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鏢局體制
- 草民的江湖:中國底層百姓的生存智慧
- 趙家三郎
- 1654字
- 2025-05-16 14:29:27
鏢局的體制跟股份制幾乎相同。
大型鏢局的編制一般包括:
1.鏢局當家人
鏢局當家人是最大的股東,人脈廣、關系硬,背景殷實,黑白兩道通吃,是一提起來叫人大腸干燥的人物。沒兩把刷子還真開不了鏢局,當家人不僅要上達朝廷,又要管理內部,還要應對江湖黑道,且失了鏢你還得賠得起。譬如興隆鏢局創辦人張黑五,他是乾隆皇帝的師傅,這么硬朗的背景你動一下試試?會友鏢局的宋彥超,背后是李鴻章在支持。還有源順鏢局的王正誼,江湖上一提起王正誼,道上人聞風喪膽,絕對狠人。王正誼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但有個綽號地球人都知道,叫“大刀王五”,相傳沒有人可以在他手下走上十招,他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另外九名分別是: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佛山無影腳黃飛鴻;津門第一霍元甲;河北滄州王子平(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武術協會副主席);神腿杜心五(國父保鏢,自然門第二代宗師);天津韓慕俠(國軍第二十九軍大刀隊武術教練);飛賊燕子李三;新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許世友(師承少林);海燈法師范無病。(后文詳述)
2.總鏢頭
總鏢頭通常名震江湖的人物,走鏢之際,一起總鏢頭大名,道上的朋友甭管認識或不認識,只要聽說過這號人,必須得給三分薄面。總鏢頭很多時候是由鏢局當家人來兼任。
3.鏢師
這是走鏢過程中的主力。功夫了得,熟知水路功夫,精通拳械、馬術、善使暗器,還懂得江湖春點。作為走鏢的保護者,萬一遇到響馬土匪,對方不給面子,那就得抄家伙干了!鏢師基本上是練家式,屬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的人物。
然而,鏢師在武俠小說通常是配角,基本屬于炮灰命,來個世外高手三下五除二就把十幾個壯悍鏢師滅了。比如《笑傲江湖》中開篇就是林平之他們家的福威鏢局遭受滅門慘案。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沒點真功夫,誰敢去走鏢?話又說回來,沒兩把片刀誰敢去劫鏢?歷史上并未出現過哪個大俠手持一把拖布,只身一人打敗十多名鏢師,劫走鏢的事件,這種情節只能發生在武俠小說中。
武功作為一種搏擊技術,是把人體的技術和體能發揮到極致。任何一種搏擊技術都有其專長,都可能發揮到極致從而戰勝另一種搏擊技術。所以,有時我們會探討拳擊、跆拳道、空手道、泰拳、中國功夫等,到底誰能打過誰?每一項搏擊技術都有專長,跆拳道是腿法見長、拳擊則運用的比較廣泛、泰拳善用肘膝追求重創或KO對手……我認為真正具有殺傷力的還是中國功夫,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才這么說的。我們看到擂臺上的中國散打、傳統武術搏擊,其實是一種實戰式的表演。中國功夫真正精髓不是以武會友,也不是點到為止,實戰的真正奧義是一招制敵。一個照面即可要人性命,這種殺手锏很難再擂臺上表演,更無法轉播,會友鏢局的鏢師李堯臣就是很好的例子。
李堯臣(1876—1973年),河北冀縣人,師承太極拳。十八歲進入京都會友鏢局做鏢師,在會友鏢局工作了二十七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鏢師。曾經給京劇大師楊小樓、梅蘭芳做過武術指導,這些與他后來做過的一件壯舉來看,微乎其微。會友鏢局解散之后,李堯臣在北京天橋繼續傳習武術,“七七事變”前夕李堯臣參加了抗戰。自創無極刀法,無私的傳授給了二十九軍的敢死隊戰士們,基本上一刀一個(詳見大器晚成的敢死隊教官——韓慕俠章節)。
4.大掌柜
相當于業務評估兼財務科長,高開低走,對貨物估價相當準確。一眼就能看出來,走這趟鏢鏢局能賺多少銀子。
5.趟子手
基本上屬于干苦力的,不僅推車還得喊,得有一副好嗓子,方能喝道開路。假如有長坂坡張飛的嗓門,那妥了,保準是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
6.后勤人員
伙計、弟子、廚役,有條件的配個保健醫。
從以上人員編制來看,完全符合現代化股份制企業的構架。有股東、有分配制度(鏢師每走一鏢均有紅利)、有成本核算。由于業務量非常大,形成了鏢局內部一套很科學的分配制度。待遇不錯,收入可觀,吸引著大批的習武之人。
當然,中國自古以來跟風的極多。
鏢局興盛一時,有真本事開辦鏢局的人并不在多數,還有一部分流氓地痞,會那么三腳貓的功夫也學人家開鏢局。被同行所不齒,稱之為“流外鏢局”或“野雞鏢局”。
假設牛大壯進入的是京都有名的會友鏢局,與李堯臣同事。
那么,一名鏢師的真實收入到底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