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勇敢者的游戲
書名: 魏晉不服周作者名: 攜劍遠行本章字數: 4008字更新時間: 2025-07-27 00:01:00
從地理位置上說,漢壽距離陽安關并不是很遠,只是路比較難走。所謂官道,也是山間谷道崎嶇不平。
接近二百里路,足足走了三四天才抵達,而且幾乎是日夜兼程,沿途都沒怎么好好休息過。
蜀道難,從此刻開始,便已經成為行程的注腳。
騎在馬上,看著左右兩邊都是大山,即便是山上都是郁郁蔥蔥一片,也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壓迫感。
石守信腦子里總是會出現一個畫面:他成為一位將軍帶兵途經此地,走得好好的,忽然前面有滾木從山腰落下,攔住了前路。后面又有敵軍抬著拒馬堵住了歸路,中間火油滾滾,部曲失控亂作一團。
“蜀地險要,若不是蜀國百姓已經對劉禪和他們的朝廷完全失去信心,只怕我們很難打進去。”
石守信抬起馬鞭,指著道路兩旁的群山,對身旁的孟觀說道。
“石監軍所言極是,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
孟觀說著說著忽然卡詞了。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
石守信面帶微笑說道。
孟觀恍然大悟,連忙點頭道:“對對對,就是這句話,在德不在險。石監軍,您的學識真是淵博啊!”
孟觀覺得,石守信的出身雖然不好,但學問卻是出奇的好,似乎什么都懂一樣。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看法。
石守信表面上看是高娶了,身份完全配不上夫人李婉。只是不看家世,僅僅看石守信這個人如何的話,就會明白為什么岳父李胤對這樁婚事很滿意,對這個女婿也很滿意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并非是單純的比拼個人條件。誰吃虧誰占便宜都是心里有數的,絕非外人揣測的那般。
“唉,讀書明智啊,多讀書就會少吃虧。”
石守信嘆息說道,似乎是有心事。
孟觀疑惑問道:“石監軍,我們過陽安關后,您就愁眉不展的,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
老實說,孟觀對這次伐蜀還挺期待的,他覺得自己跟著石守信跑腿,撈了不少功勞。等伐蜀結束后,論功行賞一定少不了他這一份。
可是,從石守信的表情看,對方顯然在擔憂什么大事。
“鄧艾,會偷渡陰平,走陰平小道去江油關。如果江油關被拿下,那么鄧艾就能繼續攻涪城,以至于最終攻打成都,立下不世之功。”
石守信用低沉的語氣說道,說完后就閉上嘴一言不發,只有坐下馬匹踏步,發出吧嗒吧嗒的雜亂之音。
“這是一件好事啊,雖然對我們確實有影響,但也不值得去憂慮呀?”
孟觀完全不懂,石守信究竟是在擔憂什么。
這次伐蜀順利,讓所有人都覺得已經把功勞拿到手了,心情也都放松下來了。
誰也不會想到,二十萬魏軍入蜀后,會有山崩地裂一般的遭遇。尤其是對于那些中高層將領們來說。
“沒事,等到了漢壽再說。”石守信隨意擺手,漫不經心說道。
幾天之后,二人順利抵達漢壽。
他們向魏軍大營哨兵稟明來意后,就被人引到了中軍大帳。
是的,鐘會住在大營之中,帥帳之內,壓根就沒有在漢壽本地大戶的宅院里居住。他的神經繃得很緊,可謂是嚴絲合縫不留下任何破綻。
很顯然,鐘會知道司馬昭對他有想法,所以他非常謹慎。
漢壽這個地方的布局是很奇特的,具體說來,就是“有墻無城”。它的城墻就是葭萌關和白水關,中間天然形成的一片平坦谷地,便是漢壽。
官府衙門和耕地都在其中,沒有其他的城墻圍起來,土地利用效率很高。
當年,劉備就是從這里出兵,奪取了蜀地。漢壽對于蜀漢政權而言,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石守信被鐘會的親兵帶進帥帳,孟觀在外面等候不敢造次。
這一次,鐘會對石守信非常客氣,并無從前的飛揚跋扈。邀請他落座之后,鐘會這才笑瞇瞇的詢問道:“你去長安見到大將軍,他有什么吩咐啊?”
