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伏牛山
- 魂穿劉備,從赴任安喜縣尉開始
- 夜枕青風(fēng)
- 2221字
- 2025-05-09 06:00:00
伏牛山坐落于安喜縣城以北,相距有二十余里。
去年冬天,北邊來了伙流寇,于山腰處建立起賊寨,平日以劫掠往來商客為生,與普通平民倒也秋毫無犯。
這一日,焦遠攜數(shù)箱金銀前來拜謁。
山寨大當(dāng)家見到焦遠尤為高興,問他是否帶來了新的情報消息。
一次偶然性的劫掠事件,雙方臭味相投的勾結(jié)在了一起。
約定由焦家通風(fēng)報信,告知安喜縣內(nèi)的運輸情況,大當(dāng)家便帶人提前埋伏劫掠,事成之后雙方三七分賬。
有了焦家的情報,大當(dāng)家這半年屢屢得手,讓安喜的富戶豪族叫苦不已。
即使報官,身為兵曹的焦卓也只是象征性的帶人來走個過場,然后就沒了下文。
“焦某今日來此,是想請當(dāng)家的幫忙殺一個人。”焦遠表明來意。
“嗐~你我這種關(guān)系,殺個把人,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大當(dāng)家滿不在乎的答應(yīng)下來,顯得很是仗義:“不知是哪個惹了你的不痛快,且報上名來。”
焦遠直言道出:“新來的安喜縣尉,劉備。”
大當(dāng)家表情為之一愣。
這很難辦啊!
雖然安喜只是個地方小縣,但也不是他這百來號人就能輕松攻破的,更別提沖進縣城,砍縣尉的腦袋了。
看出賊人顧慮,焦遠進而說道:“大當(dāng)家勿慮,我自有辦法叫他送上門來。”
隨即將計劃全盤托出。
大當(dāng)家聽得眼神發(fā)亮,恢復(fù)了之前神采,拍著胸脯放出豪言,只要那姓劉的敢來,必叫他有來無回,死于此地!
與賊人約定好后,焦遠回到焦家復(fù)命。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焦舉隨后去到縣尉府,說是專為告罪而來。
面見劉備,焦舉的臉上布滿歉意:“縣尉,老朽前幾日臥病在榻,全然不知犬子魯莽,于大庭廣眾之下沖撞了縣尉,今日特來請罪。”
說完,又朝堂外呵斥一聲:“在外面愣著做甚,還不滾進來賠罪!”
焦卓耷拉著腦袋,一改往日囂張,上半身赤果,背上捆著藤條,看樣子是想效仿古人負荊請罪。
進了堂來,焦卓面向劉備躬身,低頭抱拳:“卑職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請縣尉恕罪。”
見此情形,張飛咧嘴笑來:“果然收拾兒子,還得是老子才行。”
這話頗有一語雙關(guān)的意味。
劉備則是看向堂下焦卓,予以糾正:“你非是得罪了我,而是身為本縣兵曹,護民乃你本分,你卻肆意驅(qū)趕鞭笞無辜,故而才將你當(dāng)眾懲治,以正漢律……如今你既已知錯,且受了責(zé)罰,此事我便不會放在心上,且起身吧。”
焦卓抬頭看了看父親,后者微微頷首,他這才直起身來,拱手應(yīng)向劉備:“謹(jǐn)遵縣尉教誨!”
焦舉老臉掛笑,從旁不吝稱贊:“縣尉仁德,實乃本縣之福!”
劉備雖不懼報復(fù),但能得豪族支持,自然更好。
多個朋友,好過多個敵人。
兩人閑談一陣。
眼見時機已至,焦舉將話題引向另一邊:“伏牛山聚了伙賊寇,平日里劫掠殺人無惡不作,百姓苦賊人久矣,煩請縣尉為民除害!”
“哦?竟有此事!”
