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決定遷都的董卓
- 三國:師從童淵師弟趙云
- 三目傳說
- 2055字
- 2025-06-08 06:56:00
呂布戰敗后,聯軍士氣大漲,各方諸侯親眼見識了白玉堂的武藝后。
也都對他更加忌憚,而在虎牢關內,董卓也正跟李儒談論后路。
“軍師,奉先戰敗,我軍士氣大減,兵無戰心,老夫該如何是好?”
李儒聽了董卓的詢問后嘆了口氣。
“主公,看來是該遷都了。”
“主公可能有所不知,當年漢高祖建西漢,京都在長安,傳一十二帝。”
“而如今的東漢則由光武帝所建,也傳一十二帝。”
“這天道合會,風水輪流,丞相遷都返回長安乃是天命所歸!”
“更何況長安乃丞相經營多年之地,地廣人豐,可據險而守,遠避群雄鋒芒。”
“丞相只要將滿朝文武帶走,日后在從其余漢室宗親中選出一位新帝扶持,即可在長安攜天子而令群雄!”
聽了李儒的話,董卓頓時一掃呂布戰敗后的陰晦。
“好,就按軍師所言,今晚便起兵返回洛陽,召集滿朝文武一起遷都!”
李儒見董卓采納了自己的建議也很是高興。
“對了李儒,你說這扶持新帝應該選何人?”
沒錯遷都容易,將文武百官都帶走也不難,但立新帝可就難了。
劉協如今不在他手里,劉辯又被人毒殺了。
他如果遷都長安,不能及時立一個新帝繼位,哪怕是有滿朝文武在手中,那這丞相也就當的名不正言不順了。
“主公,人選有很多,但真正合適的人不多。”
“我看,可選幽州牧劉虞,或其子劉和!”
董卓聽了這父子倆的名字后點了點頭。
“主公,劉虞乃光武帝劉秀與皇后郭圣通所生的長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后人。”
“當年劉強是東漢第一位太子,只可惜母親被廢了皇后之位,他也辭去了太子之位。”
“如果當年郭皇后沒有被廢,那劉強將順理成章稱為東漢第二任皇帝。”
“既然劉虞父子是他的后代,自然有資格繼承皇位。”
“而且劉虞跟白玉堂素有嫌隙,如果讓他當皇帝也可以幫我們對付白玉堂。”
“那劉虞在幽州擔任州牧的數年間,名望也不錯,立他們父子為帝,且以為最合適!”
董卓聽了李儒的介紹和分析后,再次點了點頭。
“那好,立刻派人去幽州,將劉虞父子秘密帶往長安,不得有失!”
董卓決定后,當晚先率兵返回洛陽,將滿朝文武全都拘押起來押往長安。
走前還放火燒了皇宮,挖了附近的皇陵,掠奪了洛陽城內世家豪強和百姓的許多財物。
“報,盟主,細作報告,董卓以率兵押送文武大臣一起撤往洛陽!”
白玉堂聽了斥候的報告倒是不吃驚,因為他早就知道了董卓會這么做。
至于其他各路之后雖然很吃驚,但也在心里盤算著自己的小算盤。
雖說他們是應白玉堂的檄文,前來討伐董卓的,但他們的真正目的可不是這個。
而是為了撈名望,錢財,甚至借機擴充自己的地盤。
如今靈帝,少帝都身亡了,朝廷沒有更合適的新帝繼位。
這天下也已經算是無主之物,自然各路諸侯都有心奪得天下當一當皇帝。
如今董卓敗逃長安,這討伐董卓的目的也算達到了,董卓畢竟還有十幾萬人馬呢。
要是繼續追擊的話,把董卓逼急了跟他們死拼,就會消耗很多兵力。
各路諸侯誰又愿意損失自己的兵力呢,因此都沒了追擊之心。
唯有曹操不同,只見他猛然間站起身來到白玉堂面前單膝跪地。
“盟主,值此大好時機,我們應該立刻舉兵追擊董卓,則董卓必敗!”
白玉堂看了看沉默的各路諸侯便明白,他們都沒追擊的心思。
因此他站起身走過去,拍了拍曹操的肩膀。
“孟德果然忠義,諸公可有愿出兵相助的?”
各路諸侯聞言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曹操見狀也是大失所望。
“哎,既然你們都不愿意出兵,那本盟主出兵相助孟德!”
“子龍,漢升,典韋,許褚。”
“本州命你們率領五萬鐵騎,隨孟德一起追擊!”
趙云等人自然是站出來領命,而曹操聞聽白玉堂愿意出動五萬騎兵支援他也很是感動。
“盟主放心,有我的士兵加上盟主的五萬騎兵,董卓老兒的腦袋也就留不了多久了。”
就這樣趙云等諸將隨同曹操一起出兵去追擊董卓,而白玉堂留在大營里卻在心里冷笑。
他知道董卓必然在路上設下了埋伏,以防追兵。
因此曹操此番出動必然被伏擊,而他出動五萬騎兵可不是去殺董卓的,而是去掠奪董卓輜重的。
據他所知董卓離開洛陽后,帶走了不少東西,這些東西他當然不能都便宜了董卓。
至于曹操嘛,死不死跟他何干,死了正好日后少個對手。
“諸公也都別閑著,我看你們也可率兵前往洛陽,看看洛陽內還有沒有董卓留下的殘兵,如果有格殺勿論!”
各路諸侯聞言互相看了看,全都一起起身領命。
他們豈不知白玉堂這是讓他們去洛陽發財,根本不是讓他們去殺什么董卓殘兵的。
正好他們也都有意進兵洛陽,看看昔日的京都如今變成什么樣了,自然不會拒絕。
隨著各路諸侯出發后,白玉堂便回到營帳里見郭嘉和戲志才。
“兩位軍師,如今討董行動已然結束。”
“本州獨戰呂布,子龍溫酒斬華雄,也可成為佳談。”
“如今本州更是出兵五萬去奪董卓的物資,你們看,我們還有何事需要在此處理?”
郭嘉和戲志才聞言互相看了看后。
“主公,董卓撤到長安后,必然選立新帝登基。”
“志才認為,主公返回冀州后,應立刻擁立二皇子劉協為帝,以示正統!”
對此白玉堂點了點頭,他知道董卓確實會這么做,但擁立劉協為帝的事情嘛,他倒是還沒想好呢。
畢竟這樣一來,就相當于給自己找了個爺,盡管他不需要聽劉協的話。
但名義上他卻成了劉協的臣子,日后想當皇帝只能讓劉協禪位給他。
先當孫子在當皇帝,他怎么感覺都不爽,這也是他當初沒有直接率兵入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