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磐河烽火燃冀北,青州玄德定遠謀

#第二十七章:磐河烽火燃冀北,青州玄德定遠謀

初平三年,早春。平原郡行轅的議事廳內(nèi),氣氛比往日凝重了許多。窗外的積雪尚未完全消融,料峭的春寒預(yù)示著這并非一個平靜的春天。

孔融派來的使者已經(jīng)離去,但他帶來的消息——袁紹與公孫瓚于磐河一帶爆發(fā)大戰(zhàn),公孫瓚遣使求援——卻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劉備的核心幕僚圈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劉備端坐主位,眉頭微蹙,目光掃過在座的文武。左側(cè)是以關(guān)羽、張飛、太史慈、霍峻為首的武將,他們大多面露戰(zhàn)意,尤其是張飛,一雙環(huán)眼瞪得溜圓,仿佛恨不得立刻提矛跨馬,殺向冀州。右側(cè)則是以國淵、文肅、李恢、孫乾、簡雍、糜芳為主的文臣,他們則神色各異,或沉思,或憂慮。

“諸位,”劉備沉穩(wěn)的聲音打破了寂靜,“北海孔文舉(孔融字)轉(zhuǎn)達公孫伯圭(公孫瓚字)之請,欲我等出兵相助,共抗袁紹。此事關(guān)乎重大,備欲聽聽諸位的高見。”

張飛第一個按捺不住,霍地站起身來,聲如洪鐘:“大哥!公孫瓚那廝雖然先前有些不地道,但好歹與大哥有同門之誼,也曾解過孔北海之圍。如今他有難,咱們豈能坐視不理?袁紹那廝,野心勃勃,早晚是我等大敵,不如趁此機會,助公孫瓚挫其銳氣,也算為將來掃清些障礙!”

關(guān)羽丹鳳眼微闔,撫著美髯緩緩道:“四弟所言,不無道理。公孫將軍于我等雖無大恩,然唇亡齒寒。若公孫將軍敗,則袁紹盡得幽冀之地,其實力將更為雄厚,于我青州而言,壓力倍增。出兵相助,或可延緩袁紹擴張之勢。”他頓了頓,補充道,“然,我軍新得平原,三郡之地尚需穩(wěn)固,傾力遠征,恐非上策。”

太史慈亦出列道:“主公,末將以為,若論私誼,公孫將軍曾對末將有提攜之恩(雖然后來關(guān)系不睦,但最初確有提拔)。若論公義,袁紹名為漢臣,實則包藏禍心,其勢若成,于漢室不利。我軍若能出兵,一來可聯(lián)絡(luò)公孫將軍,二來可牽制袁紹,使其不能全力東向。只是,兵力調(diào)度、糧草供應(yīng),皆需細細考量。”

霍峻則相對謹慎:“主公,末將久聞袁本初(袁紹字)兵精糧足,麾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磐河之戰(zhàn),雙方投入兵力恐達數(shù)十萬,此乃傾國之戰(zhàn)。我軍目前總兵力不過萬余,且多為新募,若貿(mào)然卷入此等大戰(zhàn),一旦失利,恐動搖我軍在青州之根基。此事,還需三思而后行。”

文臣這邊,國淵首先發(fā)言:“主公,諸位將軍所言皆有其理。然淵以為,我軍當(dāng)前之要務(wù),乃‘固本’二字。濟南、北海、平原三郡,雖已歸附,然民心、政務(wù)、經(jīng)濟、軍備皆在初建階段。子軒先生(王宇)前番來信亦強調(diào),當(dāng)深耕內(nèi)政,積蓄力量。若為支援公孫瓚而耗費過多錢糧兵力,致使青州內(nèi)部不穩(wěn),則得不償失。況且,袁紹與公孫瓚之爭,勝負未卜,我軍此時介入,風(fēng)險過大。”

文肅點頭附和:“子尼先生所言極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軍當(dāng)務(wù)之急,是穩(wěn)定內(nèi)部,發(fā)展生產(chǎn),充實府庫,訓(xùn)練精兵。待實力雄厚,再圖進取,方為萬全之策。至于公孫將軍之請,或可遣使致意,送些錢糧軍械以示慰問,略盡同門之誼,而不必親身涉險。”

李恢則從更深層次分析道:“主公,袁紹與公孫瓚皆非明主。袁紹外寬內(nèi)忌,謀多寡斷;公孫瓚勇而無謀,剛愎自用。此二人相爭,無論誰勝誰負,皆會元氣大傷。我等正可利用此良機,在青州積蓄力量,坐山觀虎斗。待他們兩敗俱傷,我軍再相機而動,或可收漁翁之利。若此時強行介入,不僅可能引火燒身,還會過早暴露我軍之意圖,引來袁紹的敵視。”

孫乾與簡雍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認為當(dāng)前不宜大規(guī)模出兵。

劉備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fā)言,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計較。他深知,以目前青州的實力,直接參與到磐河那種規(guī)模的大戰(zhàn)中,無異于以卵擊石。但他同樣明白,完全坐視不理,也非長久之計。

