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星辰計劃
- 重生之我靠外賣迎娶白富美
- 逍遙的小老虎
- 2062字
- 2025-06-11 09:24:00
這場看似友好的會面,實則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心理博弈。
馬克離開后,劉東立刻撥通了張博士的電話:“老張,今晚有空嗎?來我辦公室一趟,我們好好聊聊量子芯片的研發細節。”電話那頭,傳來張博士爽朗的笑聲:“劉總,我就知道你會找我。放心,我哪兒都不去,這輩子就想在天東干出一番大事業!”
與此同時,天東的“星辰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強烈震動。
公司官網首頁,一段精心制作的宣傳視頻循環播放:畫面中,頂尖的實驗室里,工程師們專注地操作著量子計算機,屏幕上跳動的代碼如同神秘的宇宙密碼;
智能工廠內,機械臂以微米級的精度組裝芯片,火花四濺,閃耀著科技的光芒;
發布會現場,星耀 OS系統驚艷亮相,贏得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視頻下方,“百萬年薪尋芯片天才,共筑中國‘芯’未來”的紅色標語,在黑色背景的襯托下格外醒目。
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里,28歲的華人博士李然正盯著電腦屏幕,眼睛一眨不眨。
天東的招聘信息像一塊強大的磁石,牢牢吸引著他的目光。
一旁的導師詹姆斯教授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特斯拉也在招募芯片人才,開出的條件比天東更優厚,你怎么看?”
李然摘下眼鏡,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嘴角露出一抹堅定的微笑:“教授,天東正在做的事情,是從 0到 1的突破。在那里,我不僅能參與最前沿的芯片研發,還能為中國的科技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使命感,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一個月后,李然站在天東合肥總部大樓前,望著樓體上巨大的“星辰計劃”海報,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和他一同入職的,還有畢業于 MIT的芯片設計天才艾倫?懷特、曾主導臺積電 5納米工藝研發的資深工程師林正雄,以及來自國內頂尖高校的二十余名青年才俊。
天東為他們打造的芯片實驗室,堪稱科技的圣殿:全球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正在進行精密調試,量子計算模擬平臺不斷閃爍著神秘的藍光,專屬的衛星通信頻段確保著研發數據的絕對安全,甚至還有一支由頂級廚師組成的團隊,為工程師們提供營養均衡的定制餐食。
在人才儲備方面,天東的布局同樣極具前瞻性。
與國內十所頂尖高校合作成立的“天東新能源學院”,在清華校園內舉行了盛大的揭牌儀式。
儀式現場,彩旗飄揚,掌聲雷動。
劉東站在臺上,看著臺下數百名充滿朝氣的學子,動情地說:“這里,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的搖籃。我們不僅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寶貴的實習機會,更會把最前沿的技術課題帶進課堂。在天東,你們的每一個創意,都有可能改變世界!”
學院的課程設置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
學生們不僅要學習新能源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設計等核心課程,還要參與智能制造、車聯網等跨學科項目。
在實驗室里,本科生們就能接觸到天東的實際研發課題,跟著工程師們一起優化石墨烯電池的性能、訓練自動駕駛算法。
天東的技術骨干們定期走進校園,將行業一線的實戰經驗和最新挑戰分享給學生,真正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為了吸引更多全球頂尖人才,天東還在美國硅谷、德國慕尼黑、日本東京設立了海外研究院。
這些研究院不僅是技術研發的前沿陣地,更是吸引全球智慧的磁石。
在硅谷研究院,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們圍繞著車規級芯片展開攻關,實驗室里的討論聲、鍵盤敲擊聲日夜不停;慕尼黑研究院專注于智能駕駛算法的優化,工程師們在虛擬仿真系統中模擬著各種復雜路況,力求讓自動駕駛技術更加安全可靠;東京研究院則聚焦于電池材料的創新,科研人員們在實驗室里反復試驗,尋找著突破能量密度瓶頸的關鍵材料。
面對天東的強勢布局,特斯拉的人才策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馬克看著最新的人才流失報告,臉色陰沉得可怕。
原本寄予厚望的“獵星計劃”不僅沒能挖到天東的核心人才,反而有 17名特斯拉的資深工程師遞交了辭呈,轉投天東的懷抱。
“他們到底給了什么?為什么我們留不住人?”馬克憤怒地將報告摔在桌子上,震得咖啡杯里的液體濺了出來。
市場部總監小心翼翼地打開平板電腦,調出一段視頻:“馬克,您看這個。天東為員工打造的人才公寓,配備了 24小時恒溫泳池、專業健身房、藏書過萬冊的圖書館,甚至還有供員工子女就讀的雙語幼兒園。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人才提供的,是一個能實現技術理想的廣闊舞臺。”視頻中,天東的工程師們在實驗室里專注工作的身影,與在人才公寓中享受生活的畫面交替出現,展現出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
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才爭奪戰遠未結束,但天東已經憑借著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對人才的真誠尊重,占據了主動。
在合肥總部的人才戰略會議上,劉東看著大屏幕上不斷攀升的人才儲備數據,欣慰地說:“人才,是天東最寶貴的資產。我們不僅要留住人才,更要培養人才,讓他們在這里實現價值,也讓天東在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窗外,夜幕降臨,天東總部大樓的燈光次第亮起,宛如夜空中最閃耀的星辰。
在這場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人才爭奪戰中,天東用實力和誠意,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而特斯拉等競爭對手,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迅速崛起的東方對手,思考著如何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扳回一局。
這場人才爭奪戰的每一個瞬間,都將成為行業發展史上的經典案例,深刻影響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