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不進步的人生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 魏晉不服周
  • 攜劍遠行
  • 3413字
  • 2025-07-21 00:02:00

孔函谷中,姜維帶兵已經走了一天一夜,深入二三十里遠了。黃昏之時,探馬來報,諸葛緒已經帶著魏軍約三萬人,離開了陰平橋頭向北,準備在孔函谷中堵截他們。

大軍離開,守備必然空虛。此刻陰平橋頭的城樓內,也就五百兵馬駐守而已!

聽到這個消息,姜維這才面露微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區區諸葛緒,一合之敵罷了,雖然姓諸葛,卻沒有傳承到丞相的哪怕一點智慧。

姜維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諸葛緒一番。

“傳我軍令,折返回陰平!”

姜維對向充下令道。

哈?

參軍向充驚得說不出話來。

“大將軍,此番折返回來,我們的行動必定瞞不過諸葛緒的探馬。到時候諸葛緒也會帶著兵馬返回陰平。我們退,諸葛緒也退,豈不是又要正面較量?

等趕到陰平橋頭,我們人困馬乏,魏軍卻在陰平橋頭的城樓內喘息休養,到時候鄧艾追兵又至,如何抵擋?

諸葛緒比我們走得晚,回來的時候,必定先到!請大將軍三思啊!”

向充抬手攔住姜維的去路,不讓他走,可謂是聲色俱厲。

不著急不行,這回一個不小心,那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既然他們后出發,那我們就要走快點!”

姜維大喝一聲,拔出佩劍,撥開向充的手臂。

“加速行軍!先到則生,晚到則死!丟棄輜重,讓士卒們跑起來!”

姜維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已經開始加速了。壓根就不管陷入錯愣呆滯的向充。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腳步聲變得急促,夕陽下人影晃動,向南而去。日頭漸漸沉入山間,將翠綠的山林染紅,天色也漸漸變暗。

幾個時辰以后,姜維所率蜀軍精銳再次折返的消息,被魏軍斥候探知,然后心急火燎的送到了諸葛緒那里。

軍中諸將都要急瘋了,然而諸葛緒卻說:姜維用兵狡詐,如果我們連夜趕路,可能會遭遇夜襲。在這谷道之中被夜襲,不死也要脫層皮。不如暫且歇息一夜,明日天亮以后再走。

都這個節骨眼了,諸葛緒居然還跟個剛剛起床的老頭一般磨蹭時間,眾將立刻就不淡定了。

有副將問諸葛緒:如果姜維先到陰平橋頭,那里只有五百魏軍弱兵,根本守不住,最后姜維跑了怎么辦?

諸葛緒說:姜維先到不了,因為我們是后出發的,走的路比蜀軍少。

即便是歇一晚上,也肯定是我們先折返回去。九章算術沒學好,你要好好補一下課。

諸葛緒鎮定自若。

既然主將都這么說了,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么。魏軍只好在山中谷道內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天亮后,再慢吞吞的行軍。

結果,路上軍隊走散了又停下來重新整隊,又是士兵中暑了要休息,硬是拖了兩天時間,諸葛緒才返回陰平橋頭。

等他們到陰平的時候,只見城樓大門敞開,拒馬早就被搬到一旁,城關內到處都是尸體。

說是彩云之南的大象來這里肆虐了一番,也會有人相信的。

此情此景,姜維有沒有來這里已經不問可知。急于通過陰平橋頭的蜀軍,定然是早就溜號,跑得連影子都看不見了。

諸葛緒臉上倒還繃得住,不過其他將領就沒他那么樂觀了,一個個都像是死了爹媽,感覺大禍臨頭!

就在諸葛緒帶兵返回陰平橋頭幾個時辰之后,鄧艾帶著追兵趕到,看著這里一片狼藉,這位西北軍統帥似乎明白了什么。

鄧艾帶著麾下眾將,以及西北邊郡的幾個太守走進陰平橋頭的城樓,就看到諸葛緒帶著手下迎了出來。

一見面,胡須花白的鄧艾就看向諸葛緒,厲聲質問道:“姜維呢?”

姜維去哪了?

鄧艾的這個問題諸葛緒不好回答,甚至問一下都會令人尷尬。

諸葛緒只好無奈嘆息道:“姜維狡詐,他看到陰平橋頭被我軍占據,便帶兵向北走孔函谷道。于是我亦是帶兵向北,想堵住他。沒想到姜維半道折返,最后我就……”

諸葛緒臉上悔恨交加,看起來恨不得想找根柱子撞死。實際上內心毫無波瀾。

聽到這話,鄧艾用關隘智障人士的目光打量著諸葛緒。鄧艾身邊的將領,一個個都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軍中主將居然有這種傻缺存在。

“你為何不死守陰平橋頭呢?姜維強弩之末,他如何能過此關口?”

鄧艾問道,一臉不爽,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

諸葛緒嘆了口氣道:“他突然帶兵往北面的孔函谷道而去,我就是怕他繞過陰平橋頭路跑啊,所以去谷道里堵他。”

鄧艾又問:“孔函谷道那么窄,他們怎么可能從這里繞路呢?”

“怎么就不能繞路呢?姜維就是繞路了啊,某麾下將士數萬人目睹。”

諸葛緒反問道。

“繞路你就不能追擊嗎?人困馬乏的姜維能比你們跑得快?”

鄧艾又問,緊緊的握住雙拳,火氣已經上來了。

看起來,像是立刻就要撲上去將諸葛緒痛打一頓出氣!

“你不是一直在追嗎?那你追到了嗎?”