“諸位之言,備已盡知。”劉備緩緩開口,“翼德、云長、子龍之意,備能理解,救困扶危,乃丈夫本色。然子尼、子經(jīng)、德昂諸公所慮,亦是老成謀國之言。我軍根基未穩(wěn),實不宜傾巢而出,遠赴冀州。只是,子軒常言,‘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公孫伯圭與備有同門之誼,孔文舉亦于我有托付之重,若全然不顧,恐失人心,亦寒了盟友之心。”

他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此事重大,備當(dāng)遣人速往濟南,問策于子軒。子軒深謀遠慮,必有良策教我。”他看向?qū)O乾:“公祐(孫乾字),便由你親自跑一趟濟南,將此間情形詳細告知子軒,務(wù)必請他盡快回復(fù)。”

“謹遵主公之命!”孫乾躬身領(lǐng)命,不敢怠慢,當(dāng)即便下去準備行裝。

議事暫時告一段落,眾人散去,各自處理分內(nèi)之事。劉備則獨自在輿圖前久久佇立,目光在青州、冀州、幽州之間來回移動,心中盤算著各種可能性。

數(shù)日后,孫乾快馬加鞭,自濟南返回平原,帶回了王宇的親筆回信。劉備急忙召集核心幕僚展閱。

王宇在信中,首先肯定了劉備不輕易出兵的謹慎態(tài)度。他寫道:“大哥洞察時局,不為虛名所累,不為小義而忘大局,弟深感欣慰。袁公孫之爭,乃北方霸權(quán)之戰(zhàn),非一朝一夕可定。我軍羽翼未豐,此時強行介入,如小舟入怒海,傾覆之危立見。故,‘不戰(zhàn)’為上策。”

“然,‘不戰(zhàn)’并非‘不為’。”王宇筆鋒一轉(zhuǎn),“大哥所慮‘人情’與‘盟友’,亦是至理。弟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名義聲援,實則固防**。大哥可修書一封與公孫瓚,言明青州初定,黃巾余孽未靖(可略微夸大些地方匪患),難以派出大軍相助。但為盡同門之誼,愿譴一將,率少量精兵并攜帶一批糧草、藥材、軍械前往慰問,以壯其聲勢。此舉,既全了道義,又不損我軍元氣。同時,我軍當(dāng)借此機會,以防備袁紹南侵或戰(zhàn)火波及為名,加強平原、濟南沿黃河一帶的防務(wù),修筑壁壘,屯駐兵馬,做出積極防御姿態(tài)。如此,袁紹若知,亦會心存顧忌,不敢輕易小覷我青州,或可牽制其部分精力。”

“其二,**遣將擇人,意在長遠**。所遣之將,當(dāng)勇略兼?zhèn)洌夷茈S機應(yīng)變。弟以為,太史子義將軍最為合適。子義將軍曾與公孫瓚有舊,亦在北地有威名,由他前往,既能體現(xiàn)我軍誠意,亦能借此機會深入了解冀州戰(zhàn)況,觀察袁、公孫雙方虛實,為我軍日后決策提供第一手情報。所率兵士,不必多,五百至一千足矣,當(dāng)為精銳,裝備我軍新制之元戎弩與部分板甲,以顯我軍軍容之盛。此行,勝敗在其次,展現(xiàn)姿態(tài)、收集情報、聯(lián)絡(luò)感情為要。”

“其三,**內(nèi)修外聯(lián),靜待時機**。大哥當(dāng)趁此北方大亂之際,加速整合青州三郡。對內(nèi),繼續(xù)推行新政,發(fā)展農(nóng)商,招募流民,編練士卒,充實武備。對外,可嘗試遣使聯(lián)絡(luò)徐州陶謙。陶恭祖(陶謙字)為人雖暗弱,但徐州富庶,且與袁術(shù)、曹操皆有矛盾。若能與之結(jié)好,互為聲援,則我軍在東面可多一屏障,少一分壓力。至于孔文舉,當(dāng)繼續(xù)以禮相待,助其穩(wěn)定北海,使其成為我軍在青州東北方向的可靠后盾。”

“其四,**警惕曹操,防其異動**。兗州曹孟德,梟雄之姿已顯。其人雖目前專注于經(jīng)營兗州,收編黃巾,但其志不小。袁公孫相爭,或為其提供了向東或向南擴張的良機。我軍需密切關(guān)注其動向,以防其趁火打劫,染指青徐。”

信末,王宇再次強調(diào):“總之,當(dāng)前我軍之總方略,當(dāng)為‘**守青(州)觀冀(州),聯(lián)徐(州)防兗(州),積蓄力量,待時而動**’。磐河之戰(zhàn),無論誰勝誰負,皆是我軍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期。望大哥把握時機,切勿輕易為他人火中取栗。”

劉備看完王宇的信,只覺思路豁然開朗,心中連連贊嘆:“子軒之謀,深得我心!真乃吾之子房也!”

