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南極探險簡史——生命掌握在機遇手中

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此刻我坐在棕櫚樹樹蔭里,一邊品嘗著誘人的蔬果,一邊構(gòu)思著文稿。四周郁郁蔥蔥,宜人的環(huán)境讓我難以想象四個月前我和同伴們還在南極冰雪中馳騁穿行。

如果四五年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我暗示應(yīng)寫作南極探險史,我準會以為他神經(jīng)錯亂無藥可醫(yī)了!但現(xiàn)在情況不同了,因為我是世界首次征服南極點的五人之一,所以寫作南極探險史的任務(wù)自然而然落到了我的頭上。

人類對南極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甚至早在人類對地球的形狀有明確的認識之前。雖然那時的探險者沒幾個如現(xiàn)代人認識深刻,但論及其初衷,稱他們的南行之舉為探險應(yīng)不為過。那時的探險者動機各不相同,不過說穿了都是希望有所得。貪婪的統(tǒng)治者希望擴張領(lǐng)土范圍;癡迷的淘金者奢望發(fā)筆橫財;狂熱的傳教士癡迷于尋找并感化迷途的羔羊。簡言之,當時的探險活動帶有濃重的政治、商業(yè)和宗教色彩,但沒人單純?yōu)榱丝茖W調(diào)查研究。

在南極探險史上探險者可大致分兩類。第一類是對南極特征無任何明確概念的盲目的航海者們,我們將一概而過;第二類為真正意義上的南極探險者,他們具備相當?shù)牡乩碇R和探險精神,漂洋過海只為實現(xiàn)挑戰(zhàn)自我的夢想。

開篇之前,我們要對最初頂著風霜暴雪勇敢前行的水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是他們的探險活動促使現(xiàn)代人對南極的了解和認識逐漸全面深刻而系統(tǒng)化。如今的探險者掌握著全球任意角落的地理資訊,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各種現(xiàn)代化通訊設(shè)備,卻已經(jīng)很難體會當時科學極不發(fā)達的情況下,這些水手是在何等非凡的勇氣鼓舞下啟航的,這倒也罷,可即便今天,我也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好奇地發(fā)問,諸如這些探險活動有什么實際用途或探險對人類有什么好處之類。每當這時,我就在心里想:實用主義的人們啊,腦袋里就想著吃飽不餓,再沒別的!

言歸正傳,人類探險史上第一個閃亮的名字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最先倡導開展地質(zhì)研究,被世人稱為“航海之父”。他的努力促成了一四七零年首次環(huán)繞赤道航行的實現(xiàn)。

緊接著,巴塞洛繆·迪亞茲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一四八七年,他從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到達艾茍阿海灣,跨越了南緯40度。

一四九七年,娃斯卡·達伽馬和繼他之后的卡布拉、維斯普希都為擴展人類的航海知識作出了奠基性貢獻,而德·剛奈維勒則給探險活動增加了不少浪漫情調(diào)。

一九一五年,最偉大的先行者——葡萄牙人費迪南德·麥哲倫受命于西班牙政府,乘坐“維多利亞號”首次跨越了南緯52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環(huán)球旅行,證實了地球是圓的真理,并發(fā)現(xiàn)了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海峽,即今天的“麥哲倫海峽”。他之后,南極區(qū)域的概念逐步明朗化,人們開始作出各種猜測,但地貌到底如何,是海洋還是陸地還需后人考證。

到了一五七八年,大名鼎鼎的英國海員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環(huán)繞合恩角一周,證明火地島是群島而不是先前人們認為的南極大陸的一部分。

一五九九年,荷蘭人德克·蓋瑞茨遠赴印度劫掠。盛傳他途經(jīng)麥哲倫海峽后,受颶風影響偏離了航線,置身在南緯64度積雪覆蓋的高地,他到達的據(jù)推斷就是今南設(shè)得蘭群島。

