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承想……
藤江孝子竟然主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并且侃侃而談。
這是什么情況?
也只有米花會出現這種奇葩的情況。
“肥田社長的確是被我給殺掉的。”
“我的男朋友曾經向他借了錢之后,因為還不上了就自殺了。”
“……”
“所以呢,這和我有什么關系。”
藤原秀攤了攤手,真誠地問道。
“這番話你應該和警方說,或者和律師說,說不定會給你酌情處理。”
藤江孝子沒有理會。
只是自顧自地從口袋里掏出一盒煙,點上一根,吐出一個煙圈,淡淡地說道。
“借錢的人當然也有不對的地方。”
“如果他借錢的理由是為了買房子買車,或者拿去賭博的話。”
“我是絕對不可能會報復的。”
這番話讓藤原秀暗自點頭。
如果一個人,在各地爛尾樓、經濟泡沫且信息通暢的時代執意要買房。
只能是咎由自取。
“可是最讓人無奈的是他借錢都是為了我。”
“老實說,我從從前心臟就不好,大學畢業到三年前都一直在醫院里面治療。”
“我的雙親很早就去世了。”
沒想到對方也是孤兒
“我這個個性又沒有什么好朋友。”
“這些年回來看望我的就只有他,每次都對我說,住院的費用他會想辦法。”
“等到我的病好了到他的公寓去之后,卻發現他已經上吊自殺了,他的腳邊正好放了一份肥田金融的借款書。”
“……”
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至少藤原秀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這個世界可憐的人有很多,不幸的人更有很多,這些又跟他有什么關系呢。
他倒想一個個幫助。
但憑借他的力量恐怕終其一生也無法幫助萬分之一。
很多人也心善,心善到不忍心看到這些人。
所以捂上眼睛,把自己和這群人完全隔絕到一個不同的世界當中。
自然是偉大的,是仁慈的。
也正是這樣,大家都能享受到同一個太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呼吸著同一處空氣,也同樣經歷著生老病死。
如果——
如果這些東西在以后、在未來成為專屬品。
那么未來只會更加黑暗,就像霓虹的未來一般。
藤原秀自認為做不到后者那樣的“人”。
所以,他在認真傾聽著藤江孝子的話,等待著……等待著對方給自己一個,自己需要幫助她的理由,這個理由不是她和男朋友之間的故事。
“我觀察到你先后找了那兩個家伙。”
藤江孝子掐滅了煙,看向藤原秀,認真說道。
“想必您有事情需要他們兩個人的幫助,他們兩個人能做到的事情,我能做到,甚至我能做的比他們兩個人更好。”
“為了報仇——”
“我一直在肥田會社里搜集著每個人的信息,搜集著肥田這家伙的把柄,這些東西全部都在我的腦子里,在我的心里。”
藤原秀詫異地看了看藤江孝子。
他……等到了理由。
這下,他算是對藤江孝子這個人徹底感興趣了,這女人是個有意思的人。
“所以,你想讓我怎么做?”藤原秀忽然開口。
“我需要您不指認我是兇手。”藤江孝子又從口袋里掏出了煙盒,只是剛剛的那根煙已經是她煙盒里最后的一根煙了,她隨手將煙盒壓扁后,扔進了一旁的垃圾桶里。
很準,三分空心。
“不指認嗎?”
藤原秀重復了一遍,又笑著搖了搖頭。
這讓藤江孝子感到十分詫異,臉色第一次出現了變化。
藤原秀慢悠悠坐到了老板椅上,看向藤江孝子。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哪怕我不指認你,你也會被別人抓住。”
是的。
哪怕他不指認藤江孝子,也會有一個看破所有真相的小學生來破案。
或許,這就是這個世界存在的原因。
藤江孝子并不理解藤原秀話里的深意。
她疑惑不解地看向藤原秀,鄭重開口。
“您如果不揭發我,我認為我的手法足以那些警方。”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繼續說道。
“您是認為那位毛利小五郎先生嗎?”
