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電推進系統
- EVE星圖破曉:從軍校到星海
- 努力挺好的
- 2016字
- 2025-06-11 19:02:07
葛淑芬聽見楊辰的問題后,陷入沉思。
作為一名教授,她在看完楊辰的檔案之后,了解了一番聚變反應堆。
可控核聚變的大名,葛淑芬作為一個奮斗在科研一線的學者,也聽說過。
現在傳統的發動機的分類方式多樣。
主要依據燃燒類型、氣缸排列方式、工作循環、氣門技術等不同標準劃分。
按燃料就能分為汽油機、柴油機、燃氣機和電動機。
聚變反應堆輸出能源是電力,這點電動機可以靠的上。
不過么,以聚變反應堆的尺寸,是無法安裝在常用交通工具上的。
并且就算在常用交通工具上安裝的電動機也無法承擔聚變反應堆的功率。
明顯楊辰并不是想要從自己這里得到這個答案。
葛淑芬的思考方向開始轉向推進器這個領域。
現在國際上火箭推進器大概分為固體火箭推進器、液體火箭推進器、混合推進系統以及存在于構想中的核熱推進系統。
固體火箭推進器是一種將固體燃料和氧化劑混合在一起,形成類似糖果棒一樣的固體推進器。
適用于導彈和某些小型航天器使用。
液體火箭推進器使用液體燃料和氧化劑,通過泵送到燃燒室進行燃燒產生推力。
常用于需要高推力和高效率的任務。
混合推進系統結合了液體和固體推進器的優點,通常使用液體氧化劑和固體燃料。
比較適用于需要長時間推力和高可靠性的任務。
但是這些沒有一種是比較適用于聚變反應堆。
楊辰坐在沙發上,看著對面從自己提出問題后就不斷進行思考的葛教授。
十分的期待能得到葛教授的指點。
片刻后,葛淑芬突然想起一種比較小眾的火箭推進器。
能夠完美適配聚變反應堆。
這種推進器最早是一種電推進概念。
這種概念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既冷門又熱門的技術。
冷門是指這種技術目前應用場景有限,主要局限于太空航行領域,世界各國現如今基本上連自家星球都沒有邁出去。
更別提在宇宙間來回穿梭了。
熱門則是,它卻備受科研界關注,所有懷揣星辰夢想的研究者都在積極探索這項技術,為人類終將邁出星球搖籃的那一天未雨綢繆。
畢竟,文明的未來注定不會永遠束縛在一顆行星之上。
葛淑芬回想完有關電推進系統的內容,抬頭看向楊辰。
“小楊啊,你知道火箭推進器中的電推進系統么?”
沒等楊辰回答,葛淑芬繼續說道。
“電推進系統其實早在上世紀中期就有人提出過構想。”
葛淑芬邊說著邊起身在自己辦公室中的書架上尋找,片刻后找到一本厚重的專業書籍。
回到沙發處坐下后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示意圖繼續說道。
“與傳統的化學燃料推進器不同,它利用電能將推進劑電離,形成等離子體后通過電磁場加速噴出。”
楊辰立即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準備開始記錄。
眼睛在厚重的書籍上掃過,只見書頁上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筆記,顯然葛教授也曾鉆研過。
葛淑芬從辦公桌上拿過草稿紙,在上面畫出簡圖。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電熱式推力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電能直接加熱物質,使其氣化后經噴管膨脹噴出產生推力。”
“電熱式推力器有三種分類,分別是電阻加熱式、電弧加熱式、微波加熱式。”
“這種電熱式推力器推力較大,但燃燒效率較低,現在在國際上適用于需要中等推力的任務,比如說衛星的軌道調整。”
葛淑芬將寫滿電熱式推進器內容的草紙放在一邊,繼續在空白草紙上畫簡圖。
“第二種是電磁式推力器。”
“它的原理是將物質電離為等離子體,通過電磁場急速噴出。”
“目前電磁式推力器在國際上主要以霍爾推力器為主,也算是當前衛星主流電推進技術之一。”
“第三種是靜電式推力器。”
“它的原理是經過靜電場加速電離后的離子、電子通過中和器排出以保持電荷平衡。”
“這種主要是存在于理論中的適合深空探測等長期任務的技術。”
“所以靜電式推進器又被稱為離子推進器,和剛才說的霍爾推進器是當前世界上熱門的兩種電推進技術。”
“離子推力器電離區和加速區分開,雖然比沖高,但是技術復雜。”
辦公室內,葛淑芬講解電推進器的聲音在屋內回蕩,楊辰則在一邊奮筆疾書,汲取知識。
“好了,如果你想試著以聚變反應堆為動力源,我覺得霍爾推力器和離子推進器你都可以參考參考。”
葛淑芬將自己剛畫的草稿和手中厚重的書籍合上,輕輕的推給楊辰。
“這些資料你帶回去慢慢研究。”
葛淑芬將東西推到楊辰面前后,摘下了戴在鼻梁上的眼鏡,揉了揉臉部。
長時間的講解,讓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有些精力下降。
楊辰將手撫在面前厚重的書籍上。
仔細打量這本葛教授贈予的書籍,書脊處的皮革封面稍有磨損,書頁邊緣還有不少便簽紙的殘角。
看得出這本書被人翻閱過無數次。
“太感謝您了,我一定仔細研讀。”
辦公桌上放置的黑色裝置發出‘滴’的輕響。
葛淑芬趕忙從沙發上起身,來到辦公桌前將黑色裝置關閉。
“差點忘了還有這個,老嘍~,講這么一會就有點吃不消了。”
楊辰正在翻看葛教授剛推給自己的資料,聞言抬頭。
“葛教授,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葛淑芬擺擺手,笑道。
“沒事,就是年紀大了,精力不如你們年輕人了。”
她頓了頓,忽然好像想起什么,拿出自己的手機。
“對了,我有個學生,叫周瑤,和你同年級,是專門研究電推進系統的。”
“你手里這本書她也研究過,對于現如今世界上電推進的前沿技術比我更熟悉,不如你們在一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