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里,六個大籮筐整齊地擺成一排,蔣富貴正在仔細地清點著數目。
“得過一遍數。”司慧西在一旁堅持道,眼神中帶著農村人特有的謹慎,“一是一,二是二,建國還得當會計呢。”
數雞蛋的過程中,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青草香。林巧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遠。一斤八個左右,大的能到七個,小的九個。六個籮筐,每筐五十斤,這可是整整一天的產量。
“咱們養雞場現在可是村里的榜樣。”蔣建國一邊數著一邊說,“聽說隔壁村的李家也想跟著學呢。”
司慧西擺擺手:“慢慢來,慢慢來,這事急不得。”
“巧云啊,”蔣富貴突然開口,渾濁的眼睛里閃著關切的光,“這么多雞蛋,你能賣得掉嗎?”
林巧云笑著點頭:“大舅放心,我在鎮區和府城都有門路。這些年跑合作社,好歹也攢下了些人脈。”
蔣建民從懷里掏出一個皺巴巴的賬本,翻開泛黃的紙頁,一筆一畫地記錄著:“這是十天前的,367個;九天前的381個;八天前的388個......”
他的手指在紙頁上輕輕劃過,每一個數字都凝聚著全家人的心血。攢了整整兩千四百份,按五毛五一個算,差不多要一百三兩銀子。
院子里傳來馬車的吆喝聲,孟爺爺和孟婆婆已經去照看了。林巧云則和蔣家人開始算賬。
“建國哥,要票嗎?”林巧云問,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角,“要的話給你開票,不要就給現錢。”
蔣建國咧嘴露出憨厚的笑容:“隨你安排,你懂得比我多。”
“成交價一百二,剩下的用票抵,給你些糧票油票布票。這樣也方便你們家用。”
林巧云從身上各處摸出錢來,有的藏在布包里,有的在褲腰帶,還有的在襪子口和背簍帶里。這種藏錢的方式在鄉下再平常不過,連鞋墊底下藏錢都是常事。
數錢的時候,蔣建民的手在微微發抖。林巧云看在眼里,想起自己第一次掙到一百五十塊錢時的情形。那時候她也是這樣,手抖得連錢都數不清。
“這可是一筆大數目啊。”蔣富貴感嘆道,“一百三兩白花花的銀子,夠普通工人干小半年的了。”
錢數完了,蔣建民又翻開小賬本,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再出手三千顆,咱們就回本了!”
這話讓堂屋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三千個雞蛋說多不多,屋里堆滿了好幾筐貨。
“建民馬上要參加人生大考了,這下不用愁學費了。”司慧西長出一口氣,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蔣小翠在一旁插嘴:“就是,我弟這么聰明,肯定能考上大學!”
“行了,”蔣建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還沒考呢,別說這些。”
臨走時,蔣小翠還送了個蒲扇給林巧云。扇面上歪歪扭扭地繡著幾朵小花,雖然技藝不精,卻透著一股樸實的情意。
“跟村里老人學的,”蔣小翠紅著臉說,“縫得不太好看。”
“這絕對是顏值天花板了?”林巧云笑著接過,手指輕輕撫過那些歪歪扭扭的針腳。
“可不是!”司慧西大聲說,“家里現在都用她做的丑扇子,連隔壁張嬸都跟她要了一把。”
“娘!”蔣小翠又羞又惱地跺腳,臉紅得像熟透的蘋果。
裝好雞蛋,林巧云坐上馬車,向蔣家揮手告別:“過兩天我再來!”
蔣家人站在院子里,目送馬車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村口的轉彎處。
回到家,林巧云讓孟爺爺把馬車直接趕到后門。雖然已經用青草蓋住了籮筐,但在這個年代,還是小心為上。
可村里就這樣,再怎么遮掩,也躲不過鄰居們的眼睛。
林巧云從大舅家回來,手里提著一筐糧食和蔬菜。剛走到院門口,就碰見了村里的張大娘。老人家正坐在門檻上納鞋底,見到她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
“巧云啊,這是去哪兒了?”張大娘瞇著眼睛上下打量她,目光在她手中的竹筐上停留。
林巧云把筐子換了只手,笑著回答:“去大舅家借了些糧食。”
“家中儲備告急?”張大娘皺起眉頭,語氣里帶著幾分探究的意味。
“可不是嘛,青松這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得多。”林巧云嘆了口氣,又補充道,“再說家里還住著柳知青呢。”
一提到柳知青,張大娘的表情立刻變了。她原本慈祥的面容上浮現出一絲不自然,眼神閃爍著躲閃和不安。手中的針線活也不自覺地揉搓起來。
但她還是忍不住要說教:“巧云啊,你一個黃花大閨女,跟外男住一個院子,這傳出去多不像話。”說著,又壓低了聲音,“你說這柳知青,怎么就非要住你家呢?”
林巧云心里暗笑,這就是她要的效果。自從柳思遠住進來后,村里說媒的都繞著她家走,省了不少麻煩。那些原本對她虎視眈眈的媒婆,現在見了她都躲得遠遠的。
但面上她還是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眉頭微蹙:“大娘說得對,我也覺得不太合適。要不...”她故意停頓了一下,“您幫我跟柳知青說說,讓他搬出去?”
張大娘臉色驟變,連連擺手:“這個...這個...”她的手指不自覺地絞在一起,“我哪敢啊...”
“大娘要是能幫這個忙,我一定重謝。”林巧云繼續慫恿,眼睛里閃著期待的光芒。
張大娘更慌了,臉上的褶子都擠到了一起:“我...我想起來還有事,先走了!”說完,也不管手里的針線,一溜煙跑了。
看著張大娘落荒而逃的背影,林巧云忍不住笑出聲。她知道,不出半天,這消息就能傳遍整個村子。到時候,那些想打她主意的人就更不敢來了。
正想著,遠處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是住在村尾的孟爺爺和孟婆婆。
“巧云丫頭!”孟婆婆遠遠地就打招呼,“又去大舅家了?”
林巧云點點頭:“是啊,借了些糧食。”
“我看你這筐子里還有雞蛋呢。”孟爺爺眼尖地發現了藏在糧食下面的雞蛋。
“是啊,大舅家的母雞下的蛋,給我帶了些。”林巧云笑著解釋。
兩位老人自告奮勇要幫她把東西搬進屋。一邊搬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話。
“巧云啊,”孟婆婆欲言又止,“那個柳知青...”
“婆婆是擔心柳知青的事?”林巧云接過話頭。
孟婆婆點點頭:“村里都在傳,說那柳知青...”她壓低聲音,“不太好相處。”
“是啊是啊,”孟爺爺也跟著說,“要不我們幫你說說?讓他搬出去?我們是外村的,也不怕得罪人。”
林巧云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柳知青.平時都在林場,很少下來的。再說這里本來就是學子院,往日無人過問此事。”
見她這么說,兩位老人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幫她把東西都搬進屋后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