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央視報道
- 1978:和女兒國國王相親開始
- 稻香米酒
- 2474字
- 2025-06-10 00:03:09
中央電視臺在今年的5月份之前,都還叫首都電視臺。
坐落在復興路11號。
“就是這里了。”
陳遠拿著央視給他的回信,于第二天來到了央視門口。
“站住,干什么的?”一個中年門衛將他攔了下來。
“你好同志,我叫陳遠,之前給央視投稿過了,你們領導叫我來面談。”
“有證據嗎?”
“有有有,這是央視給我的回信,您看看。”
那門衛接過信仔細看了兩遍,發現沒什么問題后,對陳遠道:“同志你先稍等,我去給領導通報一下。”
“好的,麻煩了。”
陳遠掏出昨天買的那包煙,抽出一支來遞給了門衛。
“辛苦辛苦。”
門衛大叔見陳遠這么懂事,臨走前特意安排他到門衛室里坐著等。
陳遠這邊剛在門衛室里坐下,遠遠就見一個有些眼熟的小老太太騎車朝央視大門駛來。
待她騎近了一些,陳遠認出了對方。
楊秸導演。
如果說名字有人不認識,那么說她是86版《西游記》的導演,想必就都有印象了。
陳遠沒打算和人打招呼,畢竟現在的自己,壓根就不認識對方。
倒是有些奇怪,為什么都九點半了,這位才姍姍來遲。
“咦,門衛室換新人了嗎?”楊秸也發現了陳遠,好奇的朝他多看了兩眼。
陳遠見對方產生了誤會,不再裝啞巴,開口解釋道:“您好,我是過稿了來面談的,門衛大叔進去替我通報了。”
“哦,這樣啊,小同志你過的稿子叫什么?”
“《包青天》。”
“你是陳遠對嗎?”
“呃……楊導您認識我?”
“我看過你寫的《包青天》啊,不過你是怎么知道我姓楊的?”
陳遠:完了,暴露了!
好在他急中生智,想起了楊秸導演在76年執導的一部名叫《百花記》的湘劇,趕緊拿出來當了一下借口。
“嗯,《百花記》確實是我拍的,想不到你們年輕人也喜歡。”
楊秸似乎趕時間,沒有抓陳遠話里漏洞,重新騎上自行車后擺擺手道:“陳遠同志,希望今后有機會一起共事,我有點事,就先走了。”
“好,楊導慢走。”
這邊送走楊秸沒多久,門衛大叔也小跑著回來了。
“同志,我們臺長同意見你,請跟我來。”
上來就是臺長,陳遠感覺有點重視啊。
不過側面也說明了,現在的央視百廢待興,各位領導都亟需做出一點成績出來。
前去見臺長的路上,陳遠打聽到,門衛大叔姓秦。
名字沒說,只是讓陳遠今后喊他老秦就行了。
老秦把陳遠帶到臺長辦公室門口就走了。
陳遠則稍稍整理了一下著裝,這才敲門走進了面前的辦公室。
“任臺長您好,我是陳遠。”
臺長叫任健君①,給陳遠的信件上就有他的名字。
還是蓋章的。
“陳遠同志,歡迎歡迎。”
任臺長十分熱情的起身和陳遠握了握手,然后請坐,看茶。
“多謝任臺。”
“誒,不用這么客氣,我看陳遠同志你的投稿地址是燕理工大學,所以你是住在燕理工嗎?”
“是的。”
“挺好的。”任健君點點頭,接著和陳遠聊起了《包青天》。
聊他創作《包青天》的靈感,思路……不時提出一些疑惑的點讓陳遠回答。
其實任健君作為一個臺長,又不是一個記者,向陳遠打聽這些東西,不是想真正的刨根問底,他的目的只是想從側面求證一下這個故事不是抄來的,同時對陳遠的學識有一個大致的判斷。
畢竟陳遠在投稿里提了一個額外的要求。
——說希望央視可以給他提供一個工作崗位。
只是現在的工作崗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就算央視看中了陳遠寫的劇本,也還需要他過五關,斬六將,方才能夠服眾。
眼下任健君和陳遠聊完劇本,基本上陳遠算是過第一關了。
接著開始了下一關。
任健君問道:“陳遠同志你說你希望加入我們央視,這是認真的嗎?”
“是的,我很喜歡央視的工作,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盡些綿薄之力。”雖然這些話都很不要臉,但陳遠臉皮厚,說得理直氣壯。
“所以你現在是沒工作的對嗎?”
不待陳遠回答,任健君又換了個問法:“或者說,你能不能先向我做個自我介紹。”
“可以。”
陳遠點頭,這是他來之前就預料到的問題,也早就在肚子里打好了腹稿。
“我叫陳遠,今年26歲,燕京本地人,學歷是本科,大學是清華大學,讀的化學專業,75年畢業后分配到燕理工大學任助教老師,去年升為講師,因為不可抗拒因素,正在辦理離職手續中。”
任健君原本還以為陳遠只是燕理工某某教授的兒子,再或者是即將畢業的學生,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化學老師,當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同時對他口中的不可抗拒因素,也更加好奇。
如果不弄清楚這個問題,哪怕陳遠的履歷再光鮮,任健君也是不敢用的。
“是什么不可抗拒因素,讓陳遠同志你一個大學老師,甘愿放棄大好的前途呢?”任健君問道。
“上個月,我做的一場化學實驗出現了意外,發生了爆炸,爆炸讓我的記憶出現了紊亂,沒法再勝任學校里的工作。經過我一個月的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換個工作環境試試,所以昨天主動向學校寫了離職申請。”
陳遠的這個解釋讓任健君心里松了一口氣。
同時在這位臺長看來,如果陳遠說的情況屬實的話,他已經準備好接收他了。
畢竟陳遠要學歷有學歷,要履歷有履歷,要才華也有才華,這樣的人才,主動來投,沒道理將之拒之門外。
“好的,陳遠同志你的情況我已經基本上了解了,眼下我們央視是非常歡迎像你這樣有才干的年輕人加入的,可人事問題,就算我是臺長說了也不算,需要經過臺里開會討論,但我可以給陳遠同志你一個保證,只要你今天和我說的情況沒有弄虛作假,入職就不是問題。”
“我自然句句說的都是真話,當然我現在說了也不算,歡迎央視派人去學校調查我的檔案。”陳遠自信道。
“一切會按章程辦事。”任健君一句話結束了這個話題,轉而提了一下《包青天》的劇本稿費的事。
“沒問題,稿費可以等我入職后再算也行。”
“那好,10點半我還有個會議,那我讓秘書陪你到臺里面隨便參觀一下?”
陳遠也確實想逛逛現在的央視,就沒有婉拒,“好的,但會不會麻煩啊?”
“不麻煩。”
任健君起身,叫來秘書。
秘書是個三十來歲,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有為青年,名字叫周正。
“陳遠同志,你想先參觀哪個部門?”
“如果我入職的話,會是在哪個部門?”陳遠反問。
“文學編劇部。”
“那我就先去這個部門吧。”
五分鐘后,當周正領著陳遠來到央視的文學編劇部,發現里面空空如也,空氣忽然就變得有些安靜了起來。
陳遠還以為這些人是有事,結果周正抓了隔壁科室的人一問,才知道文學編劇部三個人,一個可能在迎春晚會彩排現場,另外兩個可能出去采風了還沒回來。
聽了這樣的回答,陳遠的內心直呼好家伙!
‘他奶奶的,這樣自由懶散的部門,老子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