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妙的動物界(國家地理動物百科全書)
- 西班牙Sol 90出版公司
- 1595字
- 2025-05-16 17:24:19
國家地理視角


動物典范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眾多生命棲息于此,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一個奇觀王國。這片大陸不僅為眾多生命提供了居住環境,同時它也是動物們為了生存而不斷斗爭之地。
非洲雖有其自身的復雜性以及亟待處理的問題和緊急事件,但除此之外,它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棲居于此的動物不計其數:大型貓科動物,如獅子、豹和獵豹;兩種大象;兩種犀牛;兩種河馬,一種高大,另一種矮小;以及兩種長頸鹿,一種是我們常見的,另一種則是稀有的霍加狓。此外還有:三種斑馬、九種瞪羚和十二種羚羊;大猩猩、倭猩猩、黑猩猩及其他靈長類動物;三種鬣狗、三種豺和多種野犬;鴕鳥和火烈鳥;鱷魚、蟒蛇和眼鏡蛇;甚至還有鯊魚;以及電影中的動物和各種小動物。其他任何大陸的物種都無法與其媲美。非洲不僅僅是我們人類的起源地之一,而且它也通過一種特殊方式,向我們展示著文明不斷擴大之前的樣子。
但是,時間已所剩不多。
國際知名專家和科研機構一致認為,非洲野生動物命懸一線。內部戰爭對大自然造成了負面影響。非洲大部分城市和城鎮公園已被當作避難場所,有些動物保護區甚至被當作永不枯竭的野生肉類來源地。
從山林到草原,每一個自然棲息地均存在具體問題,但從整體表現上又有相同的根源:人口增長、社會貧困等因素加劇影響著所有的非洲部落。自然保護區附近的村落,人們打獵、砍伐以及開墾農地,這些古代人類的做法,如今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了重大影響。保護動物是自殖民時代以來人類一直面臨的任務。直至近幾年,這些本地城鎮仍沒有參與到保護動物這項任務中來,這一點幾乎沒有變過。目前最大的進步是,不同區域不僅沒有相互排斥,反而愈加包容。旨在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如此一來保護區附近的城鎮可以在發展旅游和保護項目的同時,促使野生動物也得到保護。我們應探索一種方式并實施它,以便非洲眾多物種如同幾十萬年前那樣共存于同一個環境中。

速度及自由
一頭山斑馬馳騁于奧卡萬戈三角洲平原上。該平原位于博茨瓦納,這里仍然是野生動物活躍地之一。

公園里的寧靜
南非的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一頭長頸鹿漫步于黃色的金合歡樹林中。2000 年,南非政府、斯威士蘭和莫桑比克之間簽訂了建立名為“和平公園”的邊界保護區協議。各國政府和組織共同管理這片區域。


拯救后代
豹具備極強的適應能力,即使失去了自然棲息地,它們仍能設法生存下來。但是人類捕獵及對其領地施加的壓力仍對它們構成了切實的威脅。
當下,對這頭母豹而言,沒有什么比防止幼崽從 18 米高的地方跌落更迫切的了。當幼豹長大了,它將自己設法爬到枝丫的最高處。


大規模遷徙
每年春季,在塞倫蓋蒂均會出現大量草食動物群的遷徙。約 150 萬頭角馬、瞪羚和斑馬沿著坦桑尼亞草原尋找新鮮牧草和水源。雨水的缺乏標志著旱季的開始,動物們遷往新棲息地的時刻來臨。獅子和鬣狗等肉食動物緊隨其后。


獵取或死亡
一頭饑餓的雌獅展露其獵取本性:靈活的軀體、強大的下顎和鋒利的爪子,外加超群的嗅覺和融入環境的能力,使得它可以尋找最恰當的時機展開攻擊。在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正上演著一場牛群和獅子之間的生死較量。這里匯聚了牛群和大量獅子,因此是戰爭的頻發地。



在沒有威脅的環境中生活
一只雄性大猩猩站立著,伸長了身體,展示著它的力量和威懾力。雖然它的模樣有些可怕,但這只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在非洲森林中,正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據估計,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已不足 700 只,與東部低地大猩猩一樣,都是瀕危物種。


社交
兩頭雄性幼象喝完水后,相互用鼻子和頭觸碰對方。這些無害的觸碰是它們常用的溝通方式。非洲各地大象數量差異顯著:西部數量較少,而南部卻有 30 萬頭。


躍向未來
這是一只羚羊躍過莫桑比克馬普托特別保護區時留下的痕跡。莫桑比克內戰期間,羚羊和其他物種曾遭受了重創。雖然此前該保護區因擁有數量眾多的大象而聞名,但戰爭結束后,大象數量僅剩 200 頭。目前,該保護區已成為國際和平公園的一部分,并致力于促進動物種群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