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內。
“大人,鎮江水軍大營的人已經到了!“
“太好了!”
“可是,他們送來了一封信,讓您約束手下,將江寧城交給叛軍接管……”
“什么?”
徐英元簡直不敢相信。
此刻,他看著這封信,信居然是用惠王的口吻寫的,下面還有惠王的畫押和印綬。
……
看到這一幕,徐英元呆坐在椅子上。
“徐知州,出了何事?“
“公公請看!”
魏公公從徐知州手上接過信件,一看之下,頓時大驚失色。
“這,這絕對是賊人偽造的!”
“公公,我在京中之時,也和惠王府打過交道,這印綬,花押都對!”
“徐大人,惠王已經死于亂軍之手,定是賊人仿冒了惠王的語氣,寫的這封信!“
“公公,我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將此事奏明皇上!”
“徐大人,丟了江寧,您這位知州的向上人頭還保得住嗎?”
……
徐英元看著魏公公,突然他意識到,自己恐怕被這個閹豎給騙了,此時一只腳已經踏上了對方的賊船。
“不行,我得趕緊將此事報知寧王殿下……”
……
城外!
陳青峰找來了鄭威。
隨后讓柴無忌親筆寫了一封信,交給了對方。
“鄭大人,江寧十幾萬百姓的性命,就全在這封信上了,若是朝廷派來大軍,那江寧城中必定血流成河,到時候,戶部的案子,也就無從調查了!”
“小人明白這其中的關系,請陳大人放心!”
鄭威自從落難之后,受盡了白眼,可是此時,他在惠王這里,卻受到了重用。
陳青峰,讓惠王將江寧叛亂的事情寫成一紙奏折,稟明此事,當然,作亂的織工,要換種說法,不然,這江寧城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而眼下,除了這封送到朝廷的奏折,陳青峰還有一件大事要辦,那就是如何安撫江寧的叛軍。
……
鄭威得了將令,便騎上寶馬,一路前往京城送信。
而此時,江遼等人的性命,也全都在這封信上。
此刻,大帳中還剩下熊十三,還有王大虎。
“熊壯士,王將軍,這一次,能否安撫城中的奴工,就看你們的了!”
“大人,在下明白,就請大人,聽我等的好消息吧!”
陳青峰打發走了這些人,然后,就只剩江遼了。
“江指揮使,你水軍大寨還有多少糧草?”
“大人,這一次,鄙人所帶糧草不多,只夠十日,如今兵力多了一倍,只怕,也只夠五日的開銷了……”
“若是城內的叛軍歸順呢?”
“這……只怕,存量不足兩日,若是糊弄些,多撐幾日也是可以的!”
江遼到底是指揮使,雖然說打仗的水平不咋樣,可基本的素質還是有的,起碼能算出軍糧到底還能撐多久。
不過,陳青峰此時,卻皺緊了眉頭。
黃蓮教說到底,也就是個不靠譜的宗教,如果沒有吃的,靠著裝神弄鬼,只怕也撐不了幾天。
……
京城,此時,朝廷的奏報還在路上。
可馮家,此時卻已經收到了江寧的消息。
“君蘭,今日早朝,皇上責令兵部,擬派去江寧平叛的人選,可是,昨日從江寧傳來消息,黃蓮教居然死灰復燃?”
“阿爺,不止如此,聽說黃蓮教還打了惠王的旗幟,說要進城除奸,信上還說,鎮江水軍大營三千人,已經盡數被叛軍打敗!”
“這么說,這次的叛亂,還真不是一幫烏合之眾?”
眼下的時局真是越來越亂了,朝廷的賦稅一年比一年艱難,北方還在用兵,而眼下,江寧的錢袋子又出了叛亂。而且叛軍還把江南兩路,唯一有點能力的鎮江水軍打敗了。
“君蘭,江南的局勢,關系國本,此事不容多慮……”
“阿爺,君蘭只是奇怪,為何江南的叛軍,會打著惠王的旗幟作亂?”
“那些亂民自然是不想跟朝廷作對,打著朝廷的旗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可為何是惠王,他的封地在嶺南,江南富庶,官家斷然不可能將皇子封在江南,可是寧王和魯王,都可以,為何偏偏是惠王?”
馮君蘭想不透,雖然她也覺得,打著皇子的名義叛亂,只是那些亂民自我安慰的行為,但是惠王在江南毫無名氣,這一點,就讓人很在意了。
……
正說話間,太師府卻接到了宮里的來信。
于是,馮太師只能匆忙的跟著大內的公公,一起進宮。
……
皇宮內!
你們都看看吧,這是江南知州徐英元,給朝廷發來的奏折,這是織造院呈上來的,還有一份,是京兆府剛剛送來的……
馮太師坐在椅子上,從曹公公的手里接過了奏折。
草草一看,頓時驚訝的抬起頭來。
很快,他就把奏折又給了其他人。
“都議一議吧,早上朕問你們兵部的人選,你們一個個不吭聲,現在,江南匪亂,居然呈上來三個說法,三個人各執一詞?”
“皇上,老臣不解,這惠王的折子?”
“朕看過了,確實是他的字跡,他是朕的兒子,朕還能不知道嗎?”
“如果,真是惠王所述,那老陳相信惠王的折子,看來江南之事,惠王已經有了安排!”
“太師,或許是惠王遭人脅迫?”
“哼,荒唐,這個徐英元,居然說,叛亂的首領是惠王,照他的意思,朕的兒子也通匪……”
“皇上,江南乃是錢糧之地,若是不盡早派兵去救,只怕會動搖國本,而且,惠王的奏折,多半也是被人脅迫而寫……”
柴大官人看著眾人,雖然大家都沒說,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他有九個兒子,惠王是最不起眼的那個,而且,之前還因為孔廟的事情,得罪過朝中的清流,他可以沒有惠王,但是大周不能沒有江南的賦稅。
不過,馮太師卻閉著眼,裝作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剛才,馮君蘭提醒過他,此事透著詭異,而且徐知州和魏公公雖然對叛亂的緣由表述不一,可全都提到了惠王領兵,這件事,實在是太奇怪了。
讓皇上派兵,殺了自己的親兒子,此事若是摻和了,日后豈會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