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郭嘉建議殺劉辯
- 三國:師從童淵師弟趙云
- 三目傳說
- 2353字
- 2025-06-06 06:36:00
冀州州牧府,書房外,王越親自率領數十名影密衛戒備著,防止任何人來偷聽。
而在書房內,白玉堂和四位軍師則正坐在書房里商議大事。
“幾位軍師,沒想到董卓也挺聰明的,竟然假傳圣旨傳我獨自入京。”
“本州料定這里面一定有陰謀,怕是董卓以有殺我之心!”
田豐等人看過圣旨,聽了白玉堂的話后也都點了點頭。
“主公,董卓此舉確實很高明,如果主公要是奉旨入京便如羊入虎口,隨時可能有生命之危。”
“如果主公不奉旨入京,或者率領大軍入京,那董卓便可以稱主公不尊圣旨。”
“如此一來,董卓即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我們,也可以號令天下諸侯一起討伐主公。”
沮授一邊說著一邊緊皺眉頭。
“是啊,所以本州想聽聽幾位軍師有何良策!”
聞言田豐等人互相看了看后。
“主公,嘉倒是有一條妙計,就看主公有沒有這個膽子。”
郭嘉一臉的神秘。
“奉孝快說!”
郭嘉看了看田豐等人后,便起身去拿來筆墨,然后在紙上寫下了“殺劉辯!”三個字。
看到這三字,白玉堂和田豐,沮授,戲志才全都面色一變。
怪不得郭嘉會詢問白玉堂的膽量呢,做此事確實需要極高的膽量,因為這可是弒君。
雖說劉辯并非是靈帝指定的繼承人,但他卻是大將軍何軍跟滿朝文武,以及太后何靈一起推舉繼位的新君。
因此對于如今的天下人來說,劉辯就是新帝,敢殺他就是弒君謀逆,一旦被天下人得知就會成為天下公敵。
“奉孝,難道真要走到這一步么?”
白玉堂緊皺眉頭,他倒不是不敢殺人,他之前讓士兵屠城,殺了幾十萬烏桓人。
死在他手里的黃巾賊,烏桓騎兵也不在少數,還會怕殺人么。
只是這殺皇帝可不是小事,別說他了,換成如今天下的任何人怕是都未必有這個膽子,嗯,董卓或許有。
“主公,董卓雖是矯詔,假傳圣旨。”
“但圣旨以下主公就需要做出選擇,這去與不去都不合適,可以說主公已經陷入兩難之地!”
“而一旦要是新帝被人殺了,尤其是被董卓給殺了。”
“那樣一來,主公便可化被動為主動,直接領兵進京討伐董卓!”
郭嘉的計劃當然是不錯,也確實可以讓白玉堂化被動為主動。
只是這殺皇帝畢竟不是小事,因此田豐,沮授,戲志才三人都開始沉默下來,靜待白玉堂的選擇。
“好,郭嘉,此事就交給你和王越去安排。”
“不過要安排的周密一些,切不可讓本州引火燒身!”
郭嘉點了點頭后,這件事也就算定下來了。
散會后,便見郭嘉帶著王越離開州牧府,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王統領,主公交代了一件大事,怕是需要你親自去辦。”
說著郭嘉便將寫著殺劉辯的字條,塞到了王越手里。
王越看過后一樣很是吃驚,他曾經是靈帝的劍師,自然是認識劉辯,甚至可以說跟劉辯的關系還不錯。
如今讓他去殺劉辯,他還真有些于心不忍,最重要的是,如今劉辯可是大漢天子。
讓他去殺皇帝,哪怕是以王越的膽量,也不由的有些害怕。
“王統領,如今京師形式復雜,主公接了圣旨后陷入兩難之境。”
“如今只有殺了劉辯,主公才有借口出兵討伐董卓!”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讓太多人知道,也不可讓其他人去做,只有王統領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王越聞言依然沉默著。
而郭嘉選王越也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第一王越武功高強,第二王越當過帝師對皇宮很是熟悉。
第三王越作為白玉堂的影密衛大統領,自然對白玉堂很忠心是值得信賴之人,可以托付這樣的大事。
要是派其他人去,先不說有沒有這個膽子,就是事后可能走露風聲就是個麻煩事。
“好,監軍放心,我這就動身。”
“只是到底應該如何殺,還望軍師不吝賜教!”
郭嘉見王越同意了,便笑著在他耳邊耳語一番。
這刺殺劉辯可不是讓王越提著寶劍,闖進皇宮殺人,那樣就等同于告訴天下人是白玉堂要殺劉辯。
當然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暗殺,因為劉辯的死要死的有價值。
王越得到了郭嘉的指點后,當晚便孤身騎快馬趕奔京城。
這次出門他誰都沒帶,誰都沒說,連他的大弟子史阿都不知道。
畢竟殺皇帝可是大事,自然不能讓太多人知道。
王越騎快馬日夜奔襲,不過兩日便到了京師。
“哎,希望老夫不要成為歷史罪人!”
王越看著面前的皇宮,在心里感嘆著。
隨后他便找到了城內的影密衛的分部,在這里有一名影密衛百戶和一百余名影密衛成員。
“大統領,您親自前來是不是有什么重要任務?”
王越任命的百戶見他親自來了,吃驚的過來詢問。
“王百戶,不要多問,從今日起你要辦兩件事!”
“第一,想辦法花重金收買皇宮里的太監和宮女,讓他們介紹伺候陛下進食的太監和宮女給你。”
“第二,派人在城內散布流言,內容就是董卓對新帝很不滿,有謀害陛下的心思。”
這名王百戶雖然不明白王越的意思,但既然是大統領的吩咐,自然是立刻去吩咐手下照辦。
散布流言的事情很好辦,第二日不過半天的時間,整個京城都流傳著。
董卓對劉辯很不滿要謀害新帝的流言,收買宮中的宮女太監嘛,也不難。
因為影密衛已經在京城里成立三四年,這點事還是能辦成的。
“主公,不好了,今日外面到處都在流傳著,主公有謀害新帝的心思。”
李儒在聽到外面的流言后,快步來見董卓。
“什么?是什么人在造老夫的謠?老夫何時要謀害新帝!”
董卓對此當然很吃驚也很憤怒。
“主公,此事必有人在幕后主導,此人很可能是白玉堂!”
“他接到圣旨后,也知道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因此便想創造流言,給自己一個出兵勤王的借口。”
李儒畢竟是一流謀士,雖然沒有完全猜對,但也猜的八九不離十。
“軍師,那我可如何是好?如果白玉堂真率兵進京勤王,以我們的實力未必是他的對手。”
對白玉堂很忌憚的董卓,此時也有些擔心。
“主公勿慌,我們只需將陛下征召白玉堂一人入京的圣旨公布出去,讓天下人皆知。”
“他想出兵勤王的念頭也就無法實現。”
董卓聽了這話高興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很快李儒便派人,將劉辯征召白玉堂一人入京的圣旨,貼滿全城,甚至還去其他各州府張貼。
雖說李儒此舉并非完全料到白玉堂的目的,但也算很聰明。
他又不是白玉堂肚子里的蛔蟲,更想不到郭嘉竟然有建議白玉堂派人暗殺劉辯的膽子。
能在短時間內猜出白玉堂的一半目的,又能做出有效應對,已經足見他的能力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