石守信直接拿出放在身旁的木盒子,遞給鐘會道:“這是大將軍要下官交給大都督的,在下聽聞是一些封賞的文書。此外,這篇《寒梅賦》,是黃金圍守將柳隱寫給大都督的。”
接著,石守信又把黃金圍那邊的戰事說了一下。
“嗯,好說,好說。”
鐘會笑著點頭,隨即吩咐身旁的一位將軍開盒子。只見那位將軍直接用刀將精美的銅鎖劈開,卻沒有傷木盒分毫。
這刀法,就算石守信從娘胎開始練,估計都練不出來。
似乎是達到了施壓的效果,鐘會輕輕擺手,那位將軍直接退出軍帳,就剩下石守信和鐘會二人了。
鐘會將盒子里的書信一封一封拆開看,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隨后,他又通讀了柳隱的那篇《寒梅賦》,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去營中歇著吧,劉欽的兵馬還未到漢壽,你可以在營中自行挑選一百親兵,獨占一營。等劉欽來漢壽后,再與他合兵一處。
這些時日若無軍務,你可以四處走走,只當是休沐。黃金圍的事情,我已經派人通知劉欽,讓他不必理會,帶著兵馬來漢壽即可。我已經有安排,相信柳隱也不會造次。”
鐘會溫言笑道,和此前那位動輒就發飆的大都督判若兩人!
石守信立刻作揖行禮道:“大都督,下官還要去陰平送信,先告辭了。”
他剛剛起身要走,鐘會連忙擺擺手,示意他坐下。
“石監軍啊,你先別忙著去陰平。明日呢,眾將都要來這里開會,你在此旁聽,亦是無妨的。
對了,你假節的文書隨身帶著了吧?”
鐘會詢問道。
石守信沒有二話,直接從懷里摸出那份任命書,交給鐘會查看。
“那就沒問題了,你亦是假節,明日若是有事,你不能當做沒看見,要行使權責才是。
假節可不是掛出來好看的。”
鐘會看完以后還給石守信,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大都督放心,石某不會亂用職權,也不會裝聾作啞,一定會秉公辦事。”
石守信不卑不亢作揖行禮道。
“嗯,如此甚好。
此前你我有些誤會,都是因為公事而非私怨。
鐘某如今就把話說開了,明日軍議之后會舉辦接風宴,只當是為你接風洗塵了。”
鐘會溫言笑道,對石守信的態度,可謂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簡直判若兩人!
石守信連忙道謝,隨即大步離開了軍帳。
一出來,孟觀就將他拉到無人之處,壓低聲音問道:“石監軍,情況如何?”
“情況還好,大都督甚是和藹。只不過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石守信嘆了口氣說道,心中滿是憂慮。
他是知道謎底的人,所以鐘會現在對他和顏悅色是因為什么,其實幾乎已經是躍然于紙面上了。
……
一整個晚上,石守信都睡得不踏實,總覺得有什么大事要發生。那種感覺,跟當初鐘會借機想搞死嵇康時的差不多。
石守信一直把佩劍放在枕頭下面!以備不時之需!
果不其然,第二一大早,大營中點將鼓聲響起,一陣密集過一陣。不過石守信麾下沒有兵馬,不用整軍,倒是無礙。
他細心整理好衣衫,這才不緊不慢的來到帥帳。只見鐘會已經在主座上端坐著,一身藍色錦袍,看起來貴氣逼人。
軍中諸將,如胡烈父子,李苞等人都在,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
這些都無甚可說的,畢竟都是老熟人了。
扎眼的不是這些人,而是跪在鐘會桌案不遠的一人。雖然披甲,但沒戴頭盔,蓬頭垢面看起來非常狼狽。
距離他不遠,軍帳左側序列的首位,是雙手攏袖的衛瓘,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一會,鼓聲結束,鐘會的親兵把帥帳圍了個嚴嚴實實。依照軍法如果有遲到的,除非是外出公干不知道消息,否則逮住了殺無赦。
“衛監軍,人是否到齊?”
