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齊泰進讒言,祖孫過招
-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復活祖母
- 長夜余光
- 4282字
- 2025-05-21 22:00:00
“陛下,請你不要有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此時,朱允熥已被關押到大理寺的監牢之中,陛下應該當機立斷,斬殺了他。
否則,他將會成為陛下最大的威脅。”齊泰說。
朱允炆聽了,有些愕然:“愛卿,你何出此言呢?
為什么你會說他會成為朕最大的威脅呢?”
“要是在以前,那還好點兒,現在馬皇后、常氏和常遇春都回來了,這些人,你說他們能幫著你嗎?
馬皇后是你的祖母,也未必能一碗水端平啊。
我也曾聽說,在朱允熥小的時候,馬皇后經常給他開小灶,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偷偷地拿給他,這也難怪,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嗎?祖母總是疼愛小孫子。
陛下,請你想一想那常遇春是什么人,就拿他和古代的白起、王翦那些名將相比,也毫不遜色。
人家打仗,從來沒有敗績。
有常氏在中間,你說常遇春能不向著朱允熥嗎?
一旦他掌握了兵權,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皇明祖訓》上面就有這一條,外戚不得專權。
漢代王莽是怎么篡權的?難道陛下忘記了嗎?”
此時的朱允炆覺得朱允熥就好像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殺也不是,放也不是。
朝中大臣對于如何處置朱允熥,意見也不盡相同。
有主張殺的,也有主張放的,還有主張官復原職的,因此,這件事讓朱允炆很是頭疼。
現在,他已經把朱允通關押了起來,但是,如何處置朱允熥,他尚且沒有想好。
齊泰正了正衣襟,再次勸說道:“此次,朱允熥到北平去,卻用陛下賞賜給他的錢財購買了一千匹戰馬。
請問陛下,你說他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如果說,他為朝廷采購這批戰馬,他就應該稟明陛下,可是,他這樣做了嗎?
沒有吧,分明他就是有私心。
當初,漢代的周亞夫,那么大的年紀了,那么大的官,購買了五百份甲胄,都被漢景帝關押到大牢之中了,
要知道周亞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太尉周勃之子,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并且,有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可以說,沒有周亞夫,就沒有大漢后來的江山,
這么大功勞的人,購買了五百份甲胄,都被漢景帝治罪,
最終,周亞夫在獄中絕食五天,吐血而亡。
因此,陛下對朱允熥了可不能心慈手軟吶。
你再想一想,楊廣身為晉王,當時,太子是楊勇。
后來,楊廣好不容易奪得了太子之位,立即絞殺了廢太子楊勇。
再說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親自射殺了李建成,殺了李元吉。
他們倆也是李世民的親兄弟呀,都是一母所生,你還顧慮什么呢?
而且,朱允熥有通敵之嫌,他一個人進入北元的軍營,居然能逃得出來,
如果他不通敵的話,這怎么可能呢?
后來,他被陳祖義抓去了之后,那個敏敏帖木兒竟然冒死去救他。
可見,他們之間的關系非比尋常。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陛下,這都到了你下決心的時候了。
大丈夫遇到事情的時候,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
當初,項羽和劉邦征戰天下的時候,劉邦率先攻入了咸陽。
在張良和樊噲的勸說之下,劉邦從咸陽城退了出來,屯兵在霸上,
當時,他有十萬兵,項羽駐守在鴻門,手握四十萬重兵。
如果項羽聽從范增的話,第二天早上突然襲擊劉邦,劉邦是必敗無疑。
如果是那樣的話,劉邦又怎么能做得了皇帝呢?
三國時期,在劉備弱實力弱小的時候,曾經投奔曹操,曹操因為這件事召集了手下的謀士,商量如何處置劉備,
有人說,要殺,
有人說要用,還有人說先用后殺。
曹操也很猶豫,如果當時就把劉備給殺了的話,又怎么可能三分天下呢?
所以,猶豫不決是作為君主最大的敵人啊。”
在齊泰反復的勸說之下,朱允炆眼露兇光,以拳擊案:“好,這事兒,就這么定了,三日后斬殺朱允熥。”
齊泰見朱允炆終于下定了決心,點了點頭:“陛下圣明!
但是,夜長夢多,遲則生變,不要等三天,明天早上就把他處斬,以絕后患。”
“那倒不必,這事兒也不在乎這一兩天。”朱允炆沒有答應齊泰的請求。
就在這時,有一名侍衛從外面走了進來,施禮道:“陛下,太皇太后來了。”
“誰?”