劉備挑了挑眉頭,百姓受賊人迫害,應(yīng)該會來報官才是,為何時至今日也從未聽人提起。
瞧出劉備疑慮,焦舉拱了拱手:“縣尉慧眼如炬,一切都瞞不過你。”
隨后詳細道來。
百姓赤貧,身無家資,故而賊人專挑富戶劫掠。
前兩日,焦家運輸財物從郡城折返,途徑伏牛山遭遇賊人襲擊,損失慘重。
焦舉對此表示,縣尉若能破獲賊人追回財物,自己愿拿一半出來賑濟流民。
“此話當(dāng)真?”
根據(jù)焦舉所報出的損失,這可不是一筆小的數(shù)目。
焦舉鄭重其事:“縣尉若是不信,老朽愿立字據(jù)!”
語氣篤篤,臉上看不出半點虛假之色。
劉備暫且信他一回。
“區(qū)區(qū)山野蟊賊!”
此時,侍立在旁的張飛吼了一嗓子:“大哥,給我些許兵馬,我立馬平了這伙賊人。”
劉備對老三自然是信得過的。
不料焦舉從旁建言:“張壯士雖是縣尉結(jié)義兄弟,卻沒有職位在身,統(tǒng)兵于禮不合,恐難以服眾……依老朽愚見,還是縣尉親自帶兵為好,同時也能更好的樹立威望。”
此話不無道理。
劉備暗自點頭。
關(guān)、張二人平日里和自己吃睡在一起,但身份卻是白丁。如今正好借此機會刷波經(jīng)驗,給兩兄弟攢些功勞,好在縣內(nèi)謀個職位。
見劉備答應(yīng)下來,焦卓急切上前,抱拳請求:“縣尉初來,不曉山野地形,這伙賊寇屬實難纏,卑職曾領(lǐng)兵討伐數(shù)次,皆是無功而返,此次請讓卑職擔(dān)任向?qū)В郧髮⒐H罪!”
如果不是親眼見過焦卓的囂張氣焰,劉備恐怕都以為眼前之人是個滿腔熱血的正義之士。
不過焦卓此番態(tài)度誠懇,且又是他自家財產(chǎn),想來會盡心竭力,若能將其引入正途,也不失為一件善舉。
劉備略作思量,遂同意了這個請求。
送走焦家父子,劉備去縣衙與田平說及此事。
田平輕捻下頜,緩緩道來:“伏牛山的賊寇我亦有所耳聞,他們只在道途劫掠,未曾侵?jǐn)_縣鄉(xiāng),以往都是兵曹焦卓領(lǐng)兵前去征討,回回?zé)o功,如今縣尉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樹立起威望,一舉收回兵權(quán)。”
“縣令所言甚是。”
劉備點了點頭。
田平的縣令職權(quán)被架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兵權(quán)不在手上,無法震懾豪族。
有了兵權(quán),腰桿就能挺得更直。
翌日,劉備率領(lǐng)本縣兩百士卒出發(fā)。
望見身騎白馬的劉備,百姓們紛紛涌將過來,眼神里流露出愛戴的目光。
“縣尉,我長大以后要給你牽馬!”
一名小男孩騎坐在父親肩頭,篤聲說著。
劉備循聲望去,笑著詢問:“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鄧狗兒。”
小男孩挺起干瘦的胸膛,使聲音盡可能的大聲。
“哈哈哈……”
在場百姓皆是大笑不已。
小男孩頓覺丟臉,當(dāng)他羞愧的低下頭時,忽然聽得那人溫醇的聲音:“給我牽馬算不得本事,今后好好勤習(xí)武藝,到時候我們在戰(zhàn)場抵背殺敵,互喚一聲袍澤,你說可好?”
小男孩猛地抬頭,正好對上那誠然的目光,激動地滿臉通紅,重重點頭,大聲應(yīng)下:“好!”
與此同時,人群后方一道瘦小的身影拼了命似的往前擠,奈何身子孱弱力氣又小,始終沒能得到劉備的注意。
當(dāng)她終于擠出人群,隊伍已然走遠,只能依稀望見那白馬上的背影。
小姑娘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神情里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