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雙因子激勵理論
書名: 大明從拯救馬皇后開始作者名: 和我一起擺爛本章字數: 2011字更新時間: 2025-06-12 23:47:09
“這等人,不應當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朱元璋有些懵逼,他將詢問的眼神投向李善長,李善長卻是喃喃道:“識人術……”
“竟是失傳已久的識人術么……”
朱元璋愣住了。
他還是第一次看見,李善長露出如此這番震驚的表情!
“李善長?韓國公?快點,朕要你給朕解釋!”
卻只見李善長竟是眼神灼灼地盯著趙青祿,喃喃道:“不對,不是識人術……”
“這到底是哪家學說?”
“再多說些,再多說些……”
……
趙青祿笑著說道:“現在,你可明白了?”
“天下所有人想要的是什么你都清楚了,那接下來定好激勵的措施,不就可以了嗎?”
朱標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
“先生剛才與我聊了這么多,并不是為探我底細!”
“而是想要告訴我,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習慣了稱呼趙青祿為先生。
趙青祿笑著說道:“好!”
“既然你已經領悟了,一個人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接下來,就該提到,該發放什么了。”
“我問你,你也是勛貴,平常大家給勛貴發放俸祿,都用的是什么方式?”
朱標思索片刻,說道:“自然是每個月份,前往領取祿米。”
“每月定額都得安頓好了,若是缺了少了,雖說不敢去找父……陛下鬧,但是卻依舊是要大哭一場,表明自己被貪官惡吏虐待了的。”
朱標搖了搖頭,說道:“此制初行時,勛貴皆感皇恩,安分守己。然如先生所言,隨勛貴子嗣繁衍,他日或成國之負擔。”
“之前稍微短了他們些就敢鬧,如今若是當真直接動了,那還得了?”
趙青祿笑了笑,接著說道:“他們為什么鬧?”
朱標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自然是因為他們不敢去招惹陛下,只好把怨氣撒在官僚身上。”
“或者干脆真是就覺得是貪官污吏的發放出了問題,缺了他們的。”
“怨恨的對象,多數都是發放的人。”
“那么,產生怨恨的人,多數都是哪些?是那些拿到祿米很多的勛貴,還是那些不事生產,祿米不過剛剛夠糊口的勛貴?”
朱標愣了愣,說道:“我記得,是只有那些只夠糊口的勛貴!”
“這就對了。”
趙青祿笑著說道:
“這就是我要說的問題。”
“缺了他們什么,他們才會鬧?”
“缺了,糧食?缺了最基層的需求!”朱標恍然大悟,“先生的意思是,糧食定是不能缺的!”
你這個怎么感覺有點左腦攻擊右腦,尖尖進行思考的感覺……趙青祿心中暗自吐槽,“還好你不是皇族,不然你有成為大明烈日的潛質。”
“不過無所謂了。”
趙青祿笑著繼續說道:“就是這樣。”
“可是,頂層的那些人,他們真的吃得完發放的那些祿米嗎?”
朱標恍然大悟,“所以應該把頂層的祿米也全部沒收,弄得和下面那一批勛貴一樣!”
朱元璋在暗室里看著自己的傻兒子,恨不得一腳踹上去。
“這才是我熟悉的標兒嘛……”
他罵罵咧咧,不過看著自己的兒子好學的模樣,倒也是忍不住笑了。
“百室,你說此子,是不是很適合,當作標兒的你來培養?”
李善長一臉古怪地回頭看了他一眼,說道:“太早了吧陛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他剛才還真有點那個想法。
“聽聽,他到底是怎么說的。”
“這些東西,讓標兒學學,還真是挺好。”
他現在對趙青祿,已經完全沒有殺心了。
這種只是單純聽課,甚至不用處理政事的場合,他很喜歡。
而且,很奇怪地,他這個時候,看著朱標的成長,他對李善長的猜忌,也漸漸地不知為何少了幾分。
至少,這位洪武大帝,在這個時候很放空。
他看向了太傅,本來他還想要從太傅的身上,看到一些對丟工作的恐懼。
可他卻看到了太傅的眼神中只有對知識的崇敬。
……
趙青祿有些無語,說道:“怎么能這樣?”
“你這樣,上面的勛貴就要鬧了!”
“我換個說法跟你說,祿米,其實我們不妨稱之為,‘穩健因子’。”
“這是為了讓勛貴們的生活穩定下來,是他們不事生產的保障,獲取穩定且門檻低,無論發多發少,都讓人覺得是理所應當的,是他們應得的。”
“也就是,如果你給了,他們覺得你應該的,不值得褒獎。但是如果你不給,他們就要對你很不滿意了。”
“所以,對于穩健因子來說,這種東西應當只要能讓他們吃飽就足夠了,而追求更好的生活,絕對不能用穩健因子來。”
“這就是以前大明發放祿米的問題所在,那就是全都是穩健因子,不能缺了短了。”
“所以,要減少這些穩健因子,轉化為……能夠讓他們得到了感激涕零,失去了也不敢心生怨念的東西。”
“也就是,賞賜。”
“我們不妨稱之為賞賜因子。”
“賞賜因子有沒有,多不多,都不是固定的,獲取不穩定且有難度。”
“而且,穩健因子的博弈存在于領取者與發放者,而賞賜因子的博弈,存在于領取者之間。”
“當穩健因子的博弈有一方勝利,都不會有成就感,可無論賞賜因子的哪一方博弈勝利,都會有極為強烈的正反饋。”
“正反饋會形成循環,這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感覺。”
“將促使領取者的競爭越來越強大,也正因此,他們產生的績效將會越來越高。”
“而且,這里還不只有一個因素。”
暗室內,朱元璋聽到這里,若有所思。
“此子說的倒也有些道理……”
其實他心里的反應更激烈一些。
何止是有些道理,簡直是一陣見血!
……
注:
朱元璋在私下場合,會稱呼李善長的字“百室”,《明太祖實錄》中提及,朱元璋曾私下對李善長說:“百室,朕知你忠心事主,勿慮他人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