十七世紀,塔斯曼海被發(fā)現(xiàn)。該世紀末,英國探險家們報告抵達南大西洋海域的高緯地帶。

一六九九年,英國天文學者羅恩和哈雷為獲取更多的地磁引力信息前往南端考察,在52度遇到冰層返回。

一七三八年,法國人布維首次跟蹤調(diào)查浮冰,帶回南極冰山群的大量信息。

一七五六年,西班牙商船“利昂號”在合恩角東面南緯55度發(fā)現(xiàn)陸地,很可能這片積雪封頂?shù)母叩鼐褪俏覀兘裉焖f的南喬治亞地。一七一二年,法國人馬里恩·杜福萊森發(fā)現(xiàn)馬里恩科洛贊群島。同年,另一個法國人約瑟夫·德·克祖蘭崔馬科登陸克祖蘭地。

按我的分類,以上探險者均屬第一類。當時雖然仍無人抵達南極洲大陸,但人們已經(jīng)開始蠢蠢欲動,急欲解開困擾著他們的眾多謎團,其中包括神秘莫測的南極圈。

是神勇無敵能力超凡的詹姆斯·庫克船長展開了一系列真正意義上的南極洲探險活動。一七七二年七月十三日,他受命于英國海軍,率領(lǐng)“堅定號”和“冒險號”從普利茅斯港出發(fā),在馬德拉群島稍作停留后,十月三十號到達開普敦,緊接著又向南行300英尺后到達今布維島的南端。一七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南極探險編年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庫克首次環(huán)繞南極圈航行成功,此后不久,庫克等在途中遭遇大塊浮冰被迫返回,這次航行證實剛剛發(fā)現(xiàn)的克祖蘭地和馬里恩科洛贊群島并非要找的南半球板塊。庫克在隨后多次探險中不斷刷新最南緯度環(huán)球航行的紀錄。一七七四年一月三十日,他到達南緯71度10分,聲稱如果確實存在南極洲,它并非和南半球大陸相連,并進一步指出現(xiàn)有的陸地或群島與神秘的南極洲板塊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

庫克的航?;顒泳哂兄匾纳虡I(yè)意義。他報告說南喬治亞地周圍有大量海豹出沒,此舉引來眾多英美捕獵者,而捕獵活動反過來又大大促進了地理發(fā)現(xiàn)的進程。

一八一九年,英國人威廉·史密斯發(fā)現(xiàn)南設(shè)得蘭群島,在其南端后又發(fā)現(xiàn)帕默群島。

一八一九年七月十五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派遣船長撒迪厄斯凡·別林斯高晉率領(lǐng)兩船人馬從克勞斯坦德出發(fā)。南極圈內(nèi)第一塊陸地(佩德羅一世島和亞歷山大一世地)的發(fā)現(xiàn)歸功于此次航行。

下一顆南極探險之星是英國海員詹姆斯·威德爾。他于一八一九年和一八二二年兩度乘重達160噸的捕海豹船“利思家的簡號”奔赴南極,第二次又增添了一條獨桅縱帆船“情郎餞行號”。一八二三年,威德爾打破庫克創(chuàng)造的紀錄,到達南緯74度15分的海域。此海隨后以他的名字命名。

英國船主公司恩德白兄弟在南極探險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該公司從一七八五年起就一直在南部海域捕獲海豹,不僅對商業(yè)利潤感興趣,對航??瓶家脖硎境鰳O大的關(guān)注。一八三零年,該公司雇用約翰·畢斯科駕駛雙桅船“圖拉號”和獨桅縱帆“活躍號”前往南極洋捕獵,結(jié)果在南緯66度25分東經(jīng)49度18分處發(fā)現(xiàn)了今天的恩德白地,第二年又發(fā)現(xiàn)了格雷厄姆地并繪制了位于其西海岸的阿德萊德島、畢斯科島和皮特島的航海圖。

恩德白兄弟公司雇用的另一位船長坎普匯報到達了南緯66度大約東經(jīng)60度左右的地方。

一八三九年,第三位雇用船長約翰·鮑蘭尼乘縱帆船“伊萊扎·斯科特號”發(fā)現(xiàn)鮑蘭尼群島。

一八三七年九月,著名航海家法國海軍上將朱爾斯·賽巴斯廷·杜芒德爾維勒率領(lǐng)“星盤號”和“吉利號”離開法國土倫港,打算沿威德爾的航線爭取更靠近南極點。一八三八年初,朱爾斯一行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路易斯·菲利普地和約翰·維勒島。兩年后,朱爾斯為探測南極點地磁引力情況再度啟航,在南緯66度30分東經(jīng)138度21分發(fā)現(xiàn)新大陸。該陸地除了一些小島地表裸露,完全被冰雪覆蓋,得名“安德烈地”,而其西面的冰障得名“克可歐萊瑞冰障”,朱爾斯等推測這道冰障封閉了一段海岸線。

