?”
“戴叔來了,差不多完工了?!睂O青山笑著迎上前。
“你這孩子,”戴福德嘆了口氣,“明年不是要在東山坡建新房嗎,怎么在這折騰起來了?”
孫青山解釋道:“戴叔,東山坡建房子是一回事,這邊建暖棚又是另一回事。東山坡那邊為了保持自然風(fēng)貌,山腰邊的小院,山上是不會建暖棚的。在祖宅這兒搞個暖棚真是超值?!?
“這暖棚真能在冬天種菜?”戴福德將信將疑地問。
“老戴親自進(jìn)去體驗就明白了?!?
幾人走進(jìn)暖棚,溫暖的空氣立刻包裹住了他們。土灶的火一直在燒,熱量通過暖道源源不斷地散發(fā)到暖棚里。覆蓋了塑料布后,熱量被封在小空間內(nèi),溫度很快就升了上來。
“好家伙,這溫度簡直絕了!”戴福德驚訝地說道。雖說現(xiàn)在的溫度也就十來度,還達(dá)不到種菜的要求,但比外面已經(jīng)暖和多了。
幾人在暖棚里轉(zhuǎn)了一圈才出來。戴福德點了支煙,若有所思地問:“青山啊,你說咱們屯子能不能大規(guī)模建這種暖棚?”
“大批量造暖棚?”孫青山一愣。
“剛剛我進(jìn)去體驗了一番,要是咱們屯子大規(guī)模建這種暖棚,前景一定不錯。”戴福德吐出一口煙圈,“冬天種的菜運到山下去賣,肯定受歡迎?!?
聽了這話,孫青山暗暗佩服老丈人的眼光。這么快就看出了暖棚的商機,不愧是見多識廣的人。
“戴叔說得對,不過建暖棚需要不少本錢,咱們得好好琢磨琢磨?!睂O青山認(rèn)真地說。
“這個不急,咱們慢慢來。你先把這個暖棚弄好,讓大伙兒看看效果?!贝鞲5屡牧伺膶O青山的肩膀。
孫青山聽著戴福德的話,眉頭卻不自覺地皺了起來。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暖棚上,仿佛在計算著什么。
“怎么了,青山?”戴福德察覺到他的異樣,問道。
孫青山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出自己的擔(dān)憂:“就怕這成本太高。”
“成本?”戴福德一時沒反應(yīng)過來。
“我算了算,”孫青山指著暖棚頂上厚實的棉被,“光這一個暖棚就用了三百斤棉花,再加上塑料布,建好至少要一千五百。咱們屯子里有幾個人能拿得出這么多錢?”
戴福德聞言,臉上的興奮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凝重。他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確實,這筆投入對普通農(nóng)戶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
片刻后,戴福德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青山啊,你小子腦子活,幫我想想辦法。這項目我覺得很有搞頭?!?
孫青山看著戴福德充滿希望的眼神,心中一陣掙扎。他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話可能會讓戴叔失望,但他不得不說出來。
“戴叔,”孫青山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好項目是好項目,但不一定適合咱們。”
“此話怎講?”戴福德眉頭一皺,顯然沒料到孫青山會這么說。
孫青山深吸一口氣,開始詳細(xì)解釋:“咱們在深山里,運輸是個大問題。木廠的通勤小火車,偶爾借用一下還行,長期用肯定不成。再說了,要是這項目真火了,場部那邊、縣城周邊的生產(chǎn)隊肯定都跟著干,到時候咱們拿什么跟人家競爭?”
戴福德聽完,眼睛一亮,臉上浮現(xiàn)出贊賞的神色:“你小子考慮得真周到。”
孫青山見戴福德沒有生氣,心里稍稍松了口氣。他繼續(xù)說道:“所以啊,咱們還是老老實實搞養(yǎng)殖和山貨。把這兩樣做好,大伙的日子就有奔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