諸葛緒懟了一句,直接往鄧艾肺管子戳。

聽到這話鄧艾立刻不說話了,他不想和二傻子爭論。

兩人互不統屬,又是雞同鴨講,當即不歡而散。兩軍在陰平橋頭分開扎營,并不協調軍務,各管一攤也算是涇渭分明。

很顯然,鄧艾不可能放過諸葛緒,他一定會給司馬昭打小報告,說姜維是諸葛緒故意放跑的。而諸葛緒做賊心虛,他也一定會寫信向司馬昭稟告軍情,陳述利害,為自己辯解。

兩邊扯皮誰會獲勝很難說,但姜維已經跑路卻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姜維和他麾下這支蜀軍精銳要怎么處置,對于鄧艾等人來說實在是個大問題。無論是諸葛緒還是鄧艾,回營之后都在思考后續的仗該怎么打。

正當諸葛緒被姜維耍弄的同時,蜀國這邊的增援卻到了。

姜維在前往陽安關的路上,遇到了劉禪派來支援陰平的廖化和他麾下數千兵馬。在得知陰平橋頭失守,魏國隴右兵馬南下陰平之后,廖化也不含糊,與姜維合兵一處,一同前往陽安關。

很快,蜀軍前出的斥候就來稟告,陽安關已經失守,隨處可見魏軍斥候。得知此事后,姜維也是無可奈何。

陽安關丟了,也就意味著漢中已經丟了。眼看事不可為,姜維在與廖化等將領商議了一番之后,只好帶著蜀軍精銳進入離自己最近的白水關。

考慮到山路崎嶇,關隘之中存糧不多,蜀國國力孱弱。

姜維覺得如果在此地御敵的話,一旦糧秣無法從后方送來,都不需要鐘會動手,守關的蜀軍餓都要餓死了。

況且白水關城小,無法容納重兵,這里防守要采取“分兵據守,層層阻擊,多線埋伏”的方法。蜀軍新敗還丟了漢中,人心浮動之下,一旦分兵,很難保證不出現“進步之人”。

蔣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姜維只好帶著所有蜀軍繼續南下,退到漢壽,權衡利弊之下,又從漢壽退到劍閣!

劍閣是從東面入蜀的最后一道關隘,再往西就是成都平原了。對于姜維來說,成都那邊的糧秣,平安高效送到劍閣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這條戰線雖然是蜀國最后一道防線,卻也是最堅固最穩妥的防線。

姜維決心在此地攔住鐘會所率的十多萬魏軍主力,一兵一卒都不讓他們穿過劍閣!

很快,得劉禪之命,從南方而來增援陽安關的張翼和董厥,也帶著本部人馬抵達劍閣,蜀軍主力集中,兵力也變得雄厚起來了。

擊退鐘會或許很難,但守住劍閣卻是易如反掌。

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其雄關天成,再加上距離成都相對較近,精兵也匯聚于此。

因此姜維打定主意,在此擋住魏軍主力,一定要給鐘會一點教訓。

蜀軍的動向,自然是瞞不過天天都放出探馬偵查軍情的鐘會!

得知白水關一夜間走得人去樓空,鐘會大喜過望,派兵占據白水關。

隨后姜維放棄漢壽繼續后退,鐘會就跟著帶兵占據漢壽。最后兩軍在劍閣對峙,打得很有默契。

不知道鐘會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許是敬佩姜維的人品和能力,也可能只是心理攻勢,他居然給姜維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勸降信。

勸降信是這樣寫的:公侯您文武全才,超世謀略,功揚巴、漢,聲播華夏,遠近無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我們同朝共沐大魏教化(姜維曾經在魏軍中擔任軍官),吳季札、鄭子產的友誼,可用來譬喻我們之間的關系。

這封信寫得十分露骨,絲毫不忌諱表達對姜維的崇敬之情,希望姜維能夠投降,和他鐘會同朝為臣。

然而,鐘會的熱臉卻貼了冷屁股,這封信送到劍閣以后被姜維已讀不回,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外人都看得出來,姜維似乎不太瞧得起鐘會。

……

前線的變化,鄧艾一直都在關注。

平心而論,鄧艾打仗還是很厲害的,而且他也看出來了,鐘會壓根不可能突破劍閣!

要破劍閣,就只能等著姜維投降,除此以外,壓根就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要入蜀的話,就只能出奇兵。

深夜,鄧艾還在看地圖,有一條介于“能走”和“不能走”之間的小路,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維放棄了白水關,而白水關,則是連通陰平橋頭和陽安關、劍閣之間的三岔路口。很顯然,如果白水關還在姜維手中,那么蜀軍理論上是可以反攻陰平的。

論實力,姜維麾下蜀軍在這里也未嘗不能一戰。

陰平這里,有很多路都可以繞過劍閣,直接抵達涪城。既然白水關拿到了,那么魏軍走小道,就不怕被姜維端了陰平橋頭。

所以,只要走通這條路,那就……贏了!

鄧艾頓時心中火熱,他看到了蜀軍防御圈的破綻!

以及出兵的時機!

“我今年已經過了花甲之年,時日無多了。再不搏一搏,此生便潦倒而過,愧對先祖。”

鄧艾坐在軍帳中的桌案前,長嘆了一聲。他在心中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资中县| 惠来县| 盐边县| 淮安市| 凉山| 临泽县| 河东区| 富阳市| 宜昌市| 东方市| 邵阳县| 邓州市| 昂仁县| 栾城县| 东丽区| 中西区| 宁南县| 金寨县| 鄱阳县| 山阴县| 义马市| 嘉兴市| 贡嘎县| 永新县| 威宁| 桐庐县| 开封县| 定南县| 合阳县| 互助| 柳林县| 内丘县| 固阳县| 靖州| 若羌县| 自治县| 祁连县| 海晏县| 景德镇市|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