一八三八年八月,美國國會派遣海軍上尉查爾斯·威爾克斯帶領(lǐng)十二名科考隊員乘坐六艘船只出航。第二年二月,船隊到達南美洲火地島的奧林奇港后分組展開科考。也許是因為繪圖不夠精確,后來的探險者們依圖找到了多個版本的威爾克斯地。

下一個登場的是被公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的最勇敢能干的極地探險家海軍上將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爵士。

羅斯自己掌舵“陰陽界號”,弗朗西斯·克羅吉爾指揮“恐怖者號”。重達370噸的“陰陽界號”專為投擲炸彈制造,堅固異常;而“恐怖者號”重340噸,曾用于北極探險,這次特意加固。在裝配船只時,采取了各種防范措施以防壞血病的發(fā)生。

一八三九年九月,羅斯他們由英格蘭啟航,途中多次??吭诖笪餮笕簫u,后于第二年的五月到達圣誕節(jié)港口和克祖蘭地,做了兩個月的地磁引力試驗觀察后,向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進發(fā)。

當時的塔斯馬尼亞州州長約翰·弗蘭克林爵士本人就是一名響當當?shù)臉O地探險者,因此他盡其所能地幫助羅斯。在塔斯馬尼亞,羅斯得知威爾克斯和杜芒德爾維勒科考的地點正是這次英國海軍部派他去考察的區(qū)域,所以他改變計劃,決定由東向西沿第170號子午線向地磁南極進發(fā)。試想如果當初羅斯沒能及時得到情報而去了別人已考察過的區(qū)域,很有可能劃時代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這樣的詞和他的名字掛上鉤還要晚上很多年吧!

一八四零年十一月十二日,約翰·弗蘭克林爵士登上“陰陽界號”,陪伴羅斯出了霍巴特港,奔向如今果樹繁茂的暴風雪海灣。生活就是這么難以預(yù)料!約翰·弗蘭克林爵士做夢也沒想過“陰陽界號”的甲板會成為自己的祭臺,可命運無常,他死在高北緯風雪交加的一天。

在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稍作停留后,羅斯繼續(xù)南行并于一八四一年元日進入南極圈,緊接著遭遇大片浮冰。他和浮冰展開激烈的搏斗,利用航道測深錘終于在四天后走出險境,到達南緯69度15分東經(jīng)176度15分的南極公海。為紀念他的英勇行為,這片海以他的名字命名。

現(xiàn)代人很少有能欣賞這種英雄行徑的:他們堅固無比的船只在我們看來不過是普通浴盆,這幫傻蛋乘坐浴盆就敢深入前人認為必死無疑的浮冰區(qū)?眼高手低的我們簡直不能理解!而他們才是英雄,最高意義上的英雄!

一月十二號早晨,羅斯等人登陸并占領(lǐng)了一個小群島,卻因沿岸冰凍層無法登陸南維多利亞地。這片高地崎嶇陡峭連綿起伏,或冰雪封頂或地表裸露,高7000英尺到10000英尺不等。要去位于遠在500英里開外內(nèi)陸的地磁南極,只有翻過這片高地。

一月二十八號,發(fā)現(xiàn)陰陽界山和恐怖者山。陰陽界山是一座活火山,濃煙烈焰直沖云霄??梢韵胂笠粭l火龍盤旋在冰雪的世界,紅與白的交織構(gòu)成一幅多么壯觀的畫卷。后來斯科特船長把陰陽界山所在的島嶼命名為“羅斯島”。緊接著,羅斯島東向的一堵冰障又擋住了去路。羅斯形容穿越眼前的冰墻就如同只身穿越多佛港的懸崖峭壁,他們只能繞道,沿冰障向東行進了250英里。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這道冰障東端至西經(jīng)167度南緯78度4分,障頂異常平整,得名“羅斯冰障”。因沒有找到任何出口,船隊向西返回,再試有沒有可能到達磁極的機會,但終因氣候變暖不宜久留,于一八四一年四月回到霍巴特港。

