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廣寧風云起

邊陲重鎮廣寧,就像一口大鍋,表面上是熙熙攘攘的商貿活動和多民族混居帶來的嘈雜活力,底下卻暗藏著猜忌、沖突和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潛流。而那隊狼狽潰退、浴血而歸的漢軍騎兵的出現,無疑像一塊滾燙的烙鐵投入油鍋,瞬間將這種潛藏的緊張氣氛徹底引爆。

恐慌和不安,如同無形的瘟疫,迅速在廣寧城內外蔓延開來。

驛館之內,剛剛卸下行囊、準備喘口氣的商隊眾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人心惶惶。驛館外急促的馬蹄聲、士兵的呵斥聲、以及隱約傳來的哭喊和爭論聲,都讓這些長途跋涉、剛剛經歷過一場血戰的商旅們感到一種強烈的不安。

“怎么回事?外面發生什么事了?“

“聽說是北邊打仗了!咱們的官軍好像……吃了敗仗!“

“什么?敗仗?那咱們這趟生意還能做嗎?胡人會不會打過來?“

“天啊!早知道這么危險,就不該來這鬼地方!“

各種議論聲、抱怨聲在驛館的院落里此起彼伏。一些膽小的伙計和車夫已經面色發白,甚至有人開始打退堂鼓,想要立刻南返。

“都給我靜一靜!“錢管事扯著嗓子,試圖維持秩序,但效果甚微。連他自己臉上都難掩憂慮之色。

張世平和蘇雙兩位東主更是臉色凝重到了極點。他們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和一絲懊悔。邊境貿易利潤豐厚,但風險也同樣巨大。他們雖然預料到此行不會太平,卻也沒想到剛到廣寧,就遇上邊境戰事失利的壞消息。這無疑給他們即將展開的易馬交易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就在這人心浮動之際,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沉穩的表現再次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慌什么!“張飛一聲斷喝,如同平地起雷,瞬間壓下了院子里的嘈雜聲。他手按丈八蛇矛,環眼掃視眾人,自有一股威懾力,“天還沒塌下來!有俺們兄弟在,定保諸位周全!誰敢再妖言惑眾,擾亂軍心,休怪俺老張的矛不認人!“

關羽則默不作聲地走到驛館門口,如同一尊鐵塔般佇立在那里,他那雙微瞇的丹鳳眼冷冷地掃視著外面街道上的動靜,無形中給人一種安全感。

劉備則走到張世平和蘇雙面前,沉聲說道:“二位東主不必過憂。兵者,兇事也,勝敗乃常事。眼下情況未明,我等不宜自亂陣腳。當務之急,是盡快弄清楚邊境的具體情況,以及此事對我等易馬交易的影響,再做定奪。“

“玄德公所言極是。“張世平強自鎮定下來,感激地看了劉備一眼,“只是……這兵荒馬亂的,我等人生地不熟,如何去打探消息?“

“此事交給我兄弟幾人即可。“劉備說道,“我等先去向驛館的官吏打聽一番,再設法接觸一下方才入城的那隊官兵,或許能了解到第一手的情況。二位東主只需約束好商隊人員,看管好貨物,靜候消息便可。“

“如此……便有勞玄德公了!“張世平和蘇雙也知道,此刻只能倚仗劉備他們了。

劉備點了點頭,隨即轉向王宇:“子軒,你隨我同去。你心思縝密,觀察入微,或許能發現一些我們注意不到的細節。“

“是,大哥。“王宇立刻應道。他也正想出去看看情況。他知道歷史大勢,幽州邊境在漢末一直不太平,烏桓、鮮卑等部族時叛時附,與漢朝沖突不斷。光和末年(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段前后),張純、張舉就曾聯合烏桓在幽冀一帶發動大規模叛亂,雖然已被平定不久,但余波未平,邊境局勢依然緊張。剛才那隊敗兵,很可能就是與叛亂殘余勢力或趁火打劫的游牧部落發生了沖突。

劉備留下關羽和張飛坐鎮驛館,彈壓隊伍,自己則帶著王宇,以及兩名看起來比較機靈的護衛,走出了驛館,匯入了廣寧城混亂而緊張的街道。

街道上的氣氛果然與他們剛進城時截然不同。之前的喧囂繁華被一種恐慌和壓抑所取代。許多店鋪匆匆關上了門板,行人也行色匆匆,臉上大多帶著驚懼之色。不同民族之間的界限似乎也變得更加分明,漢人、胡人各自聚集,相互警惕地打量著對方。城門口的守衛更加森嚴,盤查也更加嚴格,甚至有幾隊士兵開始在城內巡邏,驅趕聚集的人群。

