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出現,將即將覆滅的大明挽救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下,為大明續了幾十年的命,然而阻止不了大廈將傾。”
“張居正制定了最接近現代社會的官員考核制度,后世的一些考核制度也是根據張居正制定的制度結合本國國情修改的,所以張居正在我們那里也是非常有名的?!?
“張居正的改革是全面的,不但抑制了當時的土地兼并,更使得朝廷稅收顯著增加,改良了軍事裝備,使得當時軍隊的戰力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等等....”
“如果再給張居正二十年的時間,相信大明就會恢復過來,可惜,天妒英才。”
“張居正死后,那些受到打壓的氏族開始反撲朝堂,把他留下的政治遺產毀滅了個干凈,為此大明開始進入死亡倒計時?!?
“明朝末年,東北女真又一次崛起,然而女真人少,如果明朝在張居正時期,這種崛起可以輕而易舉的滅掉,但是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救得了大明?!?
“明朝最后的皇帝,雖然即位后,鏟除了閹黨,但朝堂已經千瘡百孔,直到清軍兵臨北京城下他才痛哭著說道:朕非亡國之君?!?
“隨后尊崇皇族的責任與媒山自縊,并寫下血書:自己愿意讓出天下,只希望能善待百姓。”
“至此明朝結束?!?
“至于后世為何喜歡明朝,這是因為,唐代以后,漢人一直被欺負,而朱元璋的出現使得漢人才得以恢復過來。”
“最主要的是,朱元璋的子孫其實都不差的,出過好多個好的君王。直到后期世家大族控制了朝堂,把朱元璋的后代鎖在深宮各種誘導才相繼出現讓人感到昏庸的君主?!?
“更是因為大明最后的皇帝以身殉道的那份責任感,寧愿殉國也不投降的那份氣魄更是讓后世很多人為此叫好。”
“老夫大概懂了,李小郎的意思。”房玄齡說道,隨后繼續補充道
“也就是說,如果明朝漢人團結一致對外,也就不會有其悲慘的命運,而那些世家大族為了存活則投降了后來的清軍?”
“房爺爺厲害,閱歷豐富,見識高超。”
“其實清軍沒有多少人,卻可以征服一國人,難道是朝廷的問題嘛?”李宇反問。
“這次朕懂了,李小郎是說那朱元璋以一介寒門走向帝位,一心為了百姓,就是希望以后當他站在國門時,他身后是一群百姓,然而世家大族卻裹挾著百姓?所以明朝最后的皇帝才說了那句話?”
“陛下聰慧,朱元璋只是個縮影,戰爭發生時,真正痛的先是哪些寒百姓,寒門,其次才是哪些大族,而哪些大族不到痛的時候是體會不到百姓,寒門之人的艱辛和理想?!?
“而明朝歷史更加深奧的問題,這需要更加詳細的歷史了,比如明朝期間的黨爭問題,為何會黨爭,皇帝為何被鎖死在深宮,等很多問題。這些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小子的歷史也就一般,詳細的歷史我也不清楚?!?
“所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天子得到百姓的愛戴,當天子站在國門面前時,身后一定會有一群百姓,他們是天子最堅強的后盾。”
“受教了?!遍L孫無忌也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后來呢?”李世民繼續詢問。
“自然建立了清朝了,不過也艱辛?!?
“哦?為何?”房玄齡疑惑。在他看來,都投降了為何還建立的那么艱辛?
“因為女真人少,清軍入關后,雖也殺了很多人,然而他們發現越殺,反抗的越激烈,各處起義不斷,最后不得不認老子為祖宗?!?
“哈哈哈,這祖宗都改了?”房玄齡顯然沒想到,在他看來連祖宗都改了,這多憋屈。
“是的,清朝的前幾年各地依舊起義不斷,因為中原各族經過幾百年的融合,百年前的外族早已經同化,而加上我國一直都有歷史連續性,漢族對于外來民族有著很強的排外性,使得外族如果得不到支持很難統治?!?