羅斯的第二次航海經(jīng)歷更是驚心動魄,險情時有發(fā)生,但探險發(fā)現(xiàn)不多。一八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羅斯遇到一冰障,沿其向東航行發(fā)現(xiàn)它呈東北走向。六十年后斯科特船長在這片區(qū)域發(fā)現(xiàn)了愛德華七世地。

一八四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羅斯三度出山也是他最后一次南極探險。他預(yù)備沿路易斯·菲利普地的海岸線,或有可能最好沿威德爾海到達高緯度區(qū)域,但這兩個方案都因浮冰的緣故沒能實現(xiàn)。期間,“恐怖者號”船長觀察到約翰·維勒島上有濃煙升騰,認為是活火山,羅斯等人不確定。半個世紀后,挪威人拉森乘坐“詹森號”登陸,真的發(fā)現(xiàn)了活火山群。

羅斯后來的地理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但都無足輕重。整體而言,他的探險意義深遠,他為后人打開了通向極點的門戶。

羅斯之后是海軍上尉摩爾。一八四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她駕駛“寶塔號”在南緯53度30分碰到第一塊浮冰。二月五日,從東經(jīng)30度45分進入南極圈,全程到達最高緯度67度50分東經(jīng)39度41分。她的主要目的是在印度洋的南部高緯度區(qū)域考察地磁引力。這是南極探險史上最后一次單純以風作動力即帆船航行。

下一個大事記是眾人皆知成就矚目的“挑戰(zhàn)者號”科考探險,無須贅述。至此,帆船探險的時代終結(jié),裝有蒸汽輔助裝置的船只上演了新的一幕。

開啟下文前,我必須提及一個畢生堅信南極探險必要性的人,他就是喬治凡紐美爾教授??梢哉f只要提到南極,就離不開紐美爾這個名字。

繼續(xù)我們的南極探險史。一八七二年七月二十二日,蒸汽捕鯨船“格朗蘭號”在愛德華達曼船長的指揮下駛出漢堡港,駛向南設(shè)得蘭群島,途中不乏地理發(fā)現(xiàn)。

一八九二年,由“百來納號”、“戴安娜號”、“積極號”和“敦提的極地之星”組成的捕鯨船隊在南設(shè)得蘭群島附近展開行動,帶回不少新信息。船隊成員威廉姆·布魯斯博士,后文還將提到。

同時,挪威捕鯨船長拉森率領(lǐng)的蘇格蘭捕鯨船隊也出現(xiàn)在南設(shè)得蘭群島的南面。所有專程到南極捕鯨的人中,數(shù)拉森帶回的信息最豐富最具科考價值。他發(fā)現(xiàn)了格雷厄姆地東岸的大片陸地,如奧斯卡二世地和弗恩地等,還收集了兩座活火山和許多群島的相關(guān)信息。最有趣的當屬他在西摩島發(fā)現(xiàn)的化石,這是首次在南極區(qū)域發(fā)現(xiàn)化石。

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伊文森船長駕著“赫莎號”成功到達比別林斯高晉和畢斯科都接近亞歷山大一世地的地方,但他視捕鯨即商業(yè)利益為第一位,錯過了大好機遇,否則,憑他具備的探險家的素質(zhì)完全可以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下一艘到南極捕鯨的船叫“南極號”,由倫納德·克里斯廷森船長掌舵。此人才華出眾,一八九五年一月,他登陸維多利亞地的阿達爾角,成為登陸南極洲的世界第一人。

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探險航行是由比利時人阿瑞恩·德·格萊茨締造的。一八九七年八月十六號,他離開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省,乘“比利卡號”嘗盡苦中苦方得甜中甜。

“比利卡號”的科考隊員都經(jīng)嚴格篩選。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比利時人、法國人、美國人、挪威人、瑞典人、羅馬尼亞人和極地土著人。格萊茨親自負責后勤保障工作,大副海軍上尉比利時人萊考特則主要負責把所有隊員團結(jié)起來,合理搭配各盡其職。萊考特待人親和,果敢踏實,受到全體隊員的愛戴,很快成為探險隊的中堅力量。