“你的祖母來了。”
朱允炆和齊泰聽了都是吃了一驚。
齊泰因為挨過馬皇后的揍,心中懼怕。
他趕緊對朱允炆說:“陛下,既然你祖母來了,你們祖孫二人有話要談,微臣暫且就告退了。”
朱允炆也明白他的心思,點了點頭。
齊泰從角門溜了出去。
朱允炆對那名侍衛說:“待朕親自迎接。”
“諾!”
朱允炆趕緊來到了書房的門外,降階相迎。
他出門一看,果然是馬皇后來了,趕緊撩衣服跪倒在地上:“不知祖母到訪,孫兒迎接來遲,請祖母恕罪。”
馬皇后低頭看了他一眼,然后用鼻子哼了一聲:“起來吧!”
“是!祖母!”朱允炆站起身來,用手相攙馬皇后。
馬皇后卻把他的手給甩開了。
朱允炆臉上一陣發燒,就知道今天晚上的情況不妙。
祖孫二人進了書房之后,朱允炆親自給馬皇后搬來一把椅子:“祖母請坐!”
馬皇后也不客氣,便坐下了。
朱允炆又給他倒了一杯綠茶,雙手奉上:“祖母,請喝茶!”
馬皇后語氣冰冷:“擱那兒吧。”
朱允炆把茶碗輕輕地放下了,侍立在一旁。
他用袍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小心地問道:“不知祖母寅夜到此,有何訓教?”
“我聽說你把朱允熥又給關押了起來,是也不是?”馬皇后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問道。
朱允炆一聽,心里就是“咯噔”了一下,他心想這事兒做得如此機密,他老人家是怎么知道的呢?
后來,他也想明白了,肯定是那趙寧兒去報告的,早知道把趙寧兒一起給抓起來了。
“回祖母的話,的確如此!”
“我想問問你,當初,在你皇爺爺的靈堂前,你是怎么答應我的?
你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不殺朱允熥,怎么現在又把他抓起來了?
他犯了什么過錯?
你打算如何處置他呀?”馬皇后面如寒霜,十分氣憤,冷冷地問道。
“這——,”朱允炆感到自己的舌頭有點兒發短。
他一著急,額頭上的汗蹭蹭地往外冒。
本來這五六月的天氣,也是夠熱的了。
他用袍袖輕輕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祖母,是這樣的,并非孫兒想把他關押起來,只是朝中的大臣彈劾他的奏章太多了,
孫兒不得不如此啊,希望祖母能夠體諒孫兒的難處。”
“有大臣彈劾他?
都是哪些大臣呢?
是不是又是齊泰和黃子澄呢?
那個小子就是唯恐天下不亂,你早晚被他們帶壞了!
他們和當年的趙高有什么區別?
那趙高和李斯合謀,篡改了始皇帝的遺詔,讓小兒子胡亥做了皇帝,是為秦二世。
胡亥剛剛繼位,趙高以老師自居,便在他的面前鼓吹什么要享受人生。
于是,建議胡亥在宮里一待,不問正事,也不用上朝了。
趙高遍選天下的美女充實后宮,供胡亥淫樂。
從那以后,胡亥就在后宮之中和那些女人在一起胡鬧。
趙高又向胡亥建議說,你得把你的那些兄弟全部誅殺殆盡,這樣,就沒有人和你爭皇位了,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后來,竟然出現什么情況?
他的兄弟主動來找他請死,
胡亥答應了,他的兄弟還要謝旨隆恩。
你想一想,這是多么的荒唐!
胡亥也真夠狠的,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幾乎都殺了。
最終,怎么樣呢?
天下人都來造反了,劉邦和項羽打進來了,胡亥沒有兄弟來勤王,來幫助他。
趙高眼看胡亥要垮臺了,干脆讓他的女婿閻樂和弟弟趙成一起把胡亥給宰了!
你要以史為鑒呀,難道你要學胡亥嗎?”
朱允炆聽了馬皇后的這一番話,汗如雨下,內衫盡濕。
但是,這一次他也很軸啊。
他下定了決心,非殺朱允熥不可。
朱允炆喘息了半天,穩了穩心神,然后壯著膽子說:“祖母,您老人家所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這一次,孫兒依據朝廷的律法,非殺朱允熥不可了。
你老人家就不要管這件事了。
而且,皇爺爺在世之時,曾經立下了《皇明祖訓》,
那上面說得很清楚,女人不得干政。
因此,請祖母不要干涉這件事情。”
馬皇后聽朱允炆這么一說,氣得渾身發抖。
她站起身來,用手點指:“好好好,你現在做了皇帝了,翅膀硬了,祖母管不了你了,是吧?
