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長請你自重
書名: 仙子且慢,我只想斬妖除魔作者名: 見月思遷本章字數: 4617字更新時間: 2025-05-13 17:00:00
農歷三月初五,宜祭拜、做灶、祈福;忌學藝、穿割六畜。
陸遲自鎮魔司出來,發現天上又飄起了雨絲,才驚覺已是清明,街邊已經開設路祭,風中夾雜著燒紙氣。
“聽聞陸道長博學多才,不知清明節時可有何說法?”端陽郡主撐著青傘,望著長街沒話找話。
陸遲抖了抖衣袍上的泥點子,撐傘朝著暗巷走去:
“民間清明祭祀,規矩自是沒有官家多,但也有一些風俗;比如忌吃熱食,常言道“清明不冷食,水雹下滿地”嘛;還有些地方忌買鞋,因鞋通邪……”
清明燒紙源于道教,后又經過各方發揚,逐漸流傳成今日模樣。
道家輪回牽扯甚廣,說法各異,真要論起來,三天三夜都論不完,且每個朝代、地區風俗也各有差異。
陸遲就大概講了兩句民間習俗:“不過修者無拘,魏姑娘不必在意。”
端陽郡主聽的津津有味:“修者百無禁忌,以至于許多規矩都逐漸廢棄,倒是失了幾分煙火氣。”
陸遲隨意道:“有些規矩繁雜瑣碎,棄之也好,但坊間多普通百姓,不管是風俗還是規矩,皆是為了寄托精神。”
“寄托精神……”
端陽郡主自幼修仙,心性豁達,下意識重復念叨:“普通人壽命有限,然則一生又多波瀾,鮮有圓滿者,確實需要心理慰藉,否則皆是苦楚。”
陸遲點了點頭,沒繼續搭茬。
跟世家子弟談論民生多艱,總覺得缺了點滋味。
因為下雨的緣故,街上行人紛雜,有撐傘閑游者、有用衣袖遮擋雨絲奔行者、也有沿街燒紙者,就連暗巷花街也多了幾分肅穆。
紅塵眾生相,莫過如是。
兩人轉入暗巷,端陽郡主好奇道:“花魁死于清明,按照民間風俗說法,有沒有什么特殊意義?”
“或許有。”
陸遲也不敢打包票,他雖是民間道士,也經常超度妖魔,但大都是物理超度,再不濟就是念《度人經》,專業知識有限。
兩人隨口閑談,很快便來到醉香樓前,發財急忙跳到廊下,搖頭晃腦抖掉身上雨絲。
端陽郡主這才注意到發財,國色天香的小臉露出幾分笑意:
“嗬,這小老虎當真靈秀可愛,剛才都沒注意,讓我瞧瞧……”
說著,就將青傘遞給青樓小廝,彎腰將發財抱到懷里。
“踏踏~”
發財體型可愛,十分引人注目,可偏偏陸遲那張臉著實優越,掩蓋了發財光芒。
眼見漂亮姐姐終于發現自己,發財趴在郡主懷里,還眨了眨眼睛,惹的端陽郡主眉開眼笑。
“……”
陸遲神色無奈,邁步走進醉香樓。
……
因為花魁命案緣故,醉香樓里幾乎沒什么生意,偶爾有兩個老客,也是來打探消息的,眼見鎮魔司來人,紛紛都退至一旁。
“陸道長,明月死的凄慘,請您做做法事超度了她,好讓那孩子安心輪回……”
花娘哭哭啼啼,不知是哭搖錢樹倒了,還是在哭青樓生意寂寥。
端陽郡主出身皇族,不喜這種做派,微微皺眉:
“鎮魔司辦案,閑雜人等回避。先帶我們去花魁房間,跟她親近的人統統過來回話,其他人老實待著,不得隨意離開醉香樓。”
到底是郡主,甫一開口,便帶著股強勢氣息,就連發財都支起耳朵,老老實實趴在胸前。
花娘嗚咽聲戛然而止,當即看出郡主出身不凡,急忙道:
“請跟我來。”
花魁閨房布置依舊,里頭站著兩名丫鬟,正在悄悄抹淚。
“這兩個是明月貼身丫鬟,是整座樓里關系最親密的,大人有啥疑惑,皆可問她們兩個。”花娘趕忙說道。
端陽郡主翻找著房間物件兒,邊朝著兩名丫鬟詢問:“昨夜花魁為何出城?”
綠裙丫鬟臉色慘白,顫聲道:“娘子近日身體不適,無需開樓陪客,休息的比較早。昨夜剛剛戌時,就打發走我們……”
端陽郡主拉開妝臺,聞了聞胭脂,又隨意丟在一旁:
“這么說,你們兩個毫不知情?”
