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殺穿港綜:從見習督察到警隊一哥
- 龍霄霄
- 2905字
- 2025-06-14 21:47:56
說著,蔡元祺將絕密檔案袋摔在金屬桌面上,震翻了放在桌上的鋼筆。
他展開的卷宗露出“赤柱國際銀行劫持案”紅頭文件,但更令人窒息的是文件右下角蓋著的“政治部核準”鋼印。
——這意味著考題已涉及殖民政府核心利益。
當蔡元祺說出“M16突擊步槍”和“英國領事館職員”這兩個關鍵詞時,另一位總警司突然起身拉上了防彈玻璃處的窗簾,戰術簡報室瞬間陷入了“孤立”。
蔡元祺繼續介紹:
“案情基礎:模擬1986年8月發生的真實劫案改編,歹徒控制銀行金庫區并設置爆炸物,人質……
你們每個人要考核的內容側重點,是有區別的,拿到的資料也有所區別。
余下具體情況,你們拿到各自對應檔案后仔細閱讀了解。”
陳正東、方潔霞、何尚生、李鷹等七人都聽得非常認真。
“推演流程:
你們擁有10分鐘進行案情閱讀(含建筑平面圖、人質名單等);
15分鐘口頭方案陳述(需覆蓋對應的狙擊部署、強攻路線、談判策略、媒體公關策略等);
5分鐘突發變量應對(評審組隨機注入:如歹徒要求直升機/人質突發心臟病)等。
評分標準:
戰術可行性(40%);
政治敏感度(30%);
團隊協作預案(20%);
時間控制能力(10%)。”
聽著高級助理處長的訴說,何尚生的籌碼轉速越來越快。
當聽到人質名單第三位的“維多利亞·霍華德(英國駐港商務參贊助理)”時,他的瞳孔劇烈收縮;
李鷹的太陽穴青筋暴起,這種涉及外交人員的案子總讓他想起1983年那個被政治部叫停的狙擊指令;
方潔霞不斷用鋼筆戳著筆記本,已經劃破五張紙頁。
唯有陳正東安靜得像塊黑曜石。
他甚至在蔡元祺宣讀規則時,還用考核提供的筆和張張,在桌底繪制了銀行通風系統的三維草圖……
當其他人被政治部鋼印震懾時,陳正東心里卻在冷笑,仿佛早已看透這場測試的本質:
所謂“總區神槍手培養計劃”選拔,從來比的都不是子彈準度,而是誰能在這座殖民城市的權力迷宮里,找到那個隱形的扳機。
蔡元祺威嚴的目光掃視眾人,最后深深地看了陳正東一眼,道:“七名考生,現在進入我身后的七個獨立戰術室內,接受第一輪考核。”
語畢,七名警司級考官帶著資料率先走向蔡元祺身后,打開那里的一扇大門。
陳正東、方潔霞、何尚生、李鷹等七名考生,跟隨著考官進入其中,通過一段走廊分別步入七間戰術室內,防彈玻璃隔絕了所有外部聲響。
此刻,在主監控室內,蔡元祺、李文斌和另一位總警司都坐在那里,目光看向一排監控畫面。
每個屏幕都顯示著候選人面對“赤柱國際銀行劫持案”檔案時不同的微表情。
李文斌突然按下通話鍵:“全體注意,案情閱讀倒計時開始。”
何尚生(9號戰術室)將那枚象征著好運的澳門賭場籌碼收入口袋,全神貫注地快速閱讀檔案,以及考官提供的建筑平面圖等一系列資料。
閱讀一遍后,他在建筑平面圖上劃出一條條軌跡。
何尚生突然用游標卡尺測量圖紙比例,游標卡尺在圖紙上劃出金屬冷光,驟然停在通風井剖面圖邊緣:“通風井實際寬度是1.2米,不是標注的1.5米,誤差0.3米。”
他翻開1985年《建筑署維修記錄》復印件,繼續道:“去年8月加裝的防火層占用了空間。”
刑事情報科張警司的鋼筆在評分表“細節核查”欄劃出深痕——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陷阱,正是評審組用1983年舊圖紙設置的殺招……
陳述環節開始三十秒,何尚生在圖紙上排出三角陣形,解說道:“A點控制大堂,但存在2.5度仰角盲區;B點需配合C點形成交叉火力,但真正致命的是……”
張警司敲桌催促道:“真正致命的是什么?說清楚,不要故弄玄虛!”