鐘會看向衛瓘詢問道。
“回大都督,不僅到齊了,還多石守信一人。”
自己居然是多余的,石守信這才恍然大悟,他昨日入大營的消息,鐘會居然沒有通知衛瓘。
“石監軍昨日才到大營,衛監軍不知也是常事。”
鐘會淡然說道,不過這顯然不是重點。他看向衛瓘詢問道:“那可以開始了吧?”
“開始吧。”
衛瓘點點頭,臉上看不出有什么不滿的。
石守信敏銳發現鐘會的行事風格有所變化,似乎身段柔軟了不少。只是當前這個場面,到底是在玩什么花樣,他還沒看明白。
“諸葛緒,你可知罪?”
鐘會看向跪在地上那人詢問道。
石守信心中一驚,諸葛緒是從隴右發兵直撲陰平的,他回來了,那證明鄧艾在陰平已經無人牽制。
偷渡陰平,終于來了么!
“大都督,在下何罪之有?我部不受大都督節制,大都督亦是無權處置我!”
諸葛緒抬頭看向鐘會說道。
他顯然是不服。
“衛監軍,你是持節,所有伐蜀軍中大事,你都可以一言而決。諸葛緒所犯何事,你能不能說一說。”
鐘會看向衛瓘詢問道。
“這個,大都督說笑了。衛某對于軍務不甚精通,而且也不知道諸葛緒究竟犯了何罪。
不如大都督說一下,讓大家都聽聽也好。”
衛瓘不陰不陽的來了一句,顯然沒有落入鐘會給他挖的大坑之中。
鐘會似乎也不糾結此事,于是輕輕擺手,看向諸葛緒問道:“諸葛緒,我問你,出發之時,大將軍交給你的軍令是什么?”
這話一說,眾人立刻都看向諸葛緒。
“回大都督,我接到的軍令是……占據陰平橋頭,在此阻隔姜維帶兵南下。”
諸葛緒不情不愿說道。
“嗯,說得好,確實如此。”
鐘會點點頭,繼續問道:“那姜維是怎么到劍閣的呢?莫非,他帶著天兵天將飛過了陰平橋頭?還是說,你沒有如約拿下陰平,讓姜維提前跑了?”
嘿嘿,有好戲了!
軍帳中無論是鐘會還是衛瓘,又或者是如胡烈這般的將領,都意味深長的看著諸葛緒。
“我攔住了姜維,但他用了詭計,誘使我帶兵北上堵截,姜維趁機帶兵沖過了陰平橋頭。”
諸葛緒嘆息說道,這些事情,他覺得鐘會早就打聽清楚了,說不說都一樣,還不如痛快點。
“諸葛緒你真是厲害啊,你麾下三萬精兵,占據地利居然攔不住姜維兩萬人,聽聞當時鄧艾還帶兵在后面追趕。
是姜維用兵如神強行穿過陰平橋頭的,還是你……故意放走他的呢?”
鐘會語氣不善,瞪著諸葛緒詢問道。
在場眾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鐘會這廝看來是要殺雞儆猴了呀!
他的話層層設套,壓根就不給諸葛緒解釋的余地。
蹲坑拒敵都不會,要么菜得跟弱智一樣,要么就是跟姜維一伙的,你選一個吧!
諸葛緒還能怎么選呢,他選擇閉嘴,一句話都不說,反正鐘會無權殺他。雖然衛瓘可以殺,但是相信衛瓘這個老油條,不會蹚這次的渾水。
“你不開口,是我說得哪里不對?還是被我說中你心中所想,然后做賊心虛?”
鐘會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就好像看見掉進陷阱的獵物一般。
“大都督,此事或許還有內情。不如,讓石監軍帶著諸葛緒返回長安,交給大將軍審問。
至于他麾下三萬兵馬,暫時交給大都督節制,麾下各將,暫時各行其是,不打散編制,單獨成一軍。
這樣如何?”
衛瓘開口建議道,他不能不站出來了,要不然,鐘會可能借機把諸葛緒斬了!
“諸葛緒,今日是有衛監軍求情,你才能逃過一死,要不然,你絕對走不出這個軍帳。
既然,衛監軍開口了,那就……”
“大都督,此事還有一點小瑕疵!”
正當鐘會下令的時候,有人打斷了他,站出來行了一禮。
此人正是羊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