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后續影響
- 華娛:從廣場舞教父開始制霸內娛
- 許小兔
- 2551字
- 2025-07-27 20:00:00
次日清晨,和平飯店門口。
宿醉的痕跡在幾位姑娘臉上完全褪去,精神飽滿,顯然都睡了個好覺。
林薇看到許向陽時,臉上掠過些許紅暈和尷尬。
她對于昨晚的片段有點模模糊糊,只記得自己似乎,有點失態?
“薇姐,還好嗎?”許向陽神色如常,主動問候。
“咳,還行,就是有點頭疼。”林薇掩飾性地揉了揉太陽穴,“下次我們悠著點喝,這次大家都太“激動”了。”
許向陽莫名的看了她一眼,點點頭。
看她離開的身影遠去,轉向其他人,“好了,大家記一下。
老姐、娜姐、你們按計劃,今天飛金陵,然后杭城,路上注意安全。
密密、思思、茜茜,你們三個負責武市、蓉城...”
看著劉藝菲一臉喜悅,許向陽只能無奈一笑,“知道你老家是武市,別帶著她倆玩太久就行。”
“...后面還有廈市和廣市,這兩個地區購買力很強。如果你們時間來得及就一起,如果來不及就分頭行動。
記住一定要在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12月我們會很忙,老陳和姚謙那邊安排的人會全程跟著你們。
注意安全,保持狀態,簽售會很耗體力。”
“知道啦,向陽媽媽!”許向晴有氣無力地揮揮手,和姚蓓娜拖著行李箱率先鉆進了去機場的車。
楊密、劉思思、劉藝菲也依次告別上車。
劉藝菲特興奮,表示一定帶武市特產回來給大家嘗嘗。
許向陽看著眾人離開,轉身對陳天明和楊天真道:“我和天真回京城。
老陳,你和阿龍阿虎跟著,后續的行程協調、現場安保、物料補給,你全程跟緊,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明白,老板放心。”陳天明沉穩應道。
-----------------
京城,【向陽文化】辦公室。
低調回京的許向陽一回來就投身于工作。
隨著藝人隊伍的擴大,身兼【向陽文化】和【向陽娛樂】兩個公司事務的陳天明已經忙不開身,此刻必須尋找其他人分擔工作。
對于人選,許向陽早有計劃。
首位人選就是后世小馬奔騰的副手鐘麗方。
作為一手主導小馬奔騰兩次融資和對美國“數字王國”進行收購的她,正是許向陽缺少的商業強人。
現在的她正巧處在英國求學階段的末尾,即將回國開啟事業。
許向陽二話不說,重金讓科瑞人力聯系到她,約她辦理好學業事宜后來京城見面。
第二位人選,則是糖嫣的學姐、正在中戲讀大三的陳止希。
許向陽直接托糖嫣去聯系她,就說【向陽娛樂】要簽下她,相信這位不會拒絕來自許天王的邀請。
除去這兩位未來的高層領導,中層和底層的隊伍也需要壯大一番。
經紀人部現在歸屬陳天明管轄,但手下的人大多還是新人,小部分有經驗的還是之前的文職人員。
許向陽立刻著手招聘有經驗的執行經紀人和藝人助理。
他親自面試了幾位從大公司挖角或業內口碑不錯的資深經紀人,初步搭建起一個可以支撐現有藝人的經紀人團隊框架,由陳天明統籌管理。
專輯的火爆證明了宣傳的重要性。
許向陽高薪聘請了一位曾在4A廣告公司和大型唱片公司任職的宣傳總監,負責制定公司整體宣傳策略、媒體關系維護、輿情監控以及藝人形象包裝。
配合博客網和QQ這兩家馬車,【向陽娛樂】的宣傳部在這次專輯宣發上打出了赫赫威名。
而初創不久的公關部,則是交給楊天真作為磨刀石,許向陽未來將會把這位后世的最強經紀人放到該有的位置上。
其他的例如財務、法務、行政等后臺支持部門也同步擴充,確保公司高效運轉。
在許向陽招賢納士的同時,《少女時代》的簽售會如同點燃的引線,每到一個城市,都引發當地唱片銷售的一輪高潮。
當時間走到11月30號,國際唱片業協會認證的銷售數據出爐。
包含預售的60萬張在內,整個11月最終銷量高達130萬張!
