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人才
- 同時穿越:圣光忽悠著你
- 風鈴屋
- 2132字
- 2025-06-22 12:00:00
“什么情況?”吳明舒緩了一下情緒
“周都尉派人送來消息,樂安國那邊發現......大量黃巾向北海而來,數量約十幾萬,其中裹挾著無數的流民?!?
“以前青州統領黃巾的渠帥你知道是誰嗎?”
“這個,好像是沒有。青州這邊都是自發出來起義的。”陸大撓了撓頭
吳明記得青州的黃巾頭領好像是張饒,不過那是公元191年的事。
“算了,陸大,你留在這里看著,我自己先回據縣?!?
“將軍,你又要自己一個人行動?”
“我一個人更快,你在這里主要看著新建的船舶司和捕魚隊?,F在我們的糧食雖然說還有不少,但是軍屯和民屯都要等到開春才能耕種,捕魚隊多多少少能補充一點。還有,船舶司更是重中之重,再建的船不能被破壞了,有搗亂、鬧事的,殺無赦!”吳明在黃縣將船匠都編入新建的船舶司,負責新建海船。
海對面的遼東現在處于高層權力真空狀態,直到公元189年,公孫度才上任遼東太守。
趁著這幾年,吳明完全能將遼東打下來。
“是,將軍”陸大對吳明抱拳鞠躬領命。
在黃縣到據縣的路上,吳明是飛著去,他在高空中,認準方向疾馳而去。
“我現在這狀態,三國志10?”
“太史慈現在還是17、8歲?居然帶母親跑遼東去了,難道是因為我攻占了東萊?想不通?!?
“要不要去綁一些歷史名人過來?”
“還是算了,到時候擺爛還好點,要是跟著搗亂,那也是麻煩啊......”吳明在胡思亂想中抵達了據縣附近,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降落,進入據縣。
吳明鼓勵了一番守城門的小隊士兵后,讓人去稟報周倉,叫到縣衙來,隨后他進入城中。
“將軍!”
吳明坐在主位,瀏覽著這段時間據縣的信息,看到周倉進來說道“還有多遠?”
“探子回報已經進入北海國了,所過之處燒殺搶掠。還好那邊沒有安排屯田所,我已經讓人將黃巾前進路線上的村莊百姓都遷走了?!?
“很好,我帶領親兵和廖化部跟我出征,你繼續守衛這里?!眳敲骶嗊^后的親衛軍現在才幾千人,分成了五部。吳明的親兵一直在守衛據縣縣衙,陸大部現在在黃縣,裴元紹部在東萊,周倉部守衛據縣,廖化帶走了一些人馬,其余的也在據縣。各地的軍屯屯長也都是吳明的老部下,畢竟作為張角的弟子,他手里也是一直統領著一方的人馬的。
“遵命!”周倉轉身離去
吳明叫過來一名民房的官員“準備好物質接收流民,所有的人都要重新編撰戶籍分配到民屯去,安排好民屯的春耕?!?
“是”
一天之后,黃巾軍逐漸接近據縣
吳明帶著近千士兵前往城外攔截,別看黃巾人數多,但是他根本不怕。對于黃巾的組成,沒有誰比吳明更懂。
黃巾中有作戰能力悍不畏死的,基本上都是原來當土匪賊寇的人,或者是太平道的信徒。前者一直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黃巾起事以后趁亂加入。后者則是因為信仰狂熱,跟隨張角只為了實現教義中的‘黃天當立,致太平’。
其余的都是裹挾的普通百姓,要么活不下去了才舉起了鋤頭,要么是被黃巾搶過,也是活不下去了直接加入黃巾,根本沒有戰斗力。
吳明帶領部隊堵在官道上,看著遠處黑壓壓的一片人群緩慢靠近。
“你們結成圓陣防御,等我擊殺他們頭領,就開始招降?!?
“是,將軍!”親兵統領大聲回應,狂熱的看著吳明,雖然感覺自己沒什么用,但是能見識到自家將軍在戰場上的無敵英姿,此生也是無憾了。
流民人群已經發現了官道上的軍隊,最前方的人群出現了一陣騷亂。不一會,一隊人馬脫離人群前壓,領頭的是一位彪形大漢。
彪形大漢上前喊道“我乃是天公將軍麾下大將管亥!前方何人,不過是千余士卒,膽敢攔路?!?
“管亥?他不是公元193年孔融當北海相時才來北海的嗎?怎么現在就來了?”吳明想了想,沒管太多,一邊騎馬向前沖去,一邊喊道
“北海吳明,放下武器,跪地降者不殺!!”
黃巾軍中爆出驚呼“神將......是北海神將!”
管亥聽到后嗤之以鼻,大聲喊道“哼!不過是漢軍吃了敗仗,怕掉腦袋才編了這瞎話!今日看我斬他!”他也沖向吳明。
兩人快速接近
“當”的一聲巨響,管亥手中的大刀刀面彎曲,砸在了身上。他口中噴出鮮血,人直接飛向后方摔在地上?;杳郧半[約看見吳明直接撞入人群,揮舞方天畫戟造成一片人仰馬翻。
之后的事就簡單了,吳明看哪里聚集的人數多就沖向哪里,殺戮不斷。他不斷呼喊“跪地降者免死!”
以吳明的能力護住身下的馬輕輕松松,他一人一馬在黃巾軍中左沖右突,親衛軍也開始結陣緩慢推進同時喊道“放下武器,跪地降者免死!”
才一會的功夫,吳明周圍已經沒有站著的人了。他看了看這群流民,有跪地的,有四散逃跑的,還有遠處還不知道情況,源源不斷向這里走來的。
“人真多,來個人。去據縣把官員叫來接收,其余人這里待命維持秩序,我先去前面!”
“遵命!”親衛軍派出人手后,開始接收俘虜。
吳明身上連血都沒沾,騎著馬向前趕去,不斷的重復驅散人群的動作。后方據縣的官員趕到后開始施粥接收流民,登記造冊。
忙活了一天,雖然沒有接收全部的流民,但也是有近10萬的人。搞得官員跟吳明訴苦,說物資糧食啊,流民的住所啊什么的。
吳明也很煩,直接讓他們先按規劃安排好民屯。要是以后糧食不夠了,大不了自己每天出海捕鯨魚當食物去,這個時期海里的鯨魚可是很多的。
時光流逝,北海的軍屯、民屯都開始正常運作。在多了這么多人之后,基礎的建設也在吳明的安排下一步步的落實,他還搞了個培訓班,自己培養了大批的官員。這批官員都是干實事的,只要會讀寫常用字,懂得一些簡單的算術,稍微有點管理能力,就被吳明安排上崗了。
沒辦法,湊合著用。就這樣,北海按照吳明的意志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