那行,你就當我沒來過,什么也沒說,行了吧?
告辭!”
朱允炆從來沒見過馬皇后發這么大的脾氣,
心里也在不停地敲鼓。
馬皇后氣得嘴唇都青了,她站起身來,顫顫巍巍地離開了朱允炆的書房。
“祖母……。”朱允炆喊道。
馬皇后只裝作沒聽見。
從那一刻起,她也知道朱允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朱允炆了。
以前,朱允炆是個十分孝順的孩子,在他父親生病期間,他衣不解帶地在旁邊服侍著。
這件事讓老朱看了,也十分感動。
這也是老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原因之一。
如今,朱允炆身為一國之君,他已經容不得馬皇后干預朝廷中的事了。
馬皇后都不知道自己邁的哪條腿回到了坤寧宮。
趙寧兒還在那里等她。
趙寧兒見馬皇后的臉色十分難看,就知道事情肯定沒辦好。
她趕緊倒了一杯茶,用雙手遞給了馬皇后。
馬皇后接過茶杯,一口氣喝干了。
由于她生氣,在朱允炆那里一口水也沒喝,此時,只覺得口干舌燥。
她坐下來喘息了半天,終于,能說出話來了。
“唉!朱允炆那個王八羔子果然不出我所料,忠言逆耳,他聽不進去呀。”
趙寧兒聞聽此言,也是大吃一驚:“怎么,他連你老人家的話都敢不聽嗎?”
馬皇后不住地搖頭嘆息:“他現在翅膀硬了,他把他皇爺爺立下的《皇明祖訓》端出來壓我,說什么女子不得干政。
你瞧瞧,他說的這叫什么話?
他眼里哪里還有這個祖母?”
聽馬皇后這么一說,趙寧兒的心也慌了,不由地問道:“太皇太后,那這事兒怎么辦呢?
他有沒有說怎樣處置朱允熥?”
“他說了,這次非殺不可!”
“啊?”趙寧兒的心一下子涼了,心如刀絞,痛哭了起來,“您老人家都沒有辦法,我該怎么辦呢?”
馬皇后也是眼中含淚。
她沉吟了片刻,又開始罵老朱:“說來說去,這都是那該死的朱重八惹的禍,他要不是建立勞什子大明,搞個什么皇帝出來,
這些兄弟在一起相處,那不比親的還親嗎?
現在有了這個皇權摻雜在里面,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權,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
這個天殺的,想起他,我真是恨得牙癢癢,我恨不得去抽他兩鞭子!”
趙寧兒聽了也是一咧嘴,心想這都到什么時候了?你還說那些有啥用啊。
“太皇太后,難道說你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該做的,我都做了,允熥是我的親孫子,你心里難過,難道說我心里不難過嗎?
我有一線希望,我也想把他救活呀。”
開平王府上。
常遇春的心情也很郁悶,因為他通過和朱允炆接觸,他感覺到這個年輕的皇帝和他皇爺爺完全不同,要說交情,自己和老朱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老朱那個人十分豪爽,善于用人,人就是為他賣命,也是心甘情愿。
朱永炆給他的感覺不一樣,此人看上去忠厚,內心卻很復雜,似乎也很善于玩弄權術,
這和常遇春很不對脾氣。
常玉春是一個性情耿直的人,不服就干!
不喜歡搞那么多的彎彎繞。
他親自去為朱允熥求情都求不下來,看來,允熥是兇多吉少啊。
常遇春想到這里,也是心急如焚。
就在此時,常氏哭著來找他了:“爹,你快想辦法救救允熥吧。”
若是在平時,父女相見不知有多高興,但是,因為這件事兒,常遇春也是長吁短嘆。
常遇春便把自己面見朱允炆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常氏聽了,也感到很意外:“爹,你說什么?
你的意思是你親自去求那朱允炆,他都不給面子。”
常遇春搖了搖頭:“此事不是面子不面子的問題,而是人家說得有理有據,讓你無法反駁。
當然了,這些理由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允熥的身份尊貴,對朱允炆產生了直接的威脅,畢竟允熥的身上流淌的朱家的血脈。”