劉備先是找到了驛館的驛丞。那驛丞是個上了年紀的漢人小吏,看起來頗為世故。劉備遞上一些碎銀,客氣地詢問方才敗兵的情況。

驛丞掂了掂銀子,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壓低聲音道:“唉,還能有什么情況?咱們廣寧都尉派出去剿匪的一哨人馬,在城北十里的地方中了埋伏,聽說……是鮮卑人干的!死傷慘重,連都尉的侄子,一個年輕的校尉,都……唉,差點回不來!“

“鮮卑人?“劉備眉頭一皺,“他們竟敢深入長城以南如此之近?“

“誰說不是呢!“驛丞嘆了口氣,“這幾年邊境就沒消停過!以前是烏桓人跟著張純他們鬧,好不容易平下去了,這鮮卑人又開始不老實了!聽說這次來的還是一支精銳的游騎,來去如風,兇悍得很!都尉大人吃了這么大一個虧,現在城里都快炸開鍋了!“

“那……現在城里的情況如何?守備力量可還充足?“劉備繼續問道。

“守備?哼!“驛丞撇了撇嘴,“廣寧城看著人多,但正經的官軍也就那么千把號人,還要分守長城關隘。都尉大人手下那點兵,平日里欺負欺負老百姓還行,真遇上塞外那些不要命的胡騎,頂個屁用!現在吃了敗仗,士氣低落,能不能守住城都難說呢!“他頓了頓,又看了一眼劉備,“我看幾位氣度不凡,想必也是有些來歷的。聽我一句勸,要是沒什么要緊事,還是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為好。萬一鮮卑人真的打過來,這廣寧城……“他沒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從驛丞那里出來,劉備和王宇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情況比他們預想的還要糟糕。鮮卑人襲擾,官軍新敗,城內守備空虛,人心惶惶。這對于他們接下來的易馬交易,無疑是雪上加霜。

“大哥,看來這張、蘇二位東主的易馬計劃,恐怕要有所調整了。“王宇低聲說道,“鮮卑人既然敢在廣寧城附近伏擊官軍,說明他們的活動范圍已經很近了。我們若按原計劃出城去與烏桓部落交易,風險太大,難保不會被鮮卑人盯上,或者被卷入雙方的沖突。“

劉備點點頭,面色凝重:“子軒說的是。此事需從長計議。我們先去看看那些敗兵的情況,或許能得到更準確的消息。“

他們打聽到,那隊敗兵暫時被安置在城南的一處軍營里。兩人便朝著軍營方向走去。

軍營門口守衛森嚴,氣氛肅殺。營內不時傳出傷兵的呻吟聲和軍官的呵斥聲。劉備上前,報上自己受中山客商張、蘇二人所聘,擔任護衛頭領,聽聞官軍遇襲,特來探望,看是否有需要效勞之處。他言辭懇切,態度謙和,又適時地遞上了一些銀錢作為“慰問“。

守門的軍官見劉備氣度不凡,身邊跟著的王宇也顯得頗為精干,又聽說是來“慰問“的,態度稍緩,但還是表示軍營重地,外人不得擅入。不過,他倒是透露了一個信息:“今日帶隊突圍回來的,是公孫瓚將軍麾下的一位別部司馬,姓趙,單名一個云字。“

“公孫瓚將軍?“劉備心中一動,“可是鎮守遼西的白馬將軍公孫伯珪?“

“正是!“那軍官臉上露出一絲敬佩之色,“趙司馬便是公孫將軍的愛將,此次是奉命前來廣寧協防,誰知……“他搖了搖頭,沒再多說。

趙云!字子龍!

王宇聽到這個名字,心臟猛地一跳!他下意識地看向劉備,發現劉備眼中也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光芒!

