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爹,真能留在應(yīng)天府混吃等死,不用去喝西北風?
-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
- 難有低頭時
- 2246字
- 2025-05-06 00:01:00
奉天殿下,烈日高懸,暑氣蒸騰。
朱樉和常茂跪伏在滾燙的石板地上,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濕透了后背的衣衫。
朱樉心中暗自咒罵,滿心懊悔:“以后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跟老三喝酒了!”
這已經(jīng)是他第二次跟著朱棡惹出這般亂子,這一回,他可是徹徹底底長了記性。
常茂雖說是頭一遭經(jīng)歷,可也算是見識到了朱棡的“威力”。
看著朱棡昨夜醉酒后肆意妄為的模樣,茂兒哥只覺得頭皮發(fā)麻。
朱棡始終貴為皇子,是朱元璋的親生骨肉,即便龍顏大怒,朱元璋再怎么生氣,也不至于真的對親生兒子下狠手,畢竟虎毒還不食子。
但常茂不一樣,他身為外姓大臣,能封為國公已是臣子封爵的極致。
在這朝堂之上,一言一行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說錯一句話,便極有可能萬劫不復,墜入無盡的深淵。
想到此處,常茂心中一陣發(fā)寒,背脊上的冷汗與熱汗混在一起,整個人愈發(fā)忐忑不安。
就在朱樉和常茂又熱又怕,滿心煎熬之時,一道懶洋洋的聲音遠遠傳來,帶著幾分不羈與隨意:“你哥倆別跪了,我惹得禍,我去解決。”
循聲望去,只見朱棡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施施然朝著奉天殿走來。
他的步伐看似閑散,卻又隱隱透著一股灑脫與自信,絲毫沒有即將面對父皇雷霆之怒的緊張與畏懼。
陽光灑在朱棡身上,映出他輪廓分明的側(cè)臉,竟讓人瞧不出半分驚慌之色。
然而,在朱棡身后,跟著的朱標面色陰沉得猶如一塊黑炭,更是惡狠狠地瞪著朱棡的背影,眼神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怒意。
原本聽到朱棡的話,剛想站起身的朱樉與常茂,在瞥見朱標那如黑炭般陰沉的臉色和充滿怒意的眼神后,心里“咯噔”一下。
“還是跪著吧。”
又趕緊將頭埋得更低,絲毫不敢抬起。
見朱樉和常茂仍舊伏跪在地,朱棡也不再多說什么,抿了抿唇,整了整衣袍,便徑直朝著奉天殿走去。
不多時,朱棡跨過奉天殿那高高的門檻,踏入殿內(nèi)。
殿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與燭火的氣息交織在一起。
抬眼望去,只見朱元璋正坐在龍案之后,低著頭,手中的朱筆不時在奏章上圈點批注。
朱棡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邁步向前,在離龍案數(shù)步之遙處停下,方才躬身行禮,聲音清朗而沉穩(wěn):“拜見陛下,愿陛下圣躬安。”
朱元璋手中的朱筆并未停下,頭也沒抬,只是從喉間吐出兩個字:“朕安。”
語調(diào)平淡得沒有一絲波瀾,卻讓整個奉天殿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起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可朱棡依舊是那副沒心沒肺的模樣,對這壓抑的氣氛渾不在意。
站在奉天殿下,仿佛周圍的緊張氛圍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甚至還大大咧咧地伸手掏了掏耳朵,那隨意的動作,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顯得格外突兀。
這一舉動,若是被旁人瞧見,定會驚掉下巴,暗嘆這朱棡真是膽大包天,在皇威赫赫的朱元璋面前,竟如此不拘小節(jié)。
對此,朱元璋將手中的御筆重重地拍在龍案之上,“啪”的一聲脆響在寂靜的奉天殿中回蕩開來。
緊接著,朱元璋又是猛地抬起頭,如炬的目光直射向朱棡,眼神中滿是慍怒與恨鐵不成鋼的痛心,沉聲斥責道:“臭小子!昨日才剛夸獎過你,轉(zhuǎn)臉你就這般肆意胡為,無法無天!”
