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的故事,雖然更新速度不快,但憑借其獨一無二的題材、扎實考據的細節、層層遞進的懸念和極具代入感的氛圍營造,逐漸展現出它的吸引力。
隨著劇情的深入,胡八一、Shirley楊、王胖子三人探險隊的形成,以及一個個光怪陸離、驚悚詭異的元素出現,讀者們徹底淪陷了。
書評區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不再是單純的催更,而是出現了大量分析劇情、討論風水秘術、猜測后續發展的帖子,一種獨特的“燈絲”文化開始悄然形成。
市場的火爆和巨大的空白,持續刺激著跟風者的神經。
起點中文網出現盜墓題材的小說越來越多,各種五花八門的書名層出不窮,什么《盜墓王》、《我的摸金生涯》、《地底驚魂》、《風水詭事》等等。
一時間,起點的懸疑探險頻道仿佛變成了盜墓專題。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大多數跟風者沉重一擊。
他們只看到了《鬼吹燈》表皮的獵奇和刺激,卻忽略了其背后深厚的民俗知識積累、嚴謹的邏輯自洽和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
很多人寫出來,要么是純粹那種為嚇人而嚇人的鬼故事缺乏核心的“探秘”內核;要么是胡編亂造、漏洞百出的地底探險,毫無真實感可言。
大部分跟風作品上傳后,很快就淹沒在書庫底層,連一點水花都沒有,無聲無息的太監掉了。
但其中,也有少部分作品,在模仿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特色,勉強站穩了腳跟。
一本名為《地師筆記》的書,作者似乎懂一些江湖切口和民間方術。
將故事背景放在民國時期,側著描寫江湖八大門的奇技淫巧和市井傳奇,盜墓只是其中一條線索,反而寫出不一樣的東西,吸引了一部分對民俗感興趣的讀者。
另一本叫《考古怪談》,則打著科學考古的旗號,雖然寫的還是怪力亂神的事,但主角團隊設定的更偏向學院派,試圖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學理論來解釋詭異現象,也吸引了一些喜歡這種“偽科學”調調的讀者。
這兩本書,算是跟風潮中少數能冒點頭的作品,點擊、收藏的數據都不錯,雖然遠不能跟《鬼吹燈》相比,但至少活了下來,擁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讀者。
馮立偶爾也會掃一眼這些跟風之作,對于那兩本稍有特色的,還會多看幾眼。
他并不擔心競爭,反而覺得這是好事。
一個流派想要真正繁榮,不能只有一顆獨苗,需要更多的作品。來共同培育市場。
他只是有些遺憾,目前沒有出現真正能讓他眼前一亮,具備挑戰實力的作品。
時間悄然進入十二月中旬,又到了起點稿費發放的日子。
有了十一月份“月入四千”的爆炸性新聞打底,十二月份的稿費發放雖然依舊引人關注,但造成的轟動效應笑了許多。
作者們更多的是關心自己本月的收入變化。
馮立登錄作家后臺,查詢上月的稿費。
《極品家丁》十一月的稿費:
訂閱收入:12580元
打賞分成:3880元
全勤獎:300元
合計:16760元
稿費首次突破一萬五千元大關,直奔一萬七而去。
就這,還是沒有計算《極品家丁》的繁體出版的預付版稅。
這個字數在馮立的意料之內。
《極品家丁》的均訂還在穩步上漲,打賞功能上線后,更是增添了一大塊收入。
但對于起點大部分作者而言,這個月的稿費發放,卻伴隨著一個不小的震動。
起因是不少低層作者,尤其是那些剛剛簽約、均訂只有個位數或者十幾二十的新人作者,以及一些更新不穩定、收入微薄的作者,發現自己的稿費不足兩百元。
按照起點上個月的操作,稿費是會全額發放的。
但這次,他們在站內短信收到了一條系統消息提示或者說是規定:
月稿費發放的最低標準需要達到兩百元,稿費沒有達到兩百元的將累計的兩百元后,在下一次發稿酬日發放。
這條規則并非突然出臺,起點之前曾在作者后臺發布過公告,但由于關注者不多,很多底層作者并未留意。
直到這次真的沒收到錢,才炸開了鍋。
至于原因,是十一月份的時候有一個作者的稿費只有三十幾塊,因為匯款手續費不少,就沒有發放,事后作者沒有收到稿費,一直發消息追稿費,如此才讓起點修改了規定。
龍空論壇瞬間就有人怨聲載道:
“我稿費58塊,說不發就不發了?起點窮瘋了嗎?”
“累計到下月?那我要是下月還不到200呢?一直累計?”
“太坑了吧,雖然錢少,但那也是我的辛苦錢啊。”“
網站還要代扣稅呢,這點錢確實都不夠財務手續費的……”
“理解一下吧,聽說財務那邊處理一筆匯款就有成本,筆數太多,網站也吃不消。”
“媽的,寫書不賺錢,連稿費都拿不到手了。”
抱怨、質疑、理解、嘲諷……各種聲音充斥網絡。
如果事情發生在后世,恐怕各種相關部門就讓起點吃不起兜著走。
好在,起點也迅速在站內短信里做了解釋。
由于作者數量激增,尤其是低收入作者比例很大,每月處理大量小額匯款,銀行手續費和財務人工成本極高,甚至超過了部分稿費本身。
為了節約運營成本,提高效率,起點不得已設置了200元的最低發放門檻。
未達到標準的稿費會安全地累計在作者賬戶中,絕不會克扣,達到標準后即可提取。
這個解釋雖然平息了一部分怒火,但也讓很多底層作者感到了現實的殘酷。
一個月連兩百塊稿費都掙不到,意味著寫作幾乎無法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收入,純粹是為愛發電。
這件事,像一盆冷水,澆醒了許多懷揣著“月入四千”夢想、盲目涌入網文行業的新人。
他們終于意識到,金字塔頂端的風光無限,并不能代表底層的生存現狀。成功,只屬于極少數人。
規則的變更,無聲地加速著行業的篩選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