那可是趙云啊!常山趙子龍!演義中近乎完美的武將,忠勇無雙,一身是膽!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以這種方式,出現在他們面前!雖然歷史記載中,趙云確實早期跟隨過公孫瓚,但這時間、這地點、這身份(別部司馬,一個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的軍職),都讓王宇感到一種奇妙的宿命感。

劉備顯然也對這位公孫瓚麾下的趙司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再次懇請,希望能見一見這位趙司馬,哪怕只是表達一下慰問之情。

或許是劉備的態度足夠誠懇,或許是那“慰問金“起了作用,那軍官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派人進去通報了。

過了一會兒,通報的人回來說,趙司馬愿意見他們。

劉備和王宇對視一眼,整理了一下衣冠,隨著通報之人走進了軍營。

軍營內一片狼藉。傷兵隨處可見,許多士兵丟盔棄甲,士氣低落,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和藥味。在一處相對整潔的營帳外,他們見到了那位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的趙司馬。

只見此人身量極高,猿臂蜂腰,雖然身上穿著的皮甲沾滿血污,略顯殘破,臉上也帶著幾道劃痕和掩飾不住的疲憊,但依舊難掩其英挺的輪廓和卓爾不群的氣質。他面如冠玉,劍眉入鬢,一雙星目雖然此刻帶著幾分黯淡和自責,卻依然清澈明亮,透著一股凜然的正氣和不屈的堅韌。

這就是趙云!年輕的趙云!王宇心中暗贊,果然如同演義中描繪的那般英武不凡!

“某乃劉備,字玄德,見過趙司馬。“劉備上前一步,鄭重地行了一禮。

“在下王宇,字子軒,見過趙司馬。“王宇也跟著行禮。

那年輕的趙司馬,也就是趙云,目光在劉備和王宇身上掃過,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他似乎沒想到前來“慰問“的所謂“商隊護衛頭領“,竟是如此氣度沉穩的人物,而且身邊還跟著一個看起來頗有見識的年輕人。他也連忙回禮:“某趙云,字子龍,見過玄德公,子軒先生。云兵敗失利,損兵折將,累及袍澤,實乃愧對公孫將軍重托,有何顏面受玄德公慰問。“他聲音清朗,帶著一絲沙啞和深深的自責。

“趙司馬言重了。“劉備溫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司馬能于重圍之中,浴血奮戰,將殘部帶回,已是難能可貴。備忝為漢室宗親(劉備適時地報出了自己的身份),聽聞官軍遇挫,胡虜猖獗,心中憂憤,特來探望,聊盡綿薄之力。“

聽到劉備自稱“漢室宗親“,趙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又化為敬重,再次行禮:“原來是中山靖王之后!失敬失敬!云無能,未能御敵于國門之外,致使邊民受難,愧對祖宗,愧對陛下!“他語氣沉痛,顯然對這次失敗耿耿于懷。

“趙司馬不必如此自責。“王宇在一旁開口道,他知道此刻需要安慰和鼓勵這位未來的名將,“小子斗膽,方才聽驛丞所言,此次乃是鮮卑精銳游騎設伏,敵眾我寡,地利亦失,非戰之罪也。司馬能拼死突圍,保存有用之身,已是萬幸。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將來必有雪恥復仇之日。“

趙云詫異地看了王宇一眼,似乎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能說出這番話來。他苦笑道:“子軒先生謬贊了。鮮卑此次來勢洶洶,其前鋒騎兵便如此悍勇狡猾,只怕……后續主力不日將至,這廣寧城……危矣!“他語氣中充滿了憂慮。

“鮮卑主力將至?“劉備心中一凜,“趙司馬可有確切消息?“

趙云搖了搖頭:“尚無確切情報。但此次伏擊我軍的鮮卑騎兵,裝備精良,戰法嫻熟,絕非一般部落游散可比。我懷疑,這只是他們的先頭試探部隊。而且,我軍斥候在更北方的長城沿線,也發現了大規模騎兵集結的跡象。廣寧都尉貪生怕死,只知固守城池,不敢主動出擊探查,以致我軍……“他沒有再說下去,但其中的無奈和憤懣顯而易見。

接下來的交談中,趙云詳細講述了他們遭遇伏擊的經過。原來,他是奉公孫瓚之命,率領五百精騎前來協助廣寧都尉加強邊防。廣寧都尉卻嫉妒公孫瓚的威名,對他頗為排擠。前幾日,有情報稱一股鮮卑游騎在附近劫掠,都尉便故意派趙云帶兵出城清剿,卻只給了他三百兵力,而且糧草輜重皆不充足。趙云明知其中可能有詐,但軍令難違,只得帶兵出發,結果果然在黑風口以北遭遇了上千鮮卑精騎的埋伏。經過一場慘烈的血戰,趙云憑借高超的武藝和拼死的決心,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帶回了不到一百名殘兵,自己也多處受傷。

聽完趙云的敘述,劉備和王宇都對這位年輕將領的勇武和忠誠更加敬佩,同時也對廣寧都尉的卑劣和邊關形勢的嚴峻有了更深的認識。

“趙司馬,如今廣寧城守備空虛,敵情未明,不知你有何打算?“劉備問道。

趙云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云雖兵敗,但守土之責未卸!只要云尚有一口氣在,定與廣寧共存亡!我已派人快馬加鞭,向公孫將軍求援,只盼援兵能早日抵達。“

