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輿論
- 華娛:從廣場舞教父開始制霸內娛
- 許小兔
- 2450字
- 2025-07-07 20:00:00
正當許向陽在當空中飛人,攢錢還債的時候,互聯網上關于他在港臺地區的采訪引發熱議。
2002年初的互聯網,雖遠不如后世發達普及,但門戶網站、大型論壇以及高校BBS非常活躍。
許向陽在港臺兩地對于無良媒體的回擊,熱度很高。
而紙媒,正如許向陽所料,港臺媒體,尤其是被他正面硬懟的幾家,開始了瘋狂的報復性報道。
壹周刊:《大陸仔許向陽囂張跋扈,辱罵港媒素質低!》
東方日報:《靠臉蛋上位?許向陽歌技遭質疑,港島樂壇前輩批其“徒有虛名”》
明報:《情商堪憂!許向陽得罪媒體恐自毀港臺前程》
版面上全是許向陽不耐煩、輕蔑的表情、暗指其年少得志便猖狂。
而蘋果日報這種背景的報社,暗指許向陽在煽動情緒,呼吁抵制。
內地也有跟風報道的,但大多只是小報,哪怕是楠方報社,也不敢對許向陽在寶島的發言置喙。
只敢拿他在港島的發言暗戳戳說許向陽太過狂傲,不懂尊重前輩之類的。
各大門戶網站論壇評論區迅速成為戰場,觀點撕裂嚴重。
有的港島本地網民直接開罵:“這索嗨滾回內地啊,給臉不要臉,這里沒人在乎你。”
“許向陽算什么東西?一個內地暴發戶明星,懂什么叫國際視野嗎?”
“港島就是比內地發達,他憑什么指手畫腳?買盜版怎么了?便宜!”
“不就是想賺錢才來我們這里討飯的嗎?神氣什么東西,土鱉。”
“居然瞧不起我們,到底哪些白癡在追他,是不是那幫初高中的女仔啊,只看臉的是吧?四大天王不帥咩?”
這條評論下面反駁的最多,畢竟正常人的審美還是統一的,“四大天王還真不如許向陽~”
當然也有寶島的串子在中間帶節奏:
“講這種話太敏感了吧,音樂歸音樂,扯什么其他哦。
寶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這樣講只會讓寶島歌迷反感誒,不懂尊重差異啦。”
也有所謂的理中客,站在道德制高點,評頭論足。
最可恨的就是恨娘黨,放下碗罵娘,暗戳戳的使壞。
這股在各方勢力有意無意推動下的輿論逆流,試圖將許向陽塑造成一個狂妄無知、情商低下的負面形象。
但《向陽而生》的銷量,卻在以一種誰都看不懂的方式,在兩地大賣。
然而,一個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許向陽為代言產品站臺的一場發布會上。
“許向陽先生,你在港臺的言論引發巨大爭議,有觀點認為你是故意制造話題來刺激銷量。
請問這是否是你的一種營銷策略?你是否在利用這些來博取關注?”
許向陽瞥了一眼他的記者證,楠方都市報,這就不奇怪了。
“營銷策略?你想多了,要不是百代那邊反復溝通希望拓展市場,我本人對港臺那點銷量,真的不怎么在乎。
我說那些話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幫媒體,欠罵。”
記者不甘心,繼續咄咄逼人;“可是,你辦簽售會,不就是為了增加銷量的嗎?你這前后矛盾的說辭,你是不是根本就是在演戲?”
現場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其他記者也紛紛將鏡頭對準許向陽,等待他的反應。
許向陽聽樂了。
這是帶著任務來的啊,看來是史密斯專員的小費到賬?
他轉身詢問陳天明,“老陳,港島和寶島至今一共賣了多少份專輯?正版。”
陳天明迅速翻了翻記事本,“一共是18萬份。其中磁帶約12萬,光盤6萬。”
“18萬份,”許向陽點點頭,目光重新投向那位提問的記者,
“好,我就當這18萬份全是光盤,按內地零售價25塊一張算,也就是450萬。對吧?”
記者不明所以,下意識點頭。
許向陽看著他,又問道,“你哪的人?”
記者一愣,老實回答:“川省人,不是港臺的。”
“川省啊~”許向陽驟然想到了那件大事,心情有些低落,也懶得繼續懟這個記者,直接道:
“你沒必要繼續揣著明白裝糊涂了,我懶得跟你多說,聽好了。”
“港臺兩地至今賣出18萬份,那我就認捐450萬,在川省貧困地區建造質量最好的希望小學,不夠我補。”
“這點銷量帶來的這點錢,我不在乎。
現在,你聽明白了嗎?”
話音落下,全場死寂。
剛剛追問的川省記者臉色通紅,心情五味雜陳。
他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周圍的閃光燈襯得他臉上青一塊白一塊,更加茍且。
許向陽沒再看他,也沒了回答其他問題的興致,只是慣例表達了對代言產品的支持,便離開了發布會。
平地起驚雷。
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瞬間被這條爆炸性新聞占據。
“許向陽捐450萬港臺專輯收入建希望小學!”
“狂言少年豪擲450萬,用行動回應質疑!”
許向陽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徹底粉碎了所有關于他炒作營銷、唯利是圖的污蔑。
輿論瞬間逆轉,內地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盛贊許向陽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網絡論壇的風向更是180度大轉彎。
“向陽帥炸了!!!罵得好!捐得更牛!那些港臺媒體和牧羊犬的臉疼不疼?”
“媽的解氣,太解氣了。不是說為了銷量嗎?全捐掉建希望小學,這格局,某些人跪著都夠不著。”
“終于有個內地明星敢硬剛港臺那倆地方了,憑什么他們就能隨意貶低我們?許向陽有作品有銷量有底氣,粉他一輩子!”
“港臺盜版泛濫是事實,許向陽點出來怎么了,支持正版還有錯?某些人買盜版買出優越感的人閉嘴吧。”
“以前覺得港臺什么都好,現在看看他們的媒體素質和某些網民的嘴臉,呵呵,高下立判。”
“向陽,純爺們,內地之光!”
“川省人民感謝向陽,這才是真正的明星榜樣,比那些只會耍嘴皮子的強一萬倍。”
那些之前跳得歡的牧羊犬和理中客,此刻要么銷聲匿跡,要么在洶涌的民意圍攻下潰不成軍。
身處這場輿論風暴的中心,許向陽本人卻顯得異常平靜。
在飛回京城的航班上,他聽著陳天明匯報著網絡上的滔天巨浪,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意料之中。”
望著舷窗外的云海,許向陽輕聲感慨,
“有些人跪久了,看到別人站起來,就覺得刺眼。有些人習慣高高在上,被戳破泡沫,自然要跳腳。
至于那些恨自己出身、恨這片土地的人,更是什么都能拿來當發泄的借口。”
陳天明有些擔憂:“那…港臺那邊的市場?”
“老陳,”許向陽轉過頭,“我們的根在哪里?我們的基本盤是內地這十幾億人。
港臺那點市場,錦上添花而已。
別覺得現在這兩個地方聲量大,就值得去對他們卑躬屈膝,根本沒有意義。
螞蟻發出大象的聲音,還是螞蟻;大象即使不發聲,他還是大象。
“況且,你看粉絲們的反應,我們硬氣,他們比我們還硬氣。我們尊重市場,但絕不乞求市場。
用作品說話,用實力立足。港臺那邊,愛買不買。等我粵語歌出來,把他們臉給打腫。”
陳天明看著許向陽自信的笑容,心中的擔憂被一種莫名的信心取代。
“好,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