“最后沒辦法,只能任用中原各地的氏族選出來的人吸收進朝堂,并認老子為祖宗,學習儒家漢學,各地才接連接受,清朝建立經過一段時間,百姓也認可了統治,而入關的女真也慢慢的被同化,百姓也過上了好日子?!?
“我餓了”
“哎呀,你這小娃,”房玄齡急的方言都飚出來了。
“陛下啊,我早上都沒吃飯呢,這都多久了。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我肚子能感受到?!崩钣钜矡o奈。
“現在什么時辰了?”李世民也問道,顯然他也沒感覺過多快。
“回陛下,已經午時了”外面傳來貼身太監的聲音。
“哦這么快,這才講一會兒”房玄齡也驚訝。
“讓人備午膳吧”李世民也吩咐起來。
“是,奴才這就去”隨身的太監轉頭去吩咐了。
廳房,長孫皇后也驚覺時間過得如此快,長孫皇后轉頭看向長樂,這孩子也一直陪著自己到現在,實在是不容易。
隨即發現,長樂眼睛看向里屋,嘴角帶著笑意,并沒有發現自己在看她,長孫皇后這時哪還不懂,嘴角也帶著笑意,轉過頭繼續等著里面的講解。
“好了,李小郎快講,已經在準備午膳了”房玄齡督促道。
“女真入關建立清朝,經歷了三代的治理,國家整體實力強盛,又因為海外貿易,大量白銀流向清朝,船隊還帶來了外國的大量技術以及高產糧食種子并在國內培育,隨后推行全國?!?
“使得當時的百姓大部分都能吃飽飯了,所以人口急劇膨脹,到鼎盛時期人口高達四萬萬人,知道四萬萬人是什么概念嗎?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口,清朝占了三分之一。”
“斯?!?
“呀。”
“期間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全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南達南沙群島?!?
“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國內醫學,經濟,商業,金融,手工,制造,等技術繁榮?!?
“然而,富貴不過三啊,到第三代末年時,皇帝逐漸好大喜功,廣修園林,政治日漸腐敗,破壞了吏治,開始封關鎖國,再一次錯過了和世界文明的對接?!?
“直到第四代皇帝即位,然而由于吏治的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加上國內土地兼并嚴重,貪官污吏橫行,官兵戰備松弛,戰力急劇下降,這時外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然而清朝戰敗,被迫求和。”
“自此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傳統農村經濟受到破壞。”
“各地趁機紛紛起事,其中以太平天國起義為最大,由此急劇消耗了清朝的國力。這個時候清朝如果單單是內患,清朝還能解決,奈何外患更是嚴重?!?
“還記得我說過明朝時候,錯過了與世界文明的對接吧?!?
“那時候西方文明,還很弱小,各國混戰,加上蒙古帝國的當年的西征為他們帶來了大量先進的東方技術,使得他們接收到了東方的大量技術,而蒙古帝國消亡后他們依然為此顫抖了將近百年,直到明朝才擺脫蒙古帝國的陰影?!?
“西方人口少,沒法為了戰爭填補大量人口空缺,所以西方改進東方獲取的技術。又因為戰爭的緊迫,使得開始了技術大爆炸,大量技術優先用于軍事,自此西方開始真正發展起來?!?
“直到清朝時期已經發展了百年,技術水平遠超當時,但是因為清朝前期還是和世界對接的因此,清朝的前期也從外國獲得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理念,直到清朝閉關鎖國?!?
“而在這期間,西方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向第二次工業革命邁進?!?
“這個時候發現東方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那可是四萬萬人,占據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于是乎,西方各國為了自己的產品能有一個市場,紛紛開始向東方進軍,就這樣清朝的外患來了。”
“這時清朝已經經歷了第五位皇帝,然而國家開始衰退,加上太平天國起義極其劇烈,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接連起義,內亂不止。”
“這時候,外國列強為了清朝的巨大市場,開始找各種理由,如果不同意就開始發動戰爭,因為清朝戰力急劇下滑,加上國外的很多技術優先用于軍事,使得國外的軍事技術代差開始顯現,往往幾百人就能打敗清朝幾千人甚至上萬人?!?