其他隊員包括負責地磁探測工作的海軍上尉比利時人埃米爾·鄧肯、生物學家羅馬尼亞人埃米爾·拉科維贊、分管海洋學和氣象學的極地土著人亨利·阿科達文斯基和安托萬·竇布沃斯基和來自美國布魯克林的外科醫(yī)生弗雷德里克·庫克。

直到一八九八年一月十三日“比利卡號”才動身離開斯坦德島向南進發(fā)??瓶缄爢T在合恩角與南設(shè)得蘭群島之間開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探通試驗,發(fā)現(xiàn)一條把帕默地從丹科地分隔開的西南走向海峽,比利時官方政府命名此海峽“格萊茨海峽”,探險隊花費了三周時間繪圖、勘探和收集資料。二月十二日,“比利卡號”離開格萊茨海峽沿格雷厄姆地南行,草草結(jié)束所有探測工作當天返程。二月十五日,沿西南航線進入南極圈。十六日,觀測到亞歷山大地,但終因浮冰未能登陸。

三月三日,“比利卡號”到達南緯70度30分,不幸陷入浮冰包圍中。面對漫長的十三個月冬蟄,船員們將計就計獵殺了大量海豹和企鵝,開始儲備食物過冬。同時,海洋學、氣象學和地磁探測工作等各項科考有條不紊地進行。五月十七日,漫長的七十天極夜開始,個人必需品告急,船員們不得已用毯子毀成衣服穿。六月五日,丹科死于心臟病。同一天,“比利卡號”差點葬身魚腹,還好大冰凌只是擦過船體從底部把它推起,毫發(fā)無傷。接著,有船員出現(xiàn)嘔吐。嘔吐是壞血病和精神錯亂的癥狀之一,這可中了航海探險的大忌,二者之一足以致命。壞血病人數(shù)量猛增,最終無一人逃過它的魔爪。庫克從早到晚陪護在染病船員身旁。極夜過去后,他仍堅持白天辛勤工作,晚上犧牲睡眠時間,外出捕海豹和企鵝給船員們補身體。七月二十二日,太陽重現(xiàn),船員們面露菜色,形容枯槁地沐浴在久違的陽光里。

春去夏來,到元旦路況仍然毫無改善,眼看形勢危急,如拖到下個冬天仍按兵不動的話,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將要吞噬大部分船員的生命。危難時刻,庫克又挺身而出。他和拉科維贊靈機一動,想出了動手鋸出一條航道脫身的點子。經(jīng)請示批準,庫克開始籌劃落實,經(jīng)三周日夜的奮戰(zhàn),終于突破重圍。禍不單行的“比利卡號”剛從航道脫身沒多久又被公海的另一塊大冰塊攔住去路,進退兩難。整整一個月,高聳的大塊浮冰緊貼著船弦兩側(cè),“比利卡號”動彈不得,只得就地科考。說也奇怪,地獄般的一個月過后,一八九九年三月二十八日,“比利卡號”奇跡般地駛出包圍圈,奔向麥哲倫海峽的龐塔埃瑞納,科考工作這才得以正式啟動。

在“比利卡號”奮力擺脫浮冰困擾的同時,由卡斯頓·堡茨·葛瑞維科率領(lǐng)的英國船隊“穿越南極號”正沿羅斯的腳印,勇往直前闖入浮冰區(qū)。

時隔羅斯海發(fā)現(xiàn)六十年,一八九九年二月十一日,“穿越南極號”首次從南緯70度東經(jīng)174度進入此海域。一九零零年一月,“穿越南極號”攀越羅斯冰障成功,掃除了南極探險路上的最大障礙,打開了南行通道。一九零零年三月,“穿越南極號”返回文明社會。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萊比錫的淳教授指揮的“維蒂維亞號”。他們穿越東經(jīng)8度到東經(jīng)58度的冰雪地帶,發(fā)現(xiàn)位于南緯54度26分東經(jīng)3度24分的布維島,帶回大量的海洋學資料。