這不僅超越了許向陽的首專《向陽而生》同期約110萬張的記錄,更是帶動了整個實體唱片市場的回暖。
各大城市的音像店反饋,許多顧客在購買《少女時代》的同時,也會順手買走其他歌手的專輯。
整個行業的“蛋糕”似乎因為這張專輯在變大。
內地媒體一片歡騰,極盡贊美之詞。
《當代歌壇》:“許氏姐弟——開啟華語樂壇新紀元”
《音樂周報》:“實體唱片復興的曙光,內地樂壇雙子星”
就連專注于報道港臺、小日子和寒國明星相關資訊的《歌迷大世界》,都在這段時間將頭版頭條全部換成了許向陽和許向晴一行人。
而港臺媒體,除了《滾石》還算中肯的報道了《少女時代》的情況,其他的大多態度復雜。
驚嘆于銷量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許向陽的實力。
之前唱衰或質疑的聲音大幅減少,代之以更為客觀甚至略帶敬畏的報道。
“內地的宇多田光?無法復制的奇跡”
“周杰倫+羅大佑?樂壇新神崛起”
“顏值與才華的終極結合體,而他才16歲”
被打服,是很多港臺媒體私下里的最真實感受。
各地的音樂人則紛紛表達祝賀。
本就與許向陽交好的自是不必多說。
內地同行里,除了某位英。樸樹、許巍、孫楠等一眾歌星都表達了高度的認可和欣賞。
內地樂壇真的很難。
老一輩還算能抗衡一二,但千禧年后,港臺都有推出自己的新生代力量。
可內地這邊呢?完全斷層,能說得上話的幾乎沒有。
如果沒有許向陽的出現,那么內地未來的樂壇市場肯定會被港臺明星蠶食一空,徹底擠壓掉內地音樂人的生存空間。
后世也驗證了這一推論。
如果不是07年通過現象級選秀綜藝《快樂男聲》打開局面,內地新生代歌手根本出不了頭。
對于能出現像許向陽這樣能扛鼎的新生代力量,明理的內地音樂人都感到由衷的高興。
其他港臺同行則是對許向陽又愛又恨。
愛他盤活了市場,恨他占據了太多市場份額。
能寫能唱能制作還能捧人,且作品質量如此穩定高產,似乎有他在的一天,樂壇真就是他說了算。
網絡和電臺的音樂榜單,成為了《少女時代》專輯統治力的最佳證明。
專輯內的《默》、《Superstar》、《中國話》在各大音樂排行榜輪流坐莊前三。
《唯一》和《小幸運》這兩首深情款款的歌曲,穩居前7。
《泡沫》、《紀念》、《下一站天后》也是前十常客。
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匆匆那年》和《多遠都要在一起》也在許向陽粉絲的刷榜下,時不時擠入前十。
于是,樂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奇觀。
音樂排行榜Top 10,常常被許向陽和許向晴這對姐弟的作品包攬。
這種恐怖的統治力,讓所有音樂人和樂評人都只能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某英心里苦哇,現在這些娛樂新聞總是在夸許家姐弟的同時,順手踩一下這個內地天后。
辣英:我TM到底做錯了啥?
整的她這段時間可憋屈壞了,一副見誰咬誰的態度,讓她的經紀人,也就是她姐那辛和華納副總宋柯都不敢放她出去。
好在宋柯想到了借口。
《少女時代》這么恐怖的銷售數據,換誰來都得死。
起碼這次辣英的專輯銷量不算差,甚至同期比在百代的專輯銷量還略微高點。
辣英在二人的勸說下漸漸平復情緒,只是對于有關許家姐弟的媒體采訪閉口不言。
惹不起,總躲得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