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學醫
書名: 重生1978作者名: 小小泥鰍本章字數: 2026字更新時間: 2025-05-28 00:11:46
老人的兒子一聽,臉色頓時變了。他緊張地問道:“青山大夫,那該怎么辦?我爹他......”
“現在還不算太晚。”孫青山一邊寫方子一邊叮囑,“我先開三副藥,三天后必須復診。老大爺,省錢是好事,但命要緊啊。”
老人不情愿地點了點頭,兒子則連連保證:“一定一定,這次我看著我爹按時吃藥。”
送走這對父子,孫青山揉了揉太陽穴。山里人的難處,他再清楚不過。平時小病都得忍著,等到實在受不了了才來看。這樣一來,小病拖成大病的情況屢見不鮮。
一天下來,孫青山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病人絡繹不絕。直到下午,診所里才終于清靜下來。不過病人們沒走,有親戚的去串門,沒親戚的就在孫青山家里等晚上的火車。
孫青山也不計較,給大家燒水泡茶,還拿出咸菜招待。他知道,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個衛生員的責任遠不止看病那么簡單。
“青山哥!”正準備吃飯,小柱和鐵漢跑了進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
孫青山笑著問道:“吃過了嗎?”
“吃過了。”小柱搓著手,眼睛里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青山哥,咱們什么時候再去打獵啊?”
孫青山看著兩人興奮的樣子,忍不住笑了:“現在雪太厚,狗子都跑不動,等幾天吧。等雪結實了,先跟我去砍柴火。家里柴火不多了。”
兩人明顯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頭答應。送走兩個大燈泡,孫青山回到屋里,繼續教戴春燕認藥材。
戴春燕學得很快,短短幾天就記住了五十多種藥材。她專注地聽著孫青山的講解,時不時還會提出一些問題。
“青山,這個藥材是什么?”戴春燕指著一株干枯的植物問道。
孫青山拿起那株植物,仔細端詳了一下。“這是黃芩,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戴春燕認真地點點頭,將這些信息記在心里。她知道,在這個偏遠的山村里,掌握這些知識可能就意味著救命。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半個月后,雪地終于凍實了。歐德勝從外面弄來四頭老母豬,加上原有的兩頭,富農合作社總算有了規模。
這天早上,歐德勝來訪。
“青山,養豬場那邊準備好了,就等著豬仔下崽了。”歐德勝興奮地說道,眼里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孫青山點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嗯,這是好事。等開春了,咱們屯子就能熱鬧起來了。”
歐德勝笑著說:“就是現在柴火不夠用,這些豬冬天也要保暖啊。”
“放心,過兩天我就組織人去砍柴。”孫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
送走歐德勝,孫青山站在門口,看著遠處的山林。那里有取之不盡的柴火,也有數不清的野味。等雪地再結實些,就可以帶著小柱他們去打獵了。不過現在,還是要以砍柴為主。
第二天一早,孫青山就組織了一支砍柴隊。小柱、鐵漢等年輕人都躍躍欲試,就連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要參加。
“大伙兒注意安全,別走散了。”孫青山叮囑道,“咱們分成兩隊,一隊往東,一隊往西。記住,別走太遠。”
大家應聲而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雪地中。孫青山帶著自己這隊人,小心翼翼地在雪地里前進。雖然雪地已經結實,但還是要小心踩空或者滑倒。
“青山哥,你看那邊!”小柱突然指著遠處喊道。
孫青山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只野兔正在雪地里覓食。他示意大家安靜,然后慢慢靠近。
“嗖”的一聲,孫青山手中的鐵漢精準地擊中了野兔。“今晚加餐了。”他笑著說。
大家歡呼起來,這一天的辛苦總算有了回報。砍柴的同時還能打到野味,這讓大家干勁十足。
到了傍晚,兩隊人馬都滿載而歸。不僅帶回了大量的柴火,還有幾只野兔和一只狍子。
“青山,這次收獲不錯啊!”歐德勝看著堆成小山的柴火,笑得合不攏嘴。
孫青山點點頭:“是啊,夠用一陣子了。不過還是要省著點用,冬天還長著呢。”
晚上,全屯子的人都聚在一起,煮了一大鍋野味火鍋。香氣四溢,歡聲笑語不斷。
“青山哥,你太厲害了!”小柱一邊吃一邊贊嘆,“要不是你,我們哪能打到這么多野味。”
孫青山笑著搖搖頭:“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再說了,沒有你們幫忙,我一個人也砍不了這么多柴。”
戴春燕坐在一旁,看著孫青山和大家其樂融融的樣子,心里暖洋洋的。她知道,正是因為有孫青山這樣的人,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才能在艱難的歲月里堅強地生存下去。
第二天一早,孫青山就開始給大家分發柴火。他特意多給了一些給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人家。
“青山啊,你這么照顧我們,自己家里夠用嗎?”一個老大爺問道。
孫青山笑著說:“放心吧,我家里還有存貨呢。再說了,大家都是一個屯子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老大爺感動地點點頭,眼里閃著淚光。
分完柴火,孫青山又開始忙著看診。雖然天氣寒冷,但病人還是不少。
“大娘,你這是風濕又犯了吧?”孫青山看著一個滿臉痛苦的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點點頭:“是啊,這天一冷就難受。”
孫青山給她把了把脈,然后開了幾副藥。“這藥要按時吃,再給你一些外敷的藥膏,記得每天晚上涂。”
老太太感激地說:“謝謝你啊,青山。要不是你,我們這些老骨頭可怎么熬過冬天。”
孫青山笑著搖搖頭:“應該的,大娘。您老人家多保重身體。”
就這樣,孫青山的日子忙碌而充實。白天看病、教戴春燕認藥材,晚上還要研究一些新的治療方法。雖然辛苦,但他覺得很有意義。
一天晚上,戴春燕突然問道:“青山,你有沒有想過離開這里?去大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