進入二十世紀,南極探險事業(yè)突飛猛進,碩果累累,官方出資派遣考察隊屢見不鮮,英國“發(fā)現(xiàn)號”和德國“高斯號”就是典型的兩例。

“發(fā)現(xiàn)號”由羅伯特·斯科特掛帥,副船長由曾參與過“杰克遜—哈姆斯沃斯號”北極探險的海軍上尉阿密坦茨擔當,其他指揮包括羅伊茨、巴恩和沙克爾頓,海軍上尉斯凱爾頓是此次探險的總工程師和攝影師。船上還配有兩名外科醫(yī)生,其一為也曾是“杰克遜—哈姆斯沃斯號”北極探險隊員的寇特利茨,其二還兼任畫家。其他隊員有物理學者伯納茨、生物學者霍奇森和地質(zhì)學者佛納。英國政府計劃利用這次探險詳細勘探南極陸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磁引力狀況,是否在南極過冬由船上領(lǐng)導定奪。

一九零一年八月六日,提前做好第二年派出救急船的安排后,“發(fā)現(xiàn)號”離開英格蘭考斯。十月三日到達西蒙海灣,當月十四日駛向新西蘭。一九零二年元旦,船隊在南極圈附近邂逅第一塊浮冰,幾天后到達羅斯海。在阿達爾角等地稍作停留后又來到愛德華七世地,但浮冰阻隔無法登陸。返程路上,船員們登上堡茨·葛瑞維科去過的羅斯冰障上的弧形地點發(fā)射了探測氣球,此海灣得名“氣球水灣”。接著,船隊返回羅斯稱作馬克摩都灣的駐地準備過冬。第二年秋天,船隊才確認此駐地是片被馬克摩都灣從大陸分割開來的島嶼,這片島嶼得名“羅斯島”。春天,隊員乘雪橇在沿途設(shè)立補給站。

一九零二年十一月二日,斯科特、沙克爾頓和威爾遜帶了19條狗開始最后一輪向南極進發(fā)。十一月二十七日,三人跨越南緯80度,路況不好,行進速度不快。十二月三十號,到達最高緯度82度17分,發(fā)現(xiàn)南維多利亞地連綿起伏的山體。返程困難重重,狗接二連三倒下,三人只好頂替狗的位置拉雪橇,后來沙克爾頓又害壞血病倒下,只剩兩人拉車。二月三日,終于回到船上,結(jié)束了九十三天的雪橇之旅。期間,副船長阿密坦茨和斯凱爾頓史首次登陸海拔900英尺的南極內(nèi)陸平原,重寫了歷史。

十二月九日,救急船“早晨號”離開利特坦,途中觀察到南斯科特島。一月二十五日,遠遠望見“發(fā)現(xiàn)號”的桅桿,但因馬克摩都灣終年結(jié)冰無法靠近,三月三日,早晨號返程離去。

“發(fā)現(xiàn)號”已經(jīng)困在浮冰中兩個冬天了。第二個春天,斯科特船長帶隊乘雪橇向西到冰雪高原上考察。一九零四年一月,“早晨號”帶著一艘原紐芬蘭的捕海豹船“塔拉諾娃號”再次趕來營救,同時還帶回上級指示:如果“發(fā)現(xiàn)號”再走不出浮冰區(qū)就棄船保人。兩難之時,船員們用炸藥炸出了一條通道,就這樣解放了“發(fā)現(xiàn)號”,接著,救急船上的煤都被搬到發(fā)現(xiàn)號上作燃料。有了煤,斯科特繼而探查并否認了威爾克斯所說的金環(huán)山和古人峰的存在性。至于所謂的哈森角,到了前人描述的準確位置也未見。當時如果燃料充足,斯科特一行會更有作為。三月十四號,斯科特等在奧克蘭群島的羅斯港停泊。一九零四年九月,探險隊滿載而歸。

英國探險隊出征期間,德國探險隊正在埃里克·凡·瑞格斯基教授的率領(lǐng)下乘坐“高斯號”在另一地區(qū)進行科考?!案咚固枴笔且浴皧^進號”為模本在基爾建造的,其導航員漢斯·如瑟熟悉德國漢堡到美國航線,其科考隊員也都是經(jīng)瑞格斯基教授精心篩選走到一起的。