“只是……“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憂色,“如今城內人心惶惶,兵無戰心。那都尉又是個只顧自身安危之輩,若鮮卑大軍真的圍城,只怕……“

劉備沉默了。他知道趙云的擔憂不無道理。廣寧城一旦被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軍民離心,陷落幾乎是必然的。

“趙司馬,“劉備忽然開口,語氣堅定,“備雖不才,忝為漢室后裔,食漢祿,受皇恩,豈能坐視邊關危殆,胡虜逞兇!若司馬不棄,備愿率麾下兄弟,助司馬一臂之力,共守廣寧!“

“什么?“趙云和王宇都吃了一驚!

趙云看著劉備,眼中充滿了震驚和不敢置信:“玄德公……此言當真?你……你可知這意味著什么?這廣寧城,很可能就是一座死城!“

“備知道。“劉備坦然道,“但我等深受張、蘇二位東主厚恩,護衛商隊乃分內之事。如今商隊困于城中,進退兩難,若廣寧城破,我等亦難幸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搏!何況,保境安民,乃我輩武人應盡之責!備雖力薄,亦愿為國盡忠,為民請命!“他這番話說得是慷慨激昂,大義凜然。

王宇在一旁聽得也是熱血沸騰,同時心中暗自分析:大哥這個決定,看似冒險,實則高明!一來,確實有保衛商隊和自身安全的現實需要;二來,臨危受命,協助守城,若能成功,必將獲得極大的聲望和軍功,遠比單純完成一次商業護衛要有價值得多;三來,這也是一個結交趙云,甚至收服這位未來名將的絕佳機會!患難見真情,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能打動人心!

趙云被劉備這番大義凜然的話語深深打動了!他看著劉備那真誠而堅定的眼神,心中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猛地站起身,對著劉備深深一揖:“玄德公高義!云……云替廣寧闔城軍民,謝過玄德公!“他聲音哽咽,激動不已。

在國家危難、同僚傾軋、前途未卜的絕境中,一個素不相識的“漢室宗親“,一個“商隊護衛頭領“,竟能挺身而出,愿與自己并肩作戰,共赴危難,這份情義和擔當,怎能不讓趙云感動!

“趙司馬快快請起!“劉備連忙扶起趙云,“你我一見如故,不必如此客氣。守城之事,還需司馬多多指教。“

“玄德公言重了!“趙云激動道,“有玄德公及麾下兩位萬人敵的壯士相助,云信心倍增!廣寧城,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兩人相視一笑,一種英雄相惜的情誼在彼此眼中流淌。

隨后,劉備和趙云開始商議守城的具體事宜。趙云雖然兵力不足,但他畢竟是公孫瓚麾下的將領,熟悉邊防軍務,對廣寧城的防御部署也了然于胸。劉備則有人望和整合能力,手下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超級猛將,還有二十多名經歷過血戰、聽從指揮的護衛,再加上王宇這個能出謀劃策的“智囊“,雙方正好可以形成互補。

他們決定,首先要穩住城內人心,整頓防務。趙云負責約束自己的殘部和城內尚存的部分官軍,劉備則負責整合商隊護衛以及城內自愿協助守城的青壯(如果能招募到的話)。然后,要加固城防,儲備物資,派出斥候嚴密監視城外動靜,隨時準備迎接鮮卑大軍的到來。

當然,他們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兵力嚴重不足,糧草器械匱乏,城內軍民士氣低落,還有一個掣肘的、可能隨時會壞事的廣寧都尉。

商議完畢,劉備和王宇告辭離開軍營。返回驛館的路上,王宇忍不住問道:“大哥,我們真的要留下來協防廣寧?這張、蘇二位東主……“

劉備腳步一頓,轉頭看著王宇,目光深邃:“子軒,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此事確實風險極大,也未曾征得二位東主同意。但為兄以為,大丈夫生于亂世,當行大義之事!若只顧眼前安危,與禽獸何異?況且,趙子龍乃當世英雄,能在此危難之際與之結交,并肩作戰,實乃幸事。至于張、蘇二位東主那邊,待回去后,我自會向他們陳明利害,曉以大義,相信他們亦是深明事理之人。“

王宇看著劉備那坦蕩而堅定的眼神,心中再無疑慮。這才是他認識的那個劉備,他點了點頭:“大哥說的是,小弟明白了。無論大哥做什么決定,小弟都誓死追隨!“

回到驛館,劉備立刻召集了關羽、張飛以及張世平、蘇雙、錢管事等人,將打探到的消息和自己決定協防廣寧的決定,坦誠地告知了眾人。

正如劉備所料,張世平和蘇雙聞言大驚失色!