“我剛才觀察了他,他對這個案子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緒的樣子。”
“我并不認為他……”
藤原秀擺了擺手,打斷了藤江孝子的發言。
“你不懂,這件事懂的人自然會懂,不懂的人怎么都不會懂。”
“我想說的是——”
“能幫你在這個世界下逃脫罪孽的人很少,你很聰明找到了我,我恰恰是其中一個。”
“那么如果你想要逃脫罪孽。”
“我需要做的并不是閉口裝作對這個案子不知情,我需要做更多事情,那對你意味著什么,我想你應該比我清楚。”
沒有任何猶豫。
藤江孝子緩緩蹲下了身子,雙膝并攏跪地,雙手成內八形狀向前貼地。
士下座。
“藤原先生,我懇求您的幫助。”
藤原秀眼中的欣賞之色更甚。
“在幫助你之前,我有一個問題需要得到你的回答。”
“您說。”
“你是怎么知道,我知道你是兇手的?”
“第六感。”
藤江孝子起身認真說道。
“來自女人的第六感,也許是命運在指引著我尋求您的幫助。”
在最后,藤江孝子還拍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馬屁。
第六感……直覺嗎?
藤原秀認為——
與其說是直覺,倒不如說是對專業人士的敬畏。
在所關聯甚大的行業,放棄自己的僥幸,相信一個專業人士是這類人的特質,這種特質能讓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走的更遠。
這說得可能有點難以讓人聽懂,舉兩個例子。
金融行業里如果對一個農業產業進行評估,分析其是否有貸款資質。
不光應該分析對方的財務報表。
這些東西都可以造假。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都知道怎么才能讓一份財務報表看起來更“漂亮”。
應該找專業的農業人士,分析對方的產品,是否有著投資的潛力;找供銷商分析對方的產業鏈是否完整,是否能夠快速回款;找……
如果不相信專業人士,就會造成不良貸款。
在《半澤直樹》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這是以金融行業作為正面例子,這里就不得不提娛樂圈的反面例子了。
八九十年代時,煤礦行業進入鼎盛時期。
投資電視劇、電影的大多都是所謂的“煤老板”。
他們對于專業人士有著敬畏之心,因為礦洞這種高危的地方一旦發生意外,便會嚴重威脅到大批工人生命安全,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
他們無條件相信專業人士的話。
也正因為這點,在投資電視劇、電影時,他們延續了這種“相信專業人士”的風格,將影視劇的創作全權交給相關的文化工作者。
文化工作者沒有甲方的特別要求,不會束手束腳。
在制作文化產品時,自然質量就有所保證,而由此,作品質量得到保證,那么銷量也會得到保證,從而得到良性循環。
但“煤老板”因為時代原因,逐漸退幕。
現在投資影視劇的行業大多都是一群沒有敬畏之心的人。
他們對行業內的事情指手畫腳,既要還要。
以自己的渺小的“專業本領”,在那些專業人士身上強行施加壓力,導致專業人士在創作作品時需要考慮完成他們“不成熟”的建議,作品完成度大不如前。
這也是近些年影視作品質量和八九十年代相比相差甚遠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種事情也得從國情出發。
上述說的是霓虹,霓虹因為這種情況影視作品質量下降。
那么燈塔國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嗎?
會,但是影響并不大。
因為好萊塢的存在,燈塔國的影視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鏈,即使時代迅速發展,流量化的今天,憑借著這份底蘊支撐,也不會壞到哪里去。
但“霓虹”可不是這樣,他們剛剛發展才多少年。
非要刨根問底,就是時代發展的太快,物質提升了,思維卻沒有跟上來。
這就好比讓某位太陽去指導影視作品發展一樣。
太陽有這個專業能力嗎?他沒有。但別人敢說太陽沒有這個能力嗎?別人還要變著法的夸贊太陽指導的正確。
影視界的發展好壞對這些“別人”不重要。
好與壞和他們有什么關系?
他們更希望得到太陽的認可,而真正關系影視界發展的人卻從來沒有話語權,或者說,他們的話語權遠遠比不上“憑空出現”的太陽。
這些“別人”可以捂上眼睛。
他們完全可以把自己和另一類人完全隔絕到一個不同的世界當中。
書歸正傳——
藤江孝子之所以認為藤原秀知道她是兇手,一是對方找了其他兩個嫌疑人,而單獨落下了她;二是對藤原秀名偵探的身份出現了敬畏之心。
而這份敬畏之心改變了藤江孝子的命運。
命運是什么時候改變的呢?
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光有死神、緣結神、讀心神,還有命運女神的話。
那么……祂可以清晰的看到。
當藤原秀掏出懷里的手機時,籠罩在藤江孝子頭頂的那片烏云便徹底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