德國探險隊此行目的是勘探克祖蘭地的南部區(qū)域,因此科考隊員在該島上駐扎工作,探險隊主體繼續(xù)進發(fā)。一九零一年八月十一日,探險隊從基爾啟航駛向開普敦,途中進行了全面的海洋學、氣象學和地磁學勘定。十二月三十一號,考察完科洛贊群島,“高斯號”停泊在克祖蘭地的皇家海峽。一個月后,繼續(xù)向南,前往坎普地和諾克斯地之間地帶考察。二月十四日,他們在威爾克斯所描述的終極地的位置附近探通到1730尋,由于厚實的浮冰干擾,科考進度非常緩慢。二月二十一日清晨,暴風雪來襲,大小浮冰聚攏開來,把“高斯號”圍了個水泄不通,船員們只好作過冬打算,他們用冰建造了天文臺,同時只要路況允許就駕雪橇前進。三天半后,登陸距探險船50英尺遠的陸地,一座高約1000英尺高的裸露冰山聳立于此,陸地得名“維廉姆二世地”,冰山得名“高斯冰山”。整個冬天,寒風凜凜雪片橫飛,好在“高斯號”躲在層層冰山建構(gòu)的避風港平安無事。一九零三年二月八日,“高斯號”又能航行了,從公海直到六月九日到達開普敦港,科考工作一直不斷。

“高斯號”科學儀器裝備之齊全,人員配備專業(yè)化程度之高是南極探險史上少有。它所取得的科考成果足以讓日耳曼民族引以為榮。

一九零一年十月十六日,瑞典探險船“南極號”在前文提過的拉森船長和奧托·諾鄧斯捷德博士指揮下駛出哥德堡。

科考隊一行九人在??颂m群島和斯坦德島停留少許,一九零二年一月十日到達南設(shè)得蘭群島。考察完路易斯·菲利普地沿岸,探險隊轉(zhuǎn)向威德爾海希望能沿奧斯卡二世地南行,但海面浮冰阻攔上不了岸。諾鄧斯捷德等五人留守斯諾希爾島觀測,其他人繼續(xù)北上。

在斯諾希爾島度過的第一個冬天寒冷異常。夏天“南極號”依然沒有返回,留守隊員無奈,準備熬過第二個冬天。一九零三年十月,諾鄧斯捷德乘雪橇到海丁頓山附近考察,確認此山在一島上。某天在島上,他遇見三個人,后來才認出他們是同事貢納·安德森博士、海軍上尉杜斯和挪威水手格朗登。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這是極地史上記載的最有趣的經(jīng)歷之一:“南極號”多次嘗試返回斯諾希爾島,但冰面情況太差沒法穿越。安德森、杜斯和格朗登只好在附近登陸,徒步返回捎信。三人在海丁頓山缺衣少穿,只好像魯賓遜·克魯索一樣充分發(fā)揮人類的聰明才智,自力更生搞建設(shè),搭建了石頭窩棚貓了一冬,春天又精神飽滿地繼續(xù)往回趕。

十一月八號,諾鄧斯捷德帶三人回到斯諾希爾島,在那又遇到了阿根廷炮艇“烏拉圭號”的船長愛伊扎爾和助手。原來因為“南極號”音信全無,所以阿根廷政府派“烏拉圭號”到南極尋找線索。但滄海茫茫,南極號下落如何呢?

難以置信的是就在當晚有人敲石頭窩棚的門,推門一看竟是拉森船長和五個船員。他們帶回噩耗:“南極號”因遭遇嚴重的浮冰撞擊已石沉大海,探險途中收集的大量寶貴資料隨“南極號”一起灰飛煙滅,但還好幸存了一部分。除一人身亡外,其余船員都因及時爬上最近的島嶼而幸免。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蘇格蘭人威廉姆·布魯斯博士(前文提過布魯斯一八九二年曾隨“百來納號”出行,后又和安德魯·寇茨乘“斯皮爾伯格號”出征)和“蘇格亞號”探險船。

一九零二年十二月二日,在來自敦提的船長托馬斯·羅伯遜的率領(lǐng)下,“蘇格亞號”離開克萊德??瓶缄爢T有莫斯曼、如德莫斯·布朗和皮爾博士。第二年二月,船隊跨越南極圈,當月二十二日在南緯70度25分稍作整頓,在南奧克尼群島的勞里島過冬。一九零四年三月,“蘇格亞號”到達南緯74度1分西經(jīng)22度再無法行進,海深僅有159尋,遠望見一條冰障,隊員以布魯斯的副手為其命名“寇茨地”。