“什么?協防廣寧?玄德公,萬萬不可啊!“張世平急道,“那鮮卑人兇悍無比,官軍都打不過,我們這點人手如何是對手?廣寧城危在旦夕,我們應該盡快想辦法離開才是啊!“

蘇雙也連連附和:“是啊玄德公!我們是商人,不是軍人!易馬之事固然重要,但身家性命更要緊!留在這里,簡直就是死路一條啊!“錢管事和其他一些商隊高層也是滿臉惶恐,紛紛勸阻。

倒是關羽和張飛,聽完劉備的話,雖然也有些驚訝,但并未反對。

關羽撫髯道:“大哥既已決定,想必有大哥的道理。我等兄弟,自當追隨大哥,共赴危難!“

張飛更是拍著胸脯道:“怕什么!不就是鮮卑蠻子嗎?來多少殺多少!正好讓俺老張的矛飲飲血!大哥在哪,俺老張就在哪!“

劉備感激地看了兩位兄弟一眼,然后轉向張世平和蘇雙,正色道:“二位東主,備知你們的擔憂。但請細想,如今廣寧城四門緊閉,戒備森嚴,我等商隊人多物重,想要悄然離開,談何容易?就算僥幸出城,外面鮮卑游騎遍布,我等又能逃往何處?一旦被追上,下場恐怕比留在城里還要凄慘!“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留守廣寧,看似危險,實則未必是死路。趙子龍將軍乃英雄人物,其部下雖敗,尚有戰力。我等兄弟亦非庸手。若能同心協力,穩住城防,堅守待援(公孫瓚的援兵),未必沒有一線生機!而且,若能守住廣寧,挫敗鮮卑,此乃大功一件!不僅我等能名揚天下,二位東主亦能獲得官府嘉獎和百姓愛戴,對你們日后的生意,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更何況,“劉備加重了語氣,“我等深受二位東主厚恩,如今商隊受困,豈能棄之不顧?若備今日貪生怕死,獨自離去,縱能茍活,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此事關乎信義!備意已決,縱是刀山火海,亦要與廣寧共存亡!二位東主若愿留下,備必拼死護衛周全;若執意要走,備亦不強求,只是……前路兇險,望君珍重。“

劉備這番話,先是分析利害,再是曉以大義,最后更是不惜以自身安危相托,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張世平和蘇雙聽得是面面相覷,心中天人交戰。他們都是精明的商人,自然能聽出劉備話中的利弊權衡。逃,風險極大,且有背信棄義之嫌;守,同樣風險巨大,但若成功,回報也難以估量,更能贏得劉備等人的死忠和天下人的敬重。更重要的是,劉備那番關于“信義“的話,深深觸動了他們。

兩人沉默良久,最終張世平一咬牙,說道:“玄德公高義!我張世平雖是一介商人,但也知何為信義!今日便舍了這萬貫家財,陪玄德公賭這一把!我等愿留在廣寧,聽憑玄德公調遣!所有糧草物資,盡可動用!“

蘇雙也點頭道:“不錯!富貴險中求!我蘇雙也愿與玄德公共進退!“

“好!“劉備大喜,緊緊握住兩人的手,“有二位東主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就這樣,在劉備的感染和說服下,商隊最終決定留在廣寧,與趙云合兵一處,共同抵御即將到來的危機。一場原本只是為了易馬求利的商業活動,因為邊境的風云突變和劉備的挺身而出,悄然演變成了一場充滿未知和兇險的守城之戰。

廣寧城的天空,陰云密布,山雨欲來。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在地平線上升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金坛市| 象州县| 汾阳市| 肥西县| 遂平县| 本溪| 托克逊县| 寻乌县| 周至县| 三明市| 桂林市| 娱乐| 郑州市| 山阳县| 瓦房店市| 梨树县| 南郑县| 文安县| 乐昌市| 临颍县| 清远市| 云安县| 惠东县| 岫岩| 大冶市| 剑阁县| 峨山| 江孜县| 萝北县| 思南县| 鹿泉市| 大安市| 平乐县| 贺州市| 高唐县| 焦作市| 泽州县| 兰坪| 壶关县|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