他將信遞給眾人傳閱。關(guān)羽、張飛雖仍有些躍躍欲試,但聽聞王宇分析得條條是道,亦不再堅持己見。國淵、文肅等人更是撫須點頭,深以為然。

“好!”劉備一拍案幾,“便依子軒之策行事!子義何在?”

太史慈出列,抱拳道:“末將在!”

劉備道:“今命你為使,率本部精兵八百,攜帶糧秣三千石,藥材百擔(dān),元戎弩五十具,新制板甲百副,前往冀州磐河,慰問公孫伯圭將軍。此行,一為傳達備之情誼,二為助其聲威,三則望你仔細觀察戰(zhàn)局,體察敵我虛實。萬事以自身安危為重,不可戀戰(zhàn),不可輕進。若事不可為,當(dāng)相機撤回。”

太史慈朗聲道:“主公信賴,慈萬死不辭!必不辱使命!”他心中亦有些激動,能重返北地,參與這等大戰(zhàn),雖非主力,亦是難得的歷練機會,且能再見趙子龍,亦是快事。

劉備又對國淵、文肅道:“平原、濟南沿河防務(wù),便由二位先生與翼德、仲邈共同負責(zé),務(wù)必嚴加戒備,修繕關(guān)隘,增派斥候,以防不測。”

“謹遵主公之命!”眾人齊聲應(yīng)道。

隨后,劉備又命簡雍為使,準備厚禮,前往徐州拜見陶謙,商議結(jié)盟互助之事。同時,也加強了對兗州曹操動向的偵查。

數(shù)日之內(nèi),平原郡內(nèi)一片繁忙。太史慈點齊兵馬,皆是軍中精銳,裝備了最新式的武器。尤其是那百副板甲,穿在雄壯的士卒身上,更顯威武不凡。元戎弩的犀利,也早已在軍中傳開。八百將士,士氣高昂,在劉備的親自送行下,辭別眾人,踏上了北上冀州之路。

與此同時,簡雍也帶著隨從和禮物,啟程前往徐州。

青州內(nèi)部,春耕備耕工作在國淵、文肅等人的主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各處軍營中,練兵的號子聲此起彼伏。馬鈞在濟南的工坊內(nèi),繼續(xù)督促工匠生產(chǎn)軍械,并嘗試冶煉更高強度的鋼材。

劉備站在平原城頭,目送太史慈的隊伍遠去,直到消失在天際。他知道,青州的棋局,因為北方這場大戰(zhàn),又增添了許多變數(shù)。但他有王宇的深謀遠慮,有關(guān)張的蓋世勇武,有眾多賢臣良將的輔佐,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袁本初,公孫伯圭……”劉備喃喃自語,目光深邃,“且看爾等龍爭虎斗,我劉備自當(dāng)在青州,筑我王基!”

而就在太史慈率部北上,簡雍東行徐州之際,遠在冀州磐河的戰(zhàn)場,早已是殺聲震天,血流成河。袁紹親率大軍,以顏良、文丑為先鋒,麴義統(tǒng)領(lǐng)“先登死士”,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及步騎大軍展開了殊死搏殺。

公孫瓚雖勇,其白馬義從亦是精銳,但在袁紹優(yōu)勢兵力以及麴義“先登死士”的強悍沖擊下,初戰(zhàn)便吃了不小的虧。麴義以強弩配合大戟士,大破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斬將奪旗,威震河北。公孫瓚被迫后退,雙方在磐河南北兩岸形成對峙。

太史慈一路北行,沿途所見,皆是逃難的百姓,村莊殘破,田地荒蕪。戰(zhàn)爭的殘酷,讓他更加堅定了輔佐劉備,早日平定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的決心。

當(dāng)他歷經(jīng)十?dāng)?shù)日跋涉,終于抵達公孫瓚大營附近時,正值公孫瓚初敗受挫,營中士氣頗為低落。聽聞青州劉備遣將送來慰問與支援,公孫瓚雖有些意外,亦感到一絲暖意。他親自出營迎接太史慈,見其帶來的兵士軍容嚴整,器械精良,心中對劉備的實力又高看了一眼。

“子義別來無恙!”公孫瓚強作歡顏,拍著太史慈的肩膀,“玄德賢弟有心了!請入帳詳談。”

一場關(guān)乎北方霸權(quán)的大戰(zhàn),已然拉開序幕。而遠在青州的劉備,則在王宇的擘畫下,悄然進行著自己的積累與布局,等待著屬于他的時代的到來。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乾安县| 巴东县| 盐池县| 墨脱县| 原阳县| 新晃| 潞西市| 清水河县| 六安市| 青河县| 岱山县| 金阳县| 东海县| 信阳市| 图木舒克市| 福清市| 温宿县| 承德市| 奉化市| 东港市| 呼图壁县| 新闻| 许昌市| 涟水县| 蒙城县| 东城区| 武穴市| 长泰县| 兴仁县| 突泉县| 潜山县| 星子县| 新宁县| 邛崃市| 包头市| 仙游县| 新田县| 温州市| 普宁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