到了現(xiàn)代,最杰出的南極探險者首當其沖的要數(shù)法國專家、游艇駕駛者吉恩·查克特博士。他勇于挑戰(zhàn)自我,選擇了最危險的南極浮冰帶,那里暗礁疊疊,冰山重重,要求探險者具備極高的素質(zhì)和能力。他科考設(shè)備齊全,觀測結(jié)果詳實。其兩次探險(一九零三年——一九零五年)(一九零八年——一九一零年)期間,發(fā)現(xiàn)洛拜特、法麗拉瑟和查克特三塊未知大陸,并詳細勘探了亞歷山大一世地。

歐內(nèi)斯特·沙克爾頓爵士是一個響徹云霄的名字。他的第一次南極探險經(jīng)歷是作為英國探險隊成員跟隨斯科特的“發(fā)現(xiàn)號”出征,期間他積累了豐富的實地考察經(jīng)驗,遺憾的是身染壞血病中途返回。

回來休養(yǎng)不久,沙克爾頓就著手積極籌備新的探險計劃。一九零七年八月,他悄無聲息負債累累地離開英格蘭,踏上“獵手號”的甲板直奔南極。據(jù)我所知,他是第一個直截了當表明目標是極點的探險者。

這里不再贅述沙克爾頓的探險細節(jié),僅提及幾點和“奮進號”探險作比較。

“獵手號”計劃在一九零八年初啟航新西蘭,到達南極洲大陸的冬季駐地后船體返回,第二年接回登陸船員。在南極過冬的船員分三組,其中一組向東考察愛德華七世陸地;第二組向西尋找地磁南極點;最后一組向南直奔南極點。威爾克斯地也納入考查目標。

沙克爾頓的牽拉工具包括小型馬匹和狗,但主要用馬,狗僅備有用之需。除了常備用具如雪橇、滑雪板和帳篷等,他們還帶了摩托車。

一九零八年元旦離開里特坦,十五日到達南緯70度43分東經(jīng)178度58分的羅斯海,二十三日看到羅斯冰障。原計劃是在冰障入口處登陸,但此處已崩裂形成一條寬闊的海灣(沙克爾頓起名“鯨群灣”),所以他決定不在冰障而改為在陸地上過冬。這一部分的行程與“奮進號”的第二次探險非常相似。

成功到達愛德華七世地后,沙克爾頓西轉(zhuǎn)在羅斯島的馬克摩都海峽搭建冬季營地。一九零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南行小組成員沙克爾頓、亞當斯、馬歇爾和威爾德駕著4匹馬趕著4架雪橇帶著90天的口糧出發(fā)了。十一月二十六號,四人跨越斯科特地最南端82度17分。到84度時,馬匹陣亡,只好隊員自己拉雪橇。他們花了17天才爬上崎嶇的多胡冰川,站到了極點附近的高原上。一九零九年一月九日,由于物資儲備不足,在南緯88度23分東經(jīng)162度四人樹立了一面代表亞歷山德拉皇后的旗幟后返回。

沙克爾頓一共耗時127天,穿越1530英里,其中去用時73天,回54天,平均每天行進12英里左右。與此同時,另一組人馬即大衛(wèi)博士,莫森和馬凱三人徒步跨越冰層和裂縫到達地磁極點進行勘探后安全返回,全程1260英里。兩隊人馬在“獵手號”甲板上勝利會師,聯(lián)手揭開了南極洲的神秘面紗。至此南極洲大陸只剩一個角落即極點尚無人觸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临江市| 迁西县| 土默特左旗| 湖口县| 延川县| 石台县| 江门市| 久治县| 彰武县| 永丰县| 云浮市| 富宁县| 六枝特区| 东海县| 淅川县| 海南省| 博罗县| 岳阳县| 贵溪市| 怀仁县| 合阳县| 香格里拉县| 黑水县| 龙口市| 麻江县| 兰考县| 大化| 衡山县| 闻喜县| 长垣县| 泽库县| 桐乡市| 来凤县| 昌黎县| 尚志市| 当阳市| 高碑店市| 北流市| 武功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