“我們確實不知,請大人們明查……”
兩名丫鬟年紀不大,瞧著只有十三四歲模樣,此時稍一詢問,兩人便抖若篩糠,跟鵪鶉似的哆嗦。
陸遲見端陽郡主只檢查明面上的東西,便起身將床板打開,露出下面暗格:
“過來看看這些。”
端陽郡主自幼錦衣玉食,就算想藏些私密物件兒,也有一百口柜子候著,哪知道床下也有暗格,訝異道:
“道長真是門兒清嘛。”
陸遲搖搖頭:“房間能藏東西的地方不多,無非床、箱、地板,捉妖時常有接觸。”
甭說床下暗格,陸遲還碰到過將床下墻壁掏個窟窿,就是為了跟隔壁鄰居偷情的,結果誤遭妖魔,白白被淫。
暗格里東西不多,除了金銀細軟外,還放著一枚黃梨木盒。
端陽郡主將木盒打開,蛾眉微挑,表情變得古怪起來:“除了李郎跟柳郎這兩位,花魁還有沒有其他的入幕之賓?”
陸遲湊過去看了兩眼。
盒子里擺放著一把白玉如意,長約半尺,通體水潤漂亮,尾部綁著根毛茸茸的物件兒,像是狐尾。
青樓妓子多用工具助興,這倒不算稀罕玩意兒。
兩個丫鬟齊搖頭:“沒了……”
“就算真有,你們也未必知道。”端陽郡主用手帕裹著玉如意把玩兩下,老神在在的點評道:“質地尚可,可惜款式老舊……”
“……”
陸遲眼角一抽,嘿…這還老舊?那京城得有多少花哨物件?
不過眼下顯然不是琢磨這個的時候,陸遲詢問道:
“你們好好想想,花魁除了陪客人外,還有沒有其他不尋常之地,比如她的某些習慣、癖好等等,你們貼身伺候她,可別說什么都不知道。”
比如花魁偷偷接客,兩名貼身丫鬟就未必不知。
只是這事跟本案關聯不大,陸遲懶得點破壞人生計。
綠裙丫鬟思索半晌,搖頭道:
“姑娘日常沒什么癖好,除了陪客便是飲酒狂歌,偶爾會罵幾句客人,其他的…哦對,她每月中旬,都會去慧光寺上香,不過樓里姑娘去慧光寺的也不少呀……”
花娘搭話道:“我也去燒過兩回,世道亂糟糟的,總歸是有個心理安慰不是,這應該不是啥毛病吧?”
“……”
陸遲瞇起眼睛。
這慧光寺好像有些耳熟啊。
“她在慧光寺都做了什么?”
小丫鬟搖頭道:“就燒香拜佛、吃些素齋,偶爾天色不好,也會在佛廟留宿一晚。”
端陽郡主將玉如意連同手帕一同丟下:“案子比想象中復雜些,看來咱們得去慧光寺瞧瞧。”
………
紫陽山,慧光寺。
陸遲望著巍峨廟宇,紅墻黃瓦,匾額高懸,兩旁古樹參天,簇擁出幽靜古道,隱約傳來木魚梵音。
這地兒著實比浮云觀繁華不少,山腰處停著幾輛豪華馬車,顯然不是平頭百姓所有,出入的大都是富豪鄉紳。
端陽郡主抱著發財,笑吟吟道:
“羨慕了?若能查清楚馬賊案,除報酬之外,我從私庫撥筆銀兩,保證將浮云觀建的比這還恢弘,到時你只管開壇接客就成。”
陸遲眉頭一挑,說好聽叫立功受賞,說白了就是郡主的軟飯……關鍵是郡主軟飯能亂吃?
保不齊就讓他改行做面首,過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無趣生活,到時三妻四妾五姨娘可咋整?
陸遲趕忙道:“這事回頭再說,咱先進寺瞧瞧,我寺里有人。”
端陽郡主調侃道:“你一道士,跟和尚還有來往?向道之心不堅啊。不過你長成這樣,佛寺也不敢收你,不然得比醉香樓還熱鬧……”
長相俊美、體態清貴、氣質超然、關鍵啥都能嘮兩句,但凡改行做面首,這資質高低是大乾頭牌。
陸遲自知相貌俊美,真要毅然下海,保不齊比現在都滋潤,但畢竟是修者,基本節操還是有的,正色道:
“棋昭姑娘此話差矣,佛教雖然起源西域,但其實沒少借鑒道家、儒家文化,真要論算起來,道佛之間沒有往來,只有指教……”
“這話倒是不假……”
兩人隨口閑談間,便進入慧光寺內。
慧光寺香火鼎盛,院內禪香濃郁,縱是清明細雨也擋不住香客。
端陽郡主桃花眸掠過一縷金光,輕聲道:“氣勢雖大,佛氣卻不多,甚至有幾分渾濁,這佛寺沒有真本事。”
陸遲猜到這是道法“望氣術”,問道:“有鬼氣嗎?”
“這倒沒有。”端陽郡主搖頭:“不過若是對方實力深厚,能遮擋天機,那我肯定也看不出來,不過我看這佛寺沒這實力。”
思索間,寺內小沙彌已行至近前,朝著兩人行禮:
“兩位施主,上香請隨我來。”
陸遲背負雙手,笑著道:“元清大師在嗎?我前幾日受他點撥,如今醍醐灌頂,特來當面拜謝。”
小沙彌面露喜色:“原是監寺師叔的友人,兩位請去大殿稍后,我這便請監寺師叔過來。”
陸遲微笑頷首,轉身跟端陽郡主相視一眼,朝著佛殿走去。
這佛寺瞧著沒啥本事,但名氣可不小,且來往香客大都是鄉紳富商,可見頗得民心,有些勢力根基。
若是直說前來查案,就怕人家不想趟渾水,找借口避而不見,派兩個小沙彌就打發了,鎮魔司總不好直接查封寺廟。
先把人誆出來再說。
兩人剛行至佛殿不久,便聽到里面傳來對話聲音:
“受我點撥?長什么樣?”