“煙花柳巷之地藏污納垢,你卻不知收斂,大放厥詞!”
“辱沒皇室尊嚴,如今滿城非議,天下人都在看咱老朱家的笑話!”
隨即,朱元璋忽地起身,玉帶撞擊龍椅發(fā)出清脆聲響,“平日里縱容你幾分,你便蹬鼻子上臉!”
“今日若不嚴懲,他日你怕是要掀了咱的琉璃瓦,尾巴能直直戳到九霄云外去!”
這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震得殿內(nèi)的空氣都為之震顫,一旁伺候的太監(jiān)宮女大氣都不敢出,紛紛低下頭,生怕觸怒了盛怒中的皇帝。
朱棡迎著朱元璋如雷的怒火,忽地挺直脊背重重躬身,聲如金石般擲地有聲:“兒臣莽撞無知,鑄成大錯,懇請父皇責罰!”
這利落干脆的認罪,讓殿內(nèi)空氣驟然凝滯。
朱元璋高舉欲拍案的手掌懸在半空,圓睜的虎目里滿是錯愕之色。
原以為會撞上頑石般的頂撞,卻不想是一團綿軟的棉花。
老朱喉頭滾動著未發(fā)泄的怒斥,看著朱棡低垂的腦袋,滿腔怒意竟似打在虛空之中。
罰吧,兒子認錯誠懇,字字坦蕩。
饒了吧,昨夜在霓裳坊的荒唐行徑歷歷在目,這混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難保日后不會再捅出更大的簍子。
朱元璋猛地向前半步,青筋暴起的手指直直戳向低頭認罰的朱棡,喉嚨里突然爆發(fā)出一聲粗糲的怒吼:“他娘的!”
這一聲帶著市井氣息的咒罵驚得殿內(nèi)太監(jiān)宮女齊刷刷伏地,連廊下銅鶴嘴里的香灰都簌簌掉落。
帝王之怒在這粗話里翻涌,既含著恨鐵不成鋼的痛心,又藏著被堵得無從發(fā)作的憋屈,震得奉天殿的朱紅立柱都仿佛在微微發(fā)顫。
朱標扒著門框憋笑憋得臉都快抽筋了,心里更是瘋狂吐槽:
“得,這還得是他們家老三!”
這貨跟人打交道主打一個“見碟下菜!”
對方要是硬茬子,朱棡比兔子還慫。
但要是碰上軟柿子,立馬搖身一變成炸毛公雞。
這會兒裝得乖順得跟鵪鶉似的,可誰不知道朱棡心里指不定正偷著樂呢?
瞧瞧,這招“服軟認錯大法”使得多溜,看似綿軟無力,實則暗藏十年功力。
朱元璋就是有降龍十八掌也沒處使啊!
朱標默默心疼老爹三秒,心又道:“老三這招以柔克剛,把暴躁老爹拿捏得死死的。”
這放在后世,就是“兒子套路爹,一個頂倆!”
但老朱今天鐵了心要治朱棡這熊孩子,哪能被他兩句話就給糊弄過去?
朱元璋強壓著心火,一屁股重重砸回龍椅上,震得龍案上的奏折都抖了三抖,便是瞇著眼,像看偷油老鼠似的瞅著朱棡:
“小兔崽子,把你那句‘對得起老朱家,對不起天下百姓’掰碎了、嚼爛了說清楚!”
“今兒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你就別想著去邊塞當藩王了!”
“咱直接在應(yīng)天府給你圈塊地,蓋間王府,把你拴在眼皮子底下,天天看著你作!”
朱棡一聽,原本耷拉的眼皮瞬間支棱起來,跟打了雞血似的往前湊了兩步:“爹!這話可算數(shù)?”
“我真能留在應(yīng)天府混吃等死,不用去喝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