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群臣彈劾
- 大明穩爺
- 落地畫筆
- 2162字
- 2025-06-09 16:28:55
第二日早朝和往日一樣,大臣有條不紊地向皇帝匯報工作。
讓人意外的是前些日子傳聞患了背疽的徐達上朝。
胡惟庸站在朝臣中間,對旁邊一位御史使了個眼色。
這位御史站出來:“臣有事啟奏陛下。”
“允。”朱元璋開口。
御史沉聲道:“臣彈劾曹國公李文忠,曹國公北伐期間有欺君之罪。”
朱元璋愣住,看向李文忠:“你作何解釋?”
李文忠道:“臣不知。”
“曹國公,我問你,陳正是否在你軍中任職?”
“是。”李文忠臉色鐵青。
“你承認就好,陳正原為你軍中樵汲主事,深受皇恩,圣上不以其卑賤,封其朝廷命官,然陳正恃才傲物,竟假死抗旨,臣請陛下嚴懲陳正,另追究曹國公替其隱瞞之責。”
“皇上容稟,陳正于北伐有功,當日若不是他獻水,朝廷大軍將無功折返,也無日后之勝果,臣認為可功過相抵,請陛下圣裁。”徐達開口道。
朱元璋早知道此事,并無追究陳正的意思,但御史當朝提出來,他當然要做做樣子,如今徐達的話給了臺階,正準備點頭答應時,又一道聲音傳來。
“啟奏陛下,魏國公所言臣不敢茍同。功是功,過是過,試問在場諸公誰對朝廷沒有功勞?若人人仗著自己有功,就無所畏懼,行違法犯紀之事,陛下難道都要行功過相抵?”
朱元璋心里一沉,他已經意識到今天的朝會有些不對勁。
這些人好像都是沖著陳正來的。
他心里不由暗想,這陳正莫非又闖了什么禍,讓這些人非要置他于死地。
就在朱元璋打算和稀泥,把這件事敷衍過去時,接下來的眾人的反應卻給他當頭一棒。
“陛下,臣彈劾陳正,此人仗著煉鹽之法,煉制精鹽,與李景隆私下販賣,導致朝廷官鹽無人問津,僅京城一地,朝廷便損失數十萬兩銀,長久下去,必會使朝廷鹽業崩塌國庫空閑,臣懇請皇上明察,將其二人治罪。”
群臣中,李景隆臉色蒼白,他一言不發,沒有出聲,而是看向朱元璋下方位置的朱標。
朱標沉聲道:“此事孤也有所耳聞,精鹽事后乃是燕王支持,皇上已經命燕王將販鹽所得上交國庫。
而且,兒臣認為,陳正所制精鹽比朝廷官鹽更好,兒臣認為應將精鹽之法收入朝廷,取代朝廷現有的煉鹽法。”
朱元璋笑道:“太子這個主意好,命陳正將煉鹽法上交朝廷,他之前的事,就……既往不咎。”
“皇上,臣還有事彈劾陳正。”
有一位官員高呼出列。
“你們還有完沒完,咱已經說了,既往不咎,咱口含天憲,難道你們要讓咱唾面自干?”朱元璋大怒道。
“皇上息怒!”這位官員先對著朱元璋躬身行禮,接著道:“臣彈劾的并非之前的事。”
朱元璋不耐煩道:“彈劾他什么,趕緊說!”
“臣彈劾陳正大逆不道,于太子府前妄言雄英太子早夭。”
奉天殿內,群臣一片嘩然。
誰都知道朱雄英乃是大明第三代繼承人,是朱元璋的逆鱗,沒想到陳正竟如此大膽包天。
朱元璋臉色頓時一沉,看向朱標:“可有此事?”
朱標道:“確有此事,兒臣已經將其關押應天府大牢,令其反省思過。”
胡惟庸出列道:“雄英殿下乃是大明第三代儲君,陳正詛咒雄英殿下早夭,實則是詛咒大明,此等大逆不道行徑,僅僅是令其反省思過,臣以為處罰太輕。”
朱元璋問道:“依胡卿所言,該當何罪?”
“斬立決!”
胡惟庸厲聲道。
“陳正詛咒小殿下,這行徑與巫蠱同源,不殺陳正不足以平民憤!”
“陛下,陳正妄言小殿下生死安危,實屬大逆不道,請陛下將其嚴懲,以正國法!”劉伯溫赫然開口。
朱元璋心里大驚,沒想到劉伯溫居然贊成胡惟庸。
“啟稟陛下,小殿下安危事關大明未來,陳正咒言小殿下,可見陳正是目無君主之人,請陛下嚴懲陳正以警世人。”又一位御史站出來說道。
“請陛下嚴懲陳正!”
“請陛下嚴懲陳正!”
下一刻,下面又有數十位朝臣站出來。
李景隆見狀咽了咽口水,想起陳正獄中所言,不由膽戰心驚。
陳正曾說,自己發現了文官集團的陰謀,必然會遭到文官集團報復,沒想到才隔一天,就應驗了。
這說明,陳正的推測極有可能是真的,要不然文官們不會像瘋狗一樣撕咬。
雄英太子真的會早夭,太子妃也會難纏而死……
李景隆心里驚恐萬分,他想將此事說出來,但又害怕遭到文官集團報復。
不是他不講義氣,而是這件事牽扯太大,弄不好就要滅九族。
朱元璋微微瞇起雙眼,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一幕,此刻他心里既憤怒又冷靜。
他清楚,這些大臣是在逼宮。
逼他殺掉陳正。
陳正到底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竟然能讓他們如此齊心要將其置于死地。
僅僅只是詛咒朱雄英,朱元璋完全不相信。
他深知這些大臣們的尿性,他們對朝廷沒這么忠心,他們更在乎自身利益。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面無表情地看著下面烏泱泱跪倒的一片大臣。
“臣……有事啟奏。”
就在這時,下方李景隆仿佛下定什么決心。
朱元璋陰沉著臉:“說。”
“陛下,臣以為諸公所言乃是斷章取義。”
李景隆猶豫片刻后,臉色決然,一副豁出去的姿態:“陳正是說過小殿下早夭,但他后面還說了,小殿下身患重疾,需要及時醫治,陳正也不止一次提醒太子召御醫為小殿下醫治。
臣以為,陳正本心并不是詛咒小殿下,而是提醒太子,小殿下身體有恙,及時治療,此舉正是彰顯陳正對小殿下的關愛之心,請陛下明察!”
李景隆說完便倒地磕頭。
朱元璋聞言心里猛然一驚,他知道陳正醫術了得,不僅治好了徐達的背疽,還治好了皇后的肺疾。
他急忙看向朱標,問道:“李景隆所言是否屬實?”
朱標道:“回父皇,屬實。”
“陛下!”胡惟庸道:“就算小殿下身體有恙,陳正也不能咒其早夭,還請陛下三思。”
“夠了!都給咱住口!”朱元璋拍著御案說道:“將陳正移交詔獄,眼下最重要的之事,乃是雄英身體是否有疾,而不是在這里聽爾等喊打喊殺,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