“嗯…挺俊的。”
“怎么是他……”
………
厚重佛簾挑開,元清從里面走出,相較上次見面,他今天打扮的格外隆重。
腦門锃亮,紅色袈裟光芒燦燦,手中拿著一串棗紅佛珠,一副德高望重的高僧模樣,見到陸遲便露出笑意:
“我正道是誰,不曾想卻是道長,道長怎么來了?”
陸遲微微挑眉,意味深長道:“當日大師好意點撥陸某,陸某辜負大師好意,以至當晚便遭了因果,這才恍然大悟,特地來添幾枚香火錢。”
說著,陸遲掏出幾個銅板,丟進功德箱里:“禮輕情意重,想必佛祖不會嫌棄……老話講,道佛本一家,大家還要常來常往才是。”
元清看著陸遲丟銅板到功德箱,眉頭微不可查的皺起,但幾乎瞬間便恢復如常:
“我佛慈悲,道長有心即可。”
陸遲微微頷首:“說來巧合,我們還真有一事想請大師解惑。”
元清看了眼端陽郡主打扮,稍作思索后,將兩人請至內堂,才道:“道長盡管開口,貧僧會盡力而為。”
陸遲抖落開明月畫像:“大師可曾見過此女?”
“……”
元清笑容凝固,仔細端詳畫像許久,才斟酌開口:
“唔…慧光寺香客眾多,若貧僧沒有記錯,這位女施主每月都會來寺中上香,這有何問題?”
陸遲問道:“那院內可有僧人或者香客,與這位女施主有來往?據我所知,她偶爾會留宿寺廟。”
元清面色一變,似乎受了奇恥大辱,厲聲斥道:
“道長請自重,我們是正經佛寺,傳自西域佛國,乃無上大乘佛法……”
“啪——”
元清話未說完,內堂忽然傳來一聲脆響,硬生生打斷了對話。
陸遲摸了摸被拍碎的桌案,眼看屋內安靜下來,微笑道:
“桌子質量一般,大師回頭換換…畫上女施主名叫明月,是醉香樓當紅花魁,昨夜忽然橫死,我們調查過她的行蹤,發現她每月必來慧光寺上香。”
“慧光寺號稱佛法高深、意在普渡眾生,不如先普渡一下花魁娘子,好好想想她都在寺廟都做過什么。”
“……”
空氣似乎停滯一瞬。
元清眼神微變,繼而變得痛惜:“阿彌陀佛,原是如此,兩位稍等,容貧僧去問問其他僧人。”
片刻后。
元清帶著一名小沙彌進來:“這是慧遠,那位女施主便是由他接待。”
小沙彌急忙道:“這位女施主月月都來,且出手大方,來十回有四回都要留宿,頭次我夜半出恭,發現…發現她似乎跟慧空師兄來往甚密……”
“當時我問過慧空師兄,他說這位女施主是他俗家表妹,我便沒有多想。”
“……”
端陽郡主瞇起眼睛:“慧空呢?”
元清接過話茬:“慧空自昨日便不見人影,至今未歸。”
“既然僧人失蹤,為何不報官?”
“慧空出家前是本地人,回鄉探親是常有的事,我們并未多想。”
“僧人探親不用告知監寺?”
“慧空塵緣未了,時常做出離經叛道之事,如此也不奇怪。”
“既然塵緣未了,為何不讓他還俗?”
“既已出家為僧,是否還俗,還當尊重他的想法。”
“既如此,他家住何方?”
“慧空不曾細說,入了空門,前塵往事皆跟佛寺無關。”
“……”
端陽郡主炮語連珠,幾乎沒給對方思索時間,高聳胸脯似乎都隨著氣勢攀升,頗有種女判官架勢。
不過元清卻都妥善回復。
查鬼案跟普通案子到底不同,有時候單純用審訊技巧,作用不大。
陸遲站在一旁,始終觀察著元清神色,微笑道:
“多謝大師解惑,我們也是查案心切,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大師見諒。”
元清豎起佛掌,慈眉善目道:“若能幫忙查清女施主被害原因,也是功德一件。待明日貧僧會誦經祈福,超度女施主,也算盡些綿薄之力。”
窗外雨聲漸疾,打得窗欞忽閃作響。
涼風帶著禪香吹入后堂,那掛畫上的佛像似金剛怒目,襯得元清愈發慈眉善目。
陸遲淡聲道:“大師心懷純善,陸某佩服,不過外面雨勢漸大,現在下山多有不便,可能留宿一晚?”
元清面露遺憾:“實不相瞞,今日乃是清明,慧光寺自未時便要誦經祝禱,不便留客。”
“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