何尚生不慌不忙,解釋:“是D點狙擊手,透過二樓女廁的鏡面反射實施射擊。”
接著……
當考官注入“歹徒要求直升機”變量時,何尚生略一想后道:“建議答應要求,但指定使用西南側停機坪——那里的側風會延誤起飛。”
主監控室里,李文斌突然抓起對講機:“查機場氣象臺數據情況!”
9號戰術室內。
張警司開始在評分表上填寫成績:
戰術可行性38/40:創新性運用光學反射原理(+5),但未考慮鏡面清潔度影響(-2);
政治敏感度27/30:準確識別英方人員動向(+4),但未主動提及《聯合聲明》第14條(-3);
團隊協作預案……
時間控制能力……
附加評語:對嫌疑人心理預判能力達S級標準。
……
5號戰術室內。
考官刑事部陳警司剛發放人質名單,李鷹就掏出鋼筆在維多利亞·霍華德的名字上畫圈:“三年前灣仔碼頭案,他利用同樣的外交身份做掩護。”
是的,李鷹正好參與過灣仔碼頭案,也算是幸運星爆棚了,今天考的內容居然跟那件案子的嫌犯有關聯。
他覺得自己如果能順利通過“總區神槍手培養計劃”終選,回去一定要多拜拜關二爺。
今早來這里之前,李鷹就拜過。
李鷹翻到建筑圖紙背面,突然用鋼筆尖戳破某處:“當年維多利亞.霍華德的辦公室就在銀行現址300米內——我猜他熟悉每個逃生通道。”
主監控室里,
另一名總警司猛地抓起對講機:“立即核查83年XXXX案卷宗!”
視線回到5號戰術室內,
戰術解構強攻方案陳述時,李鷹扯開領帶露出鎖骨彈痕:“用MP5SD的9mm亞音速彈在30米內能擊穿銀行裝飾墻,但……”
他突然將拆信刀斜插進圖紙,刀尖精確停在弱電井位置:“從這里切入能避開承重柱,爆破組只需……”
陳警司發現刀尖刺破的位置,正是評審組隱藏的備用電路圖所在。
當被質疑警方隊員進攻配合度時,李鷹依舊是對答如流,不過他的風格跟何尚生完全不同。
考官最終評分表顯示:
戰術可行性37/40(爆破計算精確到0.1磅);
政治敏感度22/30(未申報與英方人員的歷史糾葛);
團隊協作16/20(過度依賴個人威望)……
時間控制能力……
陳警司在評語欄寫道:“該考生像精準的子彈,但拒絕適應槍膛的規制。”
視線轉移到3號戰術室。
公共關系科考官林警司發現,方潔霞的案情閱讀筆記,竟是用不同顏色區分人質國籍:英聯邦人質用皇室藍,美籍用星條紅,中方人員則用明黃。
方潔霞解釋道:“這是根據《國際危機公關手冊》第17章的情緒影響系數進行操作……”
是的,方潔霞要考核的正是此案跟媒體公關有關的內容,這一點對于警隊來說也非常重要。
事關警隊形象和市民的信任。
接著方潔霞又分析起不同媒體的特點:“《星島日報》主編的太太是飛虎隊退役隊員,《南華早報》財經版主編則與怡和洋行有姻親關系……”
評審組埋設的七個媒體陷阱,已有六個被她用貼紙標注。
當三線作戰的新聞矩陣陳述開始時,方潔霞的幻燈機同時投射三組數據:
左側屏幕滾動著定時更新的新聞通稿模板,中間是記者情緒波動曲線圖,右側則是有可能出現的謠言清單。
當提到“英方關切”時,她突然切換成標準牛津腔:“BBC記者克拉克會在第3分鐘提出人權質疑,最佳回應窗口是2分45秒到3分15秒之間。”
林警司發現她,連記者領帶顏色都標注了心理暗示等級。
當“人質心臟病”變量觸發瞬間,方潔霞已展開三套預案:
綠色文件夾是給醫管局的《急救流程》(精確標注救護車避開TVB采訪車的最佳路線);紅色文件夾給新聞處的《敏感詞清單》(特別注明“cardiac arrest”的保險法律解釋);透明文件夾則是給警務處長的《輿情時間軸》……
最后,考官評語、評分表顯示:
戰術可行性:38/40(……)
政治敏感度28/30(修正姓名拼寫獲得額外加分);
團隊協作19/20(預案包含消防處、醫管局等6個部門接口);
時間控制8/10(因過度完美主義超時23秒)。
林警司在評語欄寫道:“她像編排芭蕾舞劇般操控危機,每一個操作都十分精準。”
其他的2號、4號、6號戰術室內,三名考生的情況也進行得很順利。
時間向前倒推一點,最后將視線切入到1號戰術室,正是陳正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