“斯?!狈啃g驚訝
“當真?”李世民也驚恐問道。
“當然,因為代差已經不能用人數來衡量了,就比如現代社會的軍隊,只需要十個人,就能消滅古代的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
“啊,,這.,這?!遍L孫無忌無法相信。
“別急,我既然來到了大唐,會讓各位知道什么是技術代差的?!?
“好,到時候一定得請老夫。”
“朕也想見識一番?!?
“所以,清朝打一次敗一次,打一次敗一次,各種不平等條約一條接著一條。”
“外國軍隊,第一次面對清朝的時候也是畏畏縮縮,畢竟這個國家在他們眼中實在是太龐大了,最開始不敢打,直到清朝一次一次的敗,他們胃口也越來越大?!?
“清朝也無可奈何,技術代差帶來的傷痛已經不是人數能填補的了,加上皇帝能力也不行到了后面清朝以至于打都不敢打了,直接簽了?!?
“其中就有個記錄,國外軍隊僅僅只有二百人,清朝有著一萬兩千人,直到戰爭結束,外國軍隊無一人傷亡隊形完整,只是有幾個輕傷,而清朝死傷五千余人?!?
“這,六十倍啊。”
“是的,這就是代差,其實這還是主將主動撤退的,不然只怕全軍覆沒?!?
“期間由于外國用堅船利炮主動打開了清朝大門,各種技術也得以讓人大開眼界,朝廷開始構建新軍,主動向外國購買武器裝備學習軍隊管理,然而外國人在其他方面倒是很大方,只要錢給夠也能買,但是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技術從來都不賣。”
“”給清朝的都是自己用剩下的過時的真正好的技術裝備一直被捏在手里,使得即使新軍也依然打不過人家?!?
“可以吃飯嗎?”李宇問道
“哈哈,那就先吃飯,吃完飯再繼續?!狈啃g笑呵呵的說道。
“奴婢喂郎君?!?
李世民等人在廳房,長孫皇后和長樂在偏殿,都快速的吃著飯,想繼續聽,幾人第一次了解原來唐朝過后,還有這么多的動蕩,以至于到現在都還沒來的及問皇后的病該怎么醫治,由于唐朝也講究食不言,所以桌上只有吃飯聲。
兩刻鐘后,李世民等人吃完飯,來到了里屋,長孫皇后也拉著長樂的手,坐在廳房。
而李宇也已經吃完,宮女正在給他喂水。
“而朝廷廟堂的動向也偏向改革,然而當時真正主政的是慈溪太后,皇帝被軟禁沒有一點權利,各種改革都以失敗告終,其實就是皇帝和太后爭奪權利,奈何年輕的皇帝最后失敗了。而此時的清朝,累計賠款高達十幾億兩白銀,國土丟失近一半,淪為了外國的半殖民地,外國軍隊,艦船,隨便進入?!?
“”慈禧太后掌權期間,為了抗擊日本,又和當時的俄國簽訂了條約,打算制約日本,然而戰爭又敗了,外國列強開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此時在華北冀魯地區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
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許義和團,向十一國宣戰。為了保華中,華南,東南各行省總督巡撫,不服從清廷對外宣戰的敕命,發起東南自保,義和團事件引發西方列強的報復?!?
“可以說慈溪太后斷送了大清最后的一點余暉,總之是個很招后世人憎恨的人,而清朝也在她的手上敗光了?!?
“此后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廷對八國聯軍宣戰后,清軍一再潰敗。北京被聯軍占領,燒殺擄掠?!?
“慈禧太后率皇帝逃走,慈禧認為此禍乃義和團引起,遂頒布剿滅義和團的命令。最終義和團運動在清軍與八國聯軍的聯合剿殺下失敗?!?
而此次八國聯軍入